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雯+付仁仿+黄莹+张子豪+赵佳林 【摘 要】根据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的实践调查所得出的数据显示,大连市渔民生产需求增长与大连市渔业资源枯竭之间的矛盾凸显,使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呈现出以网具纠缠和船舶碰撞为主要纠纷类型的特点。我们旨在讨论大连市近几年海上渔事纠纷的基本情况以及成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渔事纠纷;调处;渔民 一、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的基本情况 大连市三面环海,渔区众多,水产品产量在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中排名前列。然而伴随着渔民生产需求增长与渔业资源枯竭之间的矛盾加剧,由争夺渔业资源、渔网纠缠、船舶碰撞等原因引发的渔事纠纷的不断增多,给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和维护海上秩序带来了消极影响。大连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对海上渔事纠纷的有效处理便有了更高,也更为迫切的需求。对此,我们利用身处大连市的优势条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实践调查得出的数据,讨论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的特点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在确保有关数据真实、统计方法科学的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将有关数据图表化,清楚准确地呈现出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的特点。 (一)以船舶碰撞和网具纠缠纠纷为主要类型 根据上述数据发现,船舶碰撞及网具纠缠纠纷事故所占比重大。2013—2016年间,全市共发生的1100起渔事纠纷事故中,船舶碰撞纠纷事故占总数49.96%。其中以大中型渔船与小型渔船碰撞为主,当大中型渔船与小型渔船相距较近时,其很大程度上会因视线阻碍及角度问题,碰撞到小型渔船,从而引发纠纷。其次,因网具纠缠而引发的纠纷也不占少数,其占总数的36.53%。大连市渔民一般采用网目大小为2.5~5厘米,网绳直径为2毫米左右,网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覆盖范围达20*30米的渔网,在船舶集中作业时容易发生由网具纠缠而引起的渔事纠纷。 (二)季节性[1] 2013年至2016年大连市渔事纠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份和9、10、12月份,集中于春季和冬季渔汛时期以及休渔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三)群体性事件突发 当渔船发生渔事纠纷时,大部分渔船民都以船为单位参与斗殴,进行撞船、扣物、扣人、扣船等一系列违法行动,群体意识强烈。而且渔事纠纷发生后,由于无法得到有关部门及时居中调解,渔民通常使用暴力和胁迫手段私下解决。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2.23"渔事纠纷案件。[2] "浙岭渔22502"与"辽大甘渔8337"因网具纠缠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辽大甘渔8337"船长带领船员登上"浙岭渔22502",欲将其强行拖往大连处理,结果反被"浙岭渔22502"船员制住并捆绑。其间双方发生斗殴行为,造成部分辽宁籍渔船船员受伤。此后双方渔船相互追逐并发生碰撞,一起小的纠纷最终造成两省数十艘渔船海上群体对峙的局面。 二、成因分析 (一)大连市海上渔业资源供求矛盾加剧 大连市渔船数量众多且捕捞能力逐年提高使得有限的渔业资源与渔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部分渔民为了争夺有限的渔业资源,而驾船碰撞对方的渔船,或者故意毁坏他人的网具。而且随着我国签署的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我国与韩国、日本的捕鱼区已经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从而使得许多大连渔民传统的捕撈作业区域缩减,许多远洋作业的渔业船舶被迫回到内海作业。除此之外,近期由于韩国的萨德问题,大连市所有具有越界捕捞能力的渔民尽数签署了不越界保证书。因此,大连部分海区的船只数量增多,各渔船为争夺渔业资源而矛盾激增。 目前大连市拥有渔业船舶30100艘,其中,机动渔船29302艘(捕捞机动渔船11937艘,养殖机动渔船16778艘,捕捞辅助机动渔船544艘、渔业执法船43艘),渔业从业人员19万余人,涉渔人口近28万。 大连市近4年的捕捞量逐年增长,其中,2013-2016年的近海捕捞量分别为64万吨、66.8万吨、70.1万吨和74.2万吨,远洋捕捞量分别为10.3万吨、10.9万吨、11.5万吨和14.9万吨,总量分别达到74.3万吨、77.7万吨、81.6万吨好人89.1万吨。反映出渔业资源的需求也是逐年加大。 (二)大连市渔汛有其固定的时间段和区域 海洋中的鱼类生物资源有其固有的繁殖生息规律,大连市的鱼汛一般集中于每年的4月份和5月份,捕鱼区一般集中于以长山群岛为中心的东部黄海海区。届时,有经验的渔民们往往在同一时段,同一渔区进行捕鱼作业。而9、10月份的渔事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年的6月1日至9月1日为大连市的休渔期,9、10月份刚刚结束休渔期,渔民开始出海捕鱼。到12月冬季渔汛开始,渔事纠纷案件数量达到新的峰值。 (三)海上渔事纠纷调处机制存在瑕疵 目前大连市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海上渔事纠纷调处机制,对渔事纠纷处置的效率较低。首先大连市尚未形成海上报警专号制度,渔民在发生纠纷时拨打报警电话会出现转拨的短暂延迟,其次由于纠纷地点位于海面,没有相对精准的定位标志,所以海警在接到报警后难以及时到达现场记录纠纷情况,调解矛盾。也由此,使得很多渔事纠纷激化,上升为突发的群体事件。 (四)船员利益具有同一性 我国海上渔业生产多具有家族式的作业特点。因此一艘渔船上往往有众多船员且多为亲朋好友,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船员们的利益一致。所以在发生纠纷时容易出现群体对峙的局面。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人情关系下,容易出现同海区、同船籍的渔船赶来帮忙的现象。 三、基本结论 结合调查的基本数据和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 (一)大连市的海上渔事纠纷调处正处于过渡时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海上渔事纠纷已经明确划归海警部门调处,结束了多个调处部门互相扯皮的局面,但是根据和渔民交谈所反馈的信息,我们发现,真实发生的海上渔事纠纷事件数量远远高于我们在大连市渔政管理局实地调研和在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官网所得到的海上渔事纠纷案件的数量。也就是说,大连市通过海警部门立案调处的海上渔事纠纷的案件数量较少,渔民和海警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渔民在发生纠纷时更倾向于私下解决。endprint (二)渔民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渔民长期在海上作业,忙于生产,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不能及时接收政府有关渔业政策方面的信息。在面对突发的渔事纠纷时,不懂得及时收取,保存证据,从而在使用法律武器时,无法获得海警、法院等机构的支持,保全自己的利益,从而失去信心,进而采取暴力等极端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四、对策建议 根据大连市渔事纠纷成因分析,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大连市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 1.适当缩减渔船数量,合理限定渔船捕捞量 发生渔事纠纷的一大诱因在于大连市的渔船数量过多,海洋捕捞压力过大,对此应当结合全国海洋捕捞渔船减压指标和海洋捕捞产量的控制指标适当缩减渔船数量,合理限定渔船捕捞量。预期至2020年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控制指标将限定到846514吨,与2015年相比减少近20%。在缩减渔船数量和限定渔船捕捞量的同时,应当兼顾渔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给予适当的补贴。 2.加强渔船渔具规范化管理[3] 大连市部分海上渔事纠纷发生在禁渔期,禁渔区,存在偷捕,滥捕现象,因此,加强渔船渔具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具体应当加强渔船渔港信息技术装备和管理系统建设,健全大连市统一的渔船管理数据库,推广应用北斗导航、船舶自动识别、卫星通讯和射频识别等技术,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实际操作培训,实施渔船渔港动态监控,加强渔船管理和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渔船、渔港和船员的动态管理。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对依法没收的涉渔"三无"船舶,统一集中处置。加大"船证不符"渔船清理整治力度,分类制定整改措施,严格渔船营运检验和执法监管。 除此之外,还应当根据全国海洋捕捞渔具准用目录,明确各类渔具最小网目尺寸,以及渔船携带渔具的数量、长度和灯光强度等标准,建立渔具渔法准入制度,完善渔具渔法审查认定机制和规范化程序。坚决取缔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公布的禁用渔具以及对资源破坏严重的"绝户网"。 3.继续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通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从而增加渔业资源的总量,缓和渔业生产与资源的矛盾,缓解近海的捕捞压力,减少纠纷的数量。 4.促进渔民转产转业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大连沿岸海域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竭。[4]所以,加快渔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及渔民转产专业势在必行。首先,通过财政资金杠杆,引导市场资金投入。建设省级、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在长山群岛、市区南部建设垂钓区,建造休闲垂钓船。其次,发展现代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最后,更新改造远洋渔船及捕捞渔船,大规模开展科学捕捞作业。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拉长渔业产业链。 (二)加强海警在预防及解决海上渔事纠纷中的作用 1.海警部门可以举办一些亲民活动,拉近警民关系 很多渔事纠纷案件都是由于渔民未能及时有效报案,由小摩擦、冲突演变成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发性纠纷案件。究其原因,海警与渔民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海警部门可以在休渔期时和渔民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亲近渔民,拉近海警与渔民的关系,增强警民互信,从而使渔民在面对纠纷时,能够第一时间向海警部门求助,进而避免因纠纷处理不当而出现嚴重后果。 2.海警部门应当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 渔民在海上发生渔事纠纷往往采取暴力解决、在不当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违反法律规定操作。针对这个问题,海警部门可以向渔民发放法制手册,增强其对海上作业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特别是涉及船舶航行和船舶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海警部门还可以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建立大连海警的微信公共平台,不定期推送一些安全小常识,从而强化渔民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三)充分发挥渔民在渔事纠纷中的预防和调解作用 1.建立民间区域协作机制[5] 由于大连市近年来"船多渔少",生产海产品种类固定。多数渔民海上作业区域比较集中。我们可以在作业方式相同、作业区域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的渔船民间建立协作关系,促成有一定威望的船老大间的联谊结对。另外,可以由海警部门牵头,建立船老大通讯录,将邻近地区渔船的通信联系方式、号码、单边带频率和船老大的联络编码编印成册,一旦发生海上渔事纠纷,各船老大可以相互沟通,及时开展工作。 2.渔民自身应当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在信息化时代,渔民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利用休渔期等闲暇时间主动学习渔业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在发生纠纷时及时保存自己受到的损害等相关事实证据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保障自身的生产安全,在面对突发的海上渔事纠纷时可以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冷静处事,用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身诉求,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 五、总结 通过实践调查的数据并结合大量的文献材料,可以得出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既有国家范围内海上渔事纠纷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并且,伴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进行以及作为辽宁省发展"海上辽宁"方略的最前沿,大连市在如何更及时和更有效地解决海上渔事纠纷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对大连市海上渔事纠纷进行调查和研究后,我们做了初步的对策及建议。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大连市的海上渔事纠纷,针对海警部门设计出更为详细具体的调处机制。 注释: 1图中数据由对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大连市渔政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仅供反映大连市近4年渔事纠纷类型所占比重,不对具体案件数字进行研究。 2图中数据由对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大连市渔政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官方 网站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仅供反映大连市近4年渔事纠纷发生时间分布,不对具体案件数字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运岳.关于海事、渔事纠纷成因与调节对策[J].中国航海学会渔船海口安全与避碰研讨会,2001. [2]康存栋.谁来化解海上渔事纠纷[N]中国渔业报,2005(1). [3]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Z].农渔发,2017(2). [4]王继富.大连规建50处海洋牧场示范区[N]辽宁日报,2016-7-13 [5]杨波.海上渔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的预防与控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