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果你不是类人才创业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今天的内容极其简单,因为我希望用最简单的几条内容,来强调说明这几点判断。
  官子,是围棋里的概念。下围棋的时候,刚开始是布局、然后中盘对战、到最后就是官子。所谓的官子就是大局已定,各自再去边边角角零星的地方占些位置。
  基本来说,到了官子阶段输赢早就定了,一切都进入尾声。
  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20 年前开始布局,10 年前开始中盘,到现在,也进入到了官子阶段。
  以下,就套用围棋中"目"的概念,来把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我最近想说的话都合在一起吧。
  第一目:微信流量
  我们写过很多次,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个人们寻找流量、寻找增量的过程。
  如果说去年的一大主题是新零售,也就是线下流量,那么今年的一大主题就是微信生态流量。如果到了今天,还有任何一家公司不注意微信生态流量,那就好像几年前不注重移动流量一样,是在犯下大错。
  这其中有两点主要的原因:
  1)淘宝大不大?整个淘体系月活在6亿左右,很大。但整个微信的月活在9、10亿量级,中间的3亿差量从何而来?微信即互联网的说法会在今年更加的普遍。
  2)社交关系恐不恐怖?一二度人脉关系直接带来的是:最高的留存及在线时长,最快的传播,最高效的信任转化。
  所以,你可以想象说,20 年前的人创业,面对的可能是几百万的散落各地的网民,而今天的人创业,面对的是十亿集中的自带社交关系的用户。
  这就是微信即互联网。
  第二目:微信外的新生态流量
  现在出去聊天,但凡面对创业者,我都会真诚地给对方两个建议,第一就是上面所说的注意微信生态的流量,第二就是注意一些仅次于微信的新流量平台,比如抖音、快手、内涵段子、斗鱼、熊猫tv等等。
  你会发现这些新流量平台,基本分成了头条系和腾讯系,百度基本消失了(好在还有个爱奇艺?),阿里也没什么(感觉重点在布局线下?),此外就是网易、陌陌、微博等几家。
  前面这两目,如果你在创业,却还没有关注,那几个月内就很可能会被做得好的对手超过(就像拼多多之于阿里一样如鲠在喉)。
  同样,也因为前面这两目,可以看到头条与腾讯一样处于官子的状态。头条买买买,因此而来。而腾讯与阿里在线下流量或四到六线城市的竞争状态也一样如此。
  谁能占更多的流量、谁能有更高的流量变现效率,谁就能在官子时刻做的更大。
  所有的线上流量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收割或被收割的命运。
  第三目:去中心化
  因为新流量生态的崛起,因为底层基础设施(尤其是社交关系带来的垂直人群)愈加完善,所以去中心化会有一大波机会出现。
  微信中会有,而且已经有很多,头条系、腾讯系或其他的也都会有。
  但问题有两个:
  1)不管是小程序、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哪怕流量涨得再快,都只是一是种玩法,是一种获取流量的方式,最终要看的还是落地的场景。这也和过去几十年的商业本质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2)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不存在一家独大,也不存在某一家能做成很大的公司。所以哪怕在区块链领域里也一样,只要有巨头,就说明不是去中心化。而这又和人或企业所追求的是相悖的。
  微信自然希望下面的体系是去中心化的,因为这些去中心化的事物都建立在中心化的微信上。但微信上的这些公司又有哪家不希望中心化?那如何从微信体系中走出,又如何处理与腾讯的关系,在公司长大的路上就变得极其重要。
  第四目:请不要盲目创业了。
  第四目就是这么简单,对于大多数有创业之心、但没有太多经验的人,我都希望给这个建议。
  现在已经不是好的创业的时代。或者说,现在给小白创业者的机会简直太少了。
  过去创新机会多的时候,或者说浪潮起来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创业者也有可能成功,但现在只有极强的创业者才可能成功。
  所以,种子轮、天使轮的投资越来越少,大家要么就去花大钱赌优秀背景的创业者,要么就是观望不出手。
  所以,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是 A 类人才,请不要创业。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中大型公司。
  第五目:请不要盲目选择 VC。
  相对应的,既然上一条说不要创业了,这一条好像就应该说请不要进 VC 了。但,毕竟 VC 还是一个长期的行业,而且总是会有机会,只是机会多少的问题,所以进入 VC 本身不是问题,但请不要盲目。
  现在回头看我的那篇文章为什么我不做 VC 了?,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目前为止,我觉得其中的正确大于错误,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觉得是这样的。
  我最近有一个有趣的观察,那就是几年前在我做 VC 的时候,身边的同辈人基本都傻傻的,就是埋头好好看项目做研究。但现在的很多年轻 VC,都心思很活络,在留意身边各种各样的机会。
  于是,就有了很多的被币圈收割的 VC 韭菜。
  于是,就有了很多转行的 VC,不管是回公司还是去 FA,今年只会越来越多。
  第六目:传统行业与工业升级
  什么是创新?
  我现在发现,很多时候创新就是让人能通过各种方式,去避开原有的监管,从而快速发展和盈利。比如,币圈就是避开了监管的传销。
  当创新少了以后,不管是消费、新零售、还是工业升级,都会成为被投资的标的,但都很难享受指数级的增长了。
  企业自身发展和投资回报都会越来越向传统形态发展。
  纵观传统行业的崛起,大多巨头走的都是一条资本运作的道路,不断地收购兼并,最终成为大而不倒的品牌。
  所以,我始终认为 buyout 的空间会越来越大,未来国内越有钱能玩的东西就越多,就越不用也不应该局限在早期一级市场。
  这些玩法其实古往今来一直都有,但这对于本来就"投机"意味更浓的 VC 行业,和本来就奔着"投机"而来的一些个人来说,都会是比较痛苦的。
  第七目:区块链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是机会出来了以后被创投圈的人发掘,还是创投圈的人抱着必须要有东西看的心态去捧红一个领域。这个前因后果的关系,很多时候实在很难寻觅。
  区块链其实就成为了现在这个官子阶段的很多人的期许之地。大家希望这里能有更多的机会,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投机,都希望能在其中参一脚。
  哪怕总的共识还是底层技术的可投资标的极少,而绝大多数的发币是种投机。
  最后,还是只能且行且珍惜。
  巴菲特说过,要学会等待,不出手往往是件更难的事,但也更决定了最终的投资回报。这轮的官子到了尾声,已经入局的人要焦虑地等待下一盘开局,而还没入局的人就暂且旁观吧。
  ,
网站目录投稿: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