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九九及其他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常用一些简要的词汇表示冷、暖、干、湿等气象现象,如三伏、九九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节气的不足,有人称之为杂节气,对于人们安排生活;和生产都有一定意义。 三伏 伏,按原义系指隐伏起来,躲避盛暑的意思,以后就沿用它,指一年里最热的那些日子。所谓三伏是把一年内最热的时期分为三个时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顺序十天,叫做头伏或初伏,第二个顺序十天,叫中伏或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起,往后顺序十天叫末伏或三伏。 什么叫做庚日?原来,我国在殷商时代就已用干支六十周期纪日·,从汉朝中叶起又用以纪年,再后并用以纪月、纪时的。干支纪日法已沿用数千年,直到清末还在使用。解放前很多历书甚至是阳历,都是和干支合用的,是世界上使用最长久的纪日法。它用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日序。天干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表示天的运行规律;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表示地的变化周期。把它们顺次成对组合,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再排下去即为甲戌、乙亥、丙子……壬午,癸未,然后再顺次组合为甲申、,。…,癸巳,然后甲午……癸卯,然后甲辰……癸丑,然后甲寅……癸亥轮完又回到甲子,乙丑……轮到癸亥时,刚好六十一个周期。所以恰好为六十,因为它是天干十个与地支十二个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它实际就是以六十为进位的一种计日法,称为甲子纪日法。在六十日中(纪年、纪月也是如此),每一个日都有一个相应但不相同的干支名称。庚日就是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从前的旧历上都是附上千支纪年,纪月和纪日的,现在只有年还附上千支名称,如1976年为丙辰年,1980年为庚申年等。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也常用干支年来表示,如甲午战争、庚子赔款、辛亥革命、丙辰清明等。干的数日是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一个甲子周期有六个庚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公历哪一天呢?阳历一年是365天,闰年还要多一天,都不是十的整倍数,因此,今年某一天是庚日,下一年同一天就不能还是庚日。下面把近九年和1958年的三伏日期用表4列出。可以看出,初伏是在7月12日到22日,中伏是在?月22日到8月1日,末伏是在8月8日到8月土8日的范围内变动着。整个三伏天是处在7月12日到8月8日的范围内。至于各年三伏的具体日期,关键在于干支纪日法的庚日是在夏至和立秋后的那一天出现。例如1977年,夏至后第一日为庚日,初伏最早为7月12日,而1958年夏至日即为庚日,夏至后第一庚日为7月2日,所以初伏最晚为7月22日,末伏可按此类推,最早为8月8日或9日,最晚为8月18日或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