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被大家广泛认同且熟知的第一位女性皇帝,而且还稳稳地坐了十四年的皇帝宝座。这种现象在古代的男权封建社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她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但是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将皇位传给这个女儿。她从小就在男权社会环境下长大,自己也在政治上遇到过许多对她的性别有歧视的人,但是,当她自己作为一个上位者的时候,她的眼光还是被局限住了。对于接班人的候选,她主要是想从自己的侄子和儿子之间抉择。 如果没有"神龙革命",她还会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显吗? 史料记载道: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这两个武氏家族的侄子谋求当太子,几次三番地派人对武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武后犹豫不决。心腹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还劝武后召还庐陵王(中宗)。武后由是无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乃召庐陵王还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武后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命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率兵击突厥。武后信重狄仁杰,常谓之"国老"而不呼其名。狄仁杰好诤谏,武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在政治斗争中,无论是作为后宫中的人还是前朝臣子,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武家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很多大官的家族,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逐渐提拔自己娘家人,武家这个家族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武家的后代中,较为出众的有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其中,武承嗣的能力更优秀,在"造神运动"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这次造神运动就是武承嗣发起和完成的,取得的效果武则天都看在眼里,她十分满意自己这个侄子。 但是,侄子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始终有一层顾虑在。所以,武则天也犹豫过,她将自己的儿子睿宗降为皇嗣,给儿子赐姓为武,可在她心底,还是将儿子归为李家的后人。要是让她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又是不愿意的。武承嗣、武三思两人的父亲均被自己给发配到偏远地区,最后也都郁郁而死,他们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恨? 武则天此时已经是老年了,她不得不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归西之后的供奉问题,武家两个侄子会给自己专门供奉吗,自己的儿子才会顺理成章的供奉自己吧,所以,她才会更偏向于自己的骨肉,李家的后代,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继承下去。还有就是考虑到自己手里的江山也是从李家的手里夺过来的,所以还回去也没什么。最后才下定决心,立皇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