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命运是公平的;有人说命运太不公平了;有人说命八尺难求一丈;还有人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各种说法不一,但听起来都有道理。 我的一生好运有,坎坷也有,所以,对命运也就无法定义了。不过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还是可以悟出点道理来。若有类同,确属巧合。就让我们共同来分享吧。 上 我生在农村,是命运无法改变的。旧社会家境贫寒,奶奶曾讨过饭。60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曾跟着妈妈到距村五六里外的地方摘过树叶,听说还是杨树叶,是最难吃的一种。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可以说命运一般吧。但长大后是什么样就不一定了。 人们说,人在小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命啊运啊的。可我觉得好像在学生时代,我就和命运有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的我漂亮、可爱。读初中(当时称联中,是在村里读过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村里的贫下中农协会看好了我,让我当了学生代表(那时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什么事都要通过贫下中农研究才行),经常代表学生在大会上发言。当然,发言稿都是老师们给写的。后来我想,是不是因为我两个哥哥优秀的原因而选择了我? 我的两个哥哥,当时一个在中学读书,一个在完小读书。"文革"后期先后被选为学生代表,去北京接收毛主席的接见。村里那么多学生,就我两个哥哥被选上进京见"皇帝",在那时真是非常荣耀的事了,十里八村的无人不晓,我家也在村里成为焦点。我想,让我当学生代表,一定是占了哥哥的光。 不仅如此,在上高中的问题上,我依然是顺利有加,轻易而举的就被贫下中农推荐上了,村子里就我一个(我们村是两个自然村合并的,人口约占全村的三分子一,同龄学生有7、8个)。当时考虑我若上不了高中,其他人也就都上不了,因为我家庭条件好,又是村里唯一的学生代表。 我们那一届高中是三届合一的(因"文革"的原因,有两年高中没招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用课本也涵盖了初、高中的课程,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我开始也不适应,有些课程人家懂了,我需特别用功才能学会。 过了半年的时间,我便跟上了全班的步伐。开始,还当了一个小班长(共四个班,为一个排)。 由于我学习比较刻苦、用功,很快变成了排里出类拔萃的学生。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另眼相看了。在改选排长(就是大班长)时,竟获得了全排同学的全票通过(48名同学,我得了47票),原来的排长被选为副排长,当时弄得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既然选上了,那就干呗。 我还真没给老师、同学丢脸,不仅全排的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学校前茅(当时共五个排),而且学工、学农、学军、整地、挖防空洞、办黑板报等也都在五个排之首。虽然觉得辛苦和劳累,但我很愉快,因为老师经常给予表扬,同学个个赞声不绝。 在当排长的同时,我的学习开始并未受什么影响,学习成绩一直在级部数一数二。尤其是数学课是我的强项。老师对我的数学作业曾用"言简意赅"四个字做批语,在全班传阅展览。毕业前夕,老师又让我将学过的两册数学课本应用题全部解答出来,并刻印后装订成册,发给每人一本。也就是因此对我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化学课毕业考试成绩为85分,位居排里五六名(其它课都在一二名),老师觉得还可以,但我却觉得不太满意。 就这样,我度过了欢快的学生时代。 但有一件事发生在毕业前夕,给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县邮电局到学校来招工,就两个名额。因我学习成绩优秀,学校的校长、老师首先推荐了我,我也通过了招工人员的面视,基本上确定了,就等毕业后办理手续了。 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一个农村的孩子,高中还没有正式毕业,就要被招工,而且带户口、正式工,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那个高兴劲就别说了,爸妈和全家人也都为此而高兴,急切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可是,毕业回家后,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音信。等急了,到学校去问问吧。 不问还好,一问差点气炸了肺!我已被排斥在外了!原因很简单:他村不能出人!真实荒唐至极,怎么叫不能出人啊?我与村里咋得了?是什么原因不让我参加工作啊? 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是当时公社里(即现在的乡镇政府)有人从中作梗。 说起来也奇怪,我家是"八辈"的贫农。上高中的时候,村里的贫下中农推荐了我,怎么招工就不行了的? 我很无奈,只能忍气吞声。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无处去讨说法。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是第一次尝到了被愚弄和受委屈的滋味。那时,不知到什么命运不命运的,只觉得我还会有机会的。 毕业了,回家就是干农活。那时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每个生产队一个队长(需要选举),再配一二个副队长(副队长不用选举,由队长选择确定就行)。自然,副队长就是大头兵,是带领社员干活的。我一回来队长大叔就看好了我,我也轻松被冠上了副队长,那里好意思推迟,干就干,我怕啥。 我虽个头小,但干活总是不甘落后,常常收到爷爷、叔叔们的夸奖。越夸奖,我干的就越起劲,不累的时候情绪还好,干的累了,脑子里的想法就多了。这时,命运的问题突然冒了出来:难道我就是这样的命运?能在农村干一辈子?眼看到手的招工指标都能跑掉,这是啥命啊?越想越不敢想。 俗话说,有福不用忙,福会自然降。命运也一样,运气有了,好事自然会找你。 你还别说,这句话还真被后来发生的事验证了。 可能是因为上次招工的影响,也可能是学校老师的继续推荐,公社教育组因补充乡村教师又找到了我,要我当民办教师。 是啊,像我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做乡村教师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我对当教师的工作不是太喜欢。就通过有关人员传话,婉言谢绝了人家。同时,我略表了自己对招工一事的不满:既然招工不行,当教师就行了?也不知道这话传到了没有,我显然对此没考虑什么后果。不当教师,爸妈没有勉强我。 也可能是这段时间的好运多多,并经常在围绕着我转似的。没过几天,当地的供销社招工又找到了我。这可是我比较喜欢的工作。而且,这次好像没经过公社这一关,要不,又有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再次把我档在门外。我感到确是太幸运了。 通知我的是村里的老支书,村里也就我一个,是供销社直接通知的村支书。我很感激,也很尊重老支书,不是因为他让我去供销社工作,而是我对他的敬业精神很佩服,他正直,无私无畏,为村里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和事情。 记得那天他找到我,呼着我的名字说:去吧,好好干,为村里争口气!我爽快地对他说:爷爷,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丢脸的。就这样,我被当地的供销社招去当了一名销货员,那时称临时工。 干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又签了亦工亦农合同书。就是农民的身份不变,在供销社上班。挣得的工资,一部分归自己做生活费,一部分回村交生产队买公分领口粮,用领回的口粮,在当地的粮食部门换取粮票,再到供销社食堂就餐。也可以直接带面粉交供销社食堂就餐。显然,比起人家户口在外的正式工,我这个亦工亦农工要矮一大折子了。再想起那个与我擦肩而过的带户口招工之事,真是天地之差啊!没办法,只能这样委曲求全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仅要为家里、村里争口气,还要争取尽早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工(在以前,供销社每年都有转正的指标,恰好我们那批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当时还想,就是这样的机会,别人还得不到呢,你就好好珍惜吧。 我能吃苦,也较聪明伶俐,加上高中文化水平,干起工作来又快又好。我也很勤快,什么工作都抢着干,别人不太愿意干的活,我不仅都能干,而且能主动抢在别人的前面干。比如,早晨讲卫生,扫大街、擦柜台,这都是老职工不太愿意干的活,而我干了这样干那样,每天一个早晨都不得闲,门市部的领导和职工都对我赞扬不断。再如,当时还给了我一个协助仓库保管员工作的任务,我不仅没推辞,反而认真加劲的干,经常和装卸工人一起将仓库商品搞的整整齐齐,商品品种、库存数量一目了然,领导看了,大加赞赏。供销社搞宣传、办大批判专栏、组织青年活动,甚至带队参加县里的职工培训,我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做了很多正式职工都难以完成的工作。我想,只要我好好表现,争取来年早早转正,成为供销社的正式职工不成问题。 供销社领导看我干的不错,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属于德才兼备一类的人员,就让我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原来的工作也进行了调整,不用天天站柜台了。但我还是坚持抽空到柜台站一站,主要是怕人家说我地位变了,忘本了。 从那时起,施展我才能的空间明显增大了,供销社很多工作和活动都是由我来完成的。利用这些机会我也完成了一些喜好的事情。像建篮球场、办青年活动室等。有些活动和工作是我不太擅长的,但只要领导交办的,我也能把它办好。比如成立青年文艺宣传队。我在这各方面是最欠缺的,可以说一点文艺细泡也没有,平日里连与女生拉拉手都不敢,至于表演、演唱什么的就更谈不上了,在当了团支书后我就一直躲着这件事。可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领导看我其他活动组织的好,就对我说:办个宣传队吧。我一看领导说话了,就只好勉强答应了下来。虽然答应的痛快,但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其他的活动我能身体力行,办宣传队我真是外行的不行了。但我有这样的倔脾气,答应的是就是再难我也不会退却的。考虑了两天,我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例行的团支部会议,我把领导的意思作为硬性指标提了出来。为了不让他们有回旋的余地,我提出:支部委员重新分工一下,我仍抓全面工作,文艺宣传工作由吴小清负责,我予以协助……大家看有什么意见。见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人家谁还去惹事呢?就这样,我顺利的把这个工作落实了。后来在工作中我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或有了困难,我都一一给他们解决,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也很努力,演出的节目也不错,除了在本单位演出外,有时还配合中心工作到农村演出。领导很是满意。当然,这个功劳我也有了一份。 我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青年工作上,供销社的其它工作有时也都是要我来完成的。 76年闹地震,搞的人心惶惶,人们都在寻找躲避地震的方法。考虑到供销社职工的安全问题,领导决定在院子中间搭建一个帐篷,作为地震的临时躲避之用。这个任务没想到交给了我,并让分管建设的张经理配合我,我毫不犹豫的承担了下来。 说干就干,我马上找到张经理把主任的意思说了一下,并与他到院子看了看,对需要的物料也大约计算了一下,他即刻安排人员将所需物料一一搬到了现场。我叫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把任务一分,立即就干了起来。半个上午加半个下午,一个60平米左右、可容纳30多人的防震棚就搭建起来了,共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当晚,有的职工和家属就带着被褥住了进来。 而在这时,我却想起了我的老师一家三口:他们怎么办?住的农房安全吗?忽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让他们也到这里躲一夜,反正也能住得下。想到这,我骑上自行车就赶到了他们家(就住在附近),要他们搬到防震棚里躲一夜。老师很是感激,带了一点行李,领着孩子就住进了防震棚。这时,我才想起去主任处请示一下,心想,主任不同意怎么办?因为供销社是商品经营单位,外人是不可以随便进驻的。还好,可能是我的老师在当地比较出名,也可能是主任给了我面子,竟痛快的答应了,也没看出有一点不满的表示,这让我悬着的心一下落了地,心里甭提有多感激主任了!而我的家也离这不远(约3华里),当时却没有想到父母及家人。 我努力的工作,不是想表现自己,就是觉得我是临时工,就应该比别人多干才对。我暗想,争取尽早转正,不用回家买工分,老父亲也不用为我操心,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样做,不仅没有让我跌份,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博得了供销社领导及职工们的赞扬。 有人说,命运是公平的。我在这个阶段初有所体会。 就在我工作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好运又降临到了我的头上。 县供销社为了充分发挥亦工亦农工的作用(那时的亦工亦农工已成为供销系统的主力军),并稳定他们思想情绪,经请示县有关部门,作为试点,决定从亦工亦农工中提拔一位德才兼备、工作成绩突出的青年干部。经考核,我成为全县约两千多名农民合同工中唯一的人选。并被任命为栖霞镇供销社副主任。不仅当了领导,而且进了县城,将来农转非肯定不成问题。我的心里真是高兴的不得了,心想,我的命运真好啊! 高兴之余,担心也油然而生:我能行吗?好像对自己缺乏自信了,因为毕竟是一个农民合同工,身份不一样啊! 在去报道之前,我对老领导谈了我的想法。老领导对我很关心,也很体贴。他不让我有什么其他想法,说:只要大胆的干就是了,但不能犯经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错误,只要能做到了这两点就没问题。我把老领导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在准备好行李后,即去报道上班了。 从一个农民合同工绕身一变,成了供销社的副主任,有人说是"一步登天",有人说这是人家"干出来的",总之,村里、供销社议论纷纷,但没人说我是走了"后门"或是用了什么手段的。是啊,这件事当时的确引起了不少的反响。听到人们的议论我只是默不作声,任凭别人说什么,全然不顾,又不是我自己说了算的。 你还别说,这个不太大的领导(副股级)还真让我适应了好长时间。 这个供销社原有两位主任,我排第三,是最后一把手。一、二把手都是50多岁的人了。而且,二把手还是位女士,有四个女儿,三个还在读书,家务事已是她的一个大负担了。但她工作热情很高,干劲也很大,很多工作都能跑在别人的前面,的确让人佩服。但有些工作就不行了,比如下乡、组织外地销售等,她就力不从心了。我岁数最小,艰苦、出力的工作,当然就属于我的了,这也是要配备一位年轻干部的原因之一。 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工作中我一直是很卖力的。年轻干部多干点工作、多出点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就很快得到了一、二把手的认可,对我的评价也不错:聪明、能干。 可是,麻烦的事很快就来了。 第二年,驻地的镇党委要求供销社配合中心工作,各自要包一个贫困村致富,并要求有人在村里驻点,这属于政治任务,供销社是不能推辞的。 一把手在党支部的会议上将镇党委的指示宣布之后,我心里很明白,这就是我的事了。未加考虑,我便毫不犹豫的提出承担此任。二把手也立即说:我去吧,我熟悉情况。我说:慢慢我就熟悉了。 就这样,在上任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我就接受了一个从未涉及并与我性格极不相称的政治任务——去农村驻点。那时,我还不到23岁。 接受任务后,我就请假回家让妈妈专门准备了一套到农村居住用的行李,回单位后就去了这个全镇条件最差、经济最穷的村子住了下来。 村子里的条件差是我想都想不到的。比如道路,崎岖不平不说,有的地方走着走着就没有路了。从城里到这个村说有十四五里,可一般要走半上午。途经的大山坡度有45度,有的路段还要陡峭,一口气肯定迈不过去,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没走过的道路。 第一次是单位用拖拉机把我送去的。不能走山路,只好从村子的南边绕道10多里才能进村,而这条路是在落在河流上的,虽然颠簸一点,但跑拖拉机还可以。 平日去村都是走的山路。走山路有走山路的好处,路程近一点不说,还觉得特有情趣。迈过大山,剩下的路就轻松了,虽然依然崎岖不平,舍弯无路,总比上坡要好得多。我经常把它作为攀登任务来完成。一边爬山,一边看着山景,心情爽快,惬意满怀。而每次返回时,上坡下山都不能骑车,下山时有的地方连推着车走都煞不住车。尽管这样,但总比绕道走要近的多了。 生产条件差就更不用说了。好的土地全村没有几亩,百分之九十多的地都挂在山坡上,土质薄不说,根本无水可浇。早些年代,公社在村子上头建了一个小水库,不仅浇不了自己村的地,还把村里唯一的几亩沟头地给淹没了。更严重的是,还给村民安全带来了隐患,每年汛期来临时民兵都要值班站岗,以防出现险情。 村里自古以来就没有副业生产项目,经济收入就指望山里一点树木,还只能是在村里需要钱的时候,上山砍伐一点卖掉换钱用。 在生活上更使我无法想象。我是第一个在村里常住的驻点干部。这对村里人来说不知是好事还是烦事。 当时我想,对村干部来说可能是好事:供销社的主任来驻点,又有物资又有钱,还能减轻干部的负担,村里的经济肯定会有发展。而对村民来说则不一定,一个主要问题是村里来了驻点干部要派饭吃(俗称百家饭),而家家户户又缺少面粉,做饭成了一大难题。因为村里能种小麦的地很少,分得的那点小麦,村民那里舍得吃,都是留着过年过节或者来客的时候才做给人家吃,自己一家平日里几乎是吃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拿什么做给驻点干部吃啊? 开始,我并不了解这些实情。只是觉得在到村民家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面食给我吃,而且数量仅够我一个人吃的,家里的主人还不陪着我吃,任凭我怎么招呼,就是不到桌上来。再是,每到一家几乎看不到夫人的,她们都是做好了饭就躲开了,再由丈夫去喊我吃饭。这使得我每到一家吃饭时都感到特别的不自在。虽然不自在,但饭不吃可是不行,因为我每天都有体力劳动,不吃怎么受得了。所以,每到一家我急急忙忙的吃完就走开,生怕给人家带来不便。 有一次,趁在一个较熟悉的村民家吃饭时,与他啦起了村里方方面面的事(这是驻点干部联系群众、了解民情的一个渠道)。言谈中说起了派饭的事。我说家家招待这么好,我真不好意思,不一定全做面食吃的。他笑了笑,说:这是村书记在开会时强调的,驻点干部派到谁家吃饭,一律要做面饭,谁招待得不好,村里不饶。听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心里不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我虽然心里觉得有愧疚之感,但我知道,在这件事上我不能过于矜持,因为我要在这工作,而且每天要爬山,还有体力劳动,不吃怎么能行!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减小在村里吃饭的次数,比如:得到回去开会的通知,我会立即退掉派饭,提前赶回单位吃饭。在回村的时候尽量推后一点,在村里小吃一顿饭。这样,我的心里觉得安稳一点。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带领村民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真正走上一条致富的道路。 派饭吃这件事,我虽然心里不诚愿,但后来成了激励我工作的动力,我下决心选择一条路,让村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变。想来想去,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多造田、造好田。所以,在第一年的冬季,我便与村干部商量,倾全村的劳动力,开展整地造田运动,计划连续干上几年,使人均好地(土层深,能浇水,旱涝保收的地)只小达到半亩以上。这样,村民的生活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这个意见一呼即应,干部、群从热情骤高。秋收结束后就立即上了马,全村的劳力都到场了。 当时,整地现场轰轰烈烈,周边插着彩旗,造田规划图和宣传板矗立在醒目的位置,村民个个干劲十足,干的热火朝天,我看了心里特别高兴。 我觉得这一把"火"烧的值。我也不闲着,刨土、铲土、推土,样样都干。但我是驻点干部,行动比较自由,这样干累了,我就干那样,这样不仅可以歇一歇,而且别人还看不出,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干了不足一冬季,费了不小的劲,整出了大约二亩半的好地。尽管如此,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因为,这条路得到村民、村干部的认可,如果这样走下去,不用几年,村里的面貌就能得到改变。 公社的有关领导和供销社的两位主任都到现场看了,都很满意,对我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觉得一个青年干部能把农村工作搞得这样红火,确是有点能力。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学生时代我的就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那时学校开展学工学农、整大寨田、挖防空洞等,我是排长,不仅首当其中,而且组织的井井有条,根本不用老师操心。所以这次整地造田就是轻车熟路了。 在农村驻点,我等于又当了一回农民。不过这个农民有点特殊,是个有一定身份和权利的农民。不过权利我一般不会乱用的,但我也不让权利束缚自己的手脚。有些权利还是要正常行使的。比如:村干部白天不准开会,有事晚上研究等,行使这样的权利,收到了村民的欢迎。后来我得知,有不小的村干部经常选在白天开会,村里的老百姓很是反感。但我这样做,等于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后来晚上经常开会到深夜,第二天还要到农田巡视,使我经常出现疲劳和犯困的情况,感到很辛苦。尽管如此,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这或多或小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我从不在村里闲逛、溜达,即使早晨也要上山走一走、看一看,遇到村民在干活,就挽起胳膊干一点。有时站在山坡上望着村里的薄地,心想,何时才能脱贫致富啊?我的任务什么时候能够完成?殊不知,一个历史上就贫困、村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几十年、几百年都没改变的面貌,你一个乳毛未退的青年人在短时间内能改变吗?面貌得不到改变,何时才能离开吗?想着想着,不敢往下再想。那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 还有一件事让我刻骨铭心,就是与驻点片长发生的矛盾(那时农村工作是被化成片的,每个片有几个村子组成,公社党委派一位片长负责,既管农村工作又管驻村的干部,我自然就在人家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有一次,我与村里的干部参加片上召开的抗旱抢播现场会。 那年特旱,旱的山坡上的地都烫手,没有充足的水源根本不能播种。山下地和沟头地都种上了,而对山坡上的地就无可奈何了,只能靠天老爷的恩慈了。所以,我和村干部坚持从下而上尽量播种的原则,先捡靠水近的地播种,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再逐渐向坡上推进。我觉得这是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工作路子,没有什么错啊。我对村干部的这种做法也无可挑剔。 可在村支书汇报完抢播情况后,片长大发雷霆,一嫌播种亩数小,二嫌村民发动的不好。在对村干部批评了一通后,又把矛头转向了我。我也不摸这位片长大人的脾气,就想把村里的情况详细汇报一下,便开口说话了。那知这位片长大人根本就不让我说话,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抢种的亩数上不去就不行!我也变了脸,高声说道:种上不活有什么用!完全是劳民伤财!这可不得了,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片长更加恼火,大声吼道:这么干怎么能行,你们这是跟党委对着干!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有人连呼吸也不敢了。 这还不算,第二天公社党委书记就知道了。当时我真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惊动了党委书记不说,还惊动了供销社主任,他们共同来村里了考察了。我当时有点惊奇:工作吗,有点不同意见或是争吵几句是正常的事,何必如此啊?但我还是吸取了这次教训,尽量不作声了。 事后,我根据群众的议论和好心人的劝说,慢慢找到了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我对工作太过认真,加上对农村工作的经验不足所致。片长是这里的最高首长,他的讲话、指示就像"圣旨"一样,只能听,不能有疑问,更不能反驳或顶撞他,不然会使他很没面子的。村里的干部们在他讲话过程中是不能插话的,遭到批评甚至明知批评错了,也不可以解释,只能虚心的接受或者默不作声,不然会遭到更加严厉的批评。如果你经常与人家发生对立的情况,那你就有被摘掉乌纱帽的可能。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行政干部的虚荣心太强。片里的工作上不去,他就没办法向上级汇报,说不定还要挨批。所以,他一听到村里的工作上不去就发火,而如果村干部汇报的好,那怕是有点虚报,他也不会向你发火的。这可能就是那个年代风气和工作作风吧。而我的工作原则一贯是实事求是,虚报工作成绩是绝对不可以的。然而,对此次事件,我只是吸取教训,并没有什么后悔和自责的表现。 这次事件的发生,给我后来的工作道是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打那以后,村里的干部工作积极性大有提高,群从好像也格外的配合工作,家家户户都锁门上山,奋力抗旱保苗,至如效果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而这个轰轰烈烈的形式正是片长所要的。我对这样的工作作风深恶痛绝,也是终生不会效仿的。 生产要上,经济也要上,不能一条战线作战。为了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家里的两位主任也想方设法为村里寻找副业生产项目。大项目投资大不太可能,小项目则考察了不少。最后选定了一个家庭式的土纸生产项目。 这个项目利用了供销社的优势,所生产的产品,由县里的土产公司经销,不用村里外出销售。项目投资不大,搞点土建工作即可。 项目虽然不大,但给村里的经济带来了一丝的活力。那里知道,这是村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有收入的副业生产项目。村民对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我和供销社都有夸口,这使我更有信心在这驻下去了。 驻点期间,我从未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始终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取得的一点成绩也是在人家的帮组下才取得的。我心里清楚,我就是一个农民合同工,如果人家不买你的帐,你会狗屁不是。所以,我的脚一直包个很小,这使我与村民的关系处的很融洽。我经常与他们一起劳动、拉呱。那时已经是责任制了,都欢迎我帮他们干点什么,但又不好意思。我也心知肚明,一会儿干得累了,就说再到别处去看看,找个理由就走开了。 可能是因为农民出身的原因,我特别体谅家境贫寒的村民,每当看到他们,心里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可怜吧,不是,同情吧,也不是。尤其看到那些没有文化、穿着不良的,这种心情更加沉重。所以,在工作中我尽量给他们一些照顾。如,村里派工,我经常说,别让他们去了。以为大多数派工是没有报酬的。再如,村里有了救济款或分什么物品,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尽管他们平日的表现不令人满意。而对那些家境较好和在村里小有名气的,我则始终保持着一点的距离,生怕招来不良议论。我的房东在村里属上等人家,老头子是位退休的乡镇干部,两个儿子各一幢新房,我住了其中的一幢,当时,村干部就是考虑他家条件比较好才让我住在他家的。而他们一家则以我住在他家而感到荣耀。平日的关心就不用多说了,晚上老头子还经常到我的住处陪我唠嗑,还时不时唠到村里的事。每到这时,我特谨慎,一般用笑一笑来应付应付。因为村支书特意提醒过我,不要让一些传言传语左右了工作。像他这样的退休干部是最喜欢掺入农村工作的。因此,对他的一些说法和看法,我始终坚持保留的原则,不轻易表态和采纳。 就这样,我在这个村驻了约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的确学了不少农村工作经验和知识,也使我逐渐的成熟起来了。 离开村子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是单位的两位老主任因年龄偏大,工作难以身体力行,所以,经常叫我回单位开会、商讨工作,协助完成一些工作量较大的任务。其次,我担任领导工作已经快三年了,也需要学习提高一下业务水平,不然就荒废主业了。就这样,在村里住的时间越来越小。到后来,村里只要不找,我就不回去了。 还有一个原因,地方党委在这方面的要求渐渐放松了,只要你包着这个村就行了,有没有专人驻点就不管了。就这样,我逐渐撤了出来。撤出时,村里面貌确实发生了以一些变化,生产和经济方面都比过去有所发展,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村民的思想开始转变了,不像过去那样死守祖业,抓经济、抓收入在他们脑子里有了较深的烙印,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了最基本的措施来抓,稳扎稳打的搞农业,他们深知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好基础产业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我虽然人回了单位,但并不等于没了这个任务,包村的任务和工作还是我的,我还要经常参加党委的农村工作会议,经常去村里跑一跑,了解一下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像村里的副业生产项目,还要帮助加大产量,扩大销售,增加收入。而且,凭着两年多建立起来的感情,短时间内我心里还真放不下他们,经常挂念着村里的事,也时常帮他们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困难。比如,当时的化肥比较紧张,分配的根本不够用。为了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除了在本地给他们联系一部分外,还特意跑到地区供销社找老领导批点指标给他们,村民和村干部很受感动,他们来城里开会或办事经常带些农副产品来看望我。有一次,村上的小水库打鱼,竟把最好最大的一条送给了我,让我很是感动。 单位工作与农村工作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没有体力劳动,而且时间、工作很规律,这样的环境,我已是两年多没享受了。 我反复考虑着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工作。因为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了,过去是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也很明确。而现在身上有了领导的职务,工作面也大了,什么都是你的工作,什么又不是你的工作,要求你什么工作都要懂,什么工作都要干的比别人好,还要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拿出决策。这对我来说确是一个挑战。想来想去,还是那句话:硬着头皮干,办法总比困难多。再说,现在的局面不仅不允许我退缩,而且需要我继续努力,否则会前功尽弃的。 为使自己尽快掌握和熟悉自己相关业务,我千方百计寻找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那时,对于不懂的东西还怕别人看出来,时不时会采取一些隐秘的动作加以掩饰。比如在布匹销售中,我对量布技术不太熟悉,干起来也不利落(主任有到任何一个部门巡视和了解情况的权利,在顾客多、销售忙的情况下也可以到柜台里面帮忙),我就尽量显得稳沉一点,动作慢一点,好像格外认真的样子,经过几次就熟练了。而对我比较熟练的业务,则显示出特别轻松的样子。总的说,对过去没接触过的业务,在短时间内我都能熟练地掌握。 我很明白,作为一个称职的年轻干部,不仅自身本领要过硬,还要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我是从两千多名农民合同工中提拔的唯一一位供销社副主任,不仅在全县供销社系统声名远扬,在当时的政府部门也都人人皆知。一位县人大老主任和组织部长早晨散步经常到供销社的大院,见到我与职工们一起扫院子、讲卫生,便上前问这问那,临走时嘱咐我:小伙子啊,好好干啊。每次,我心里都感到暖暖的、甜甜的。心想,转户口的事肯定他们说了算,只要我干得好,是不会有问题的。 三个主任中,一把手全面抓,二把手则侧重于直属的零售店和代购代销员的管理。我刚回来,除了包村外,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平日就成了他们的助手,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多数时间是陪着二把手下乡对零售店和代购代销点进行巡视,这也是对我的传帮带吧。这使我对这方面业务熟悉的很快,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她对我比较关心,我对她也尊敬有加,经常为她在工作和家庭上提供一些方便。比如,她家六口人,孩子需要照顾,我就经常多做一些工作,减轻一点她的负担。尤其是在有繁重工作任务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替她承担。对此,她很感动。 有一次雨季,下了两天的大雨,给农村造成的灾害很大。这个镇又是山区,有的地方出现了山体滑坡的情况。而供销社有两个直属店恰在那条灾害较重的大山沟里。早晨一上班,她就急急忙忙来到办公室,在三个主任碰头后,便提出要下去看看。 我想,雨这么大,道路肯定也被冲垮了,最远的一个店有30多华里,就是不下雨,道路也很难走,平日里一般一天只能一个往返。现在,雨仍没停,她一个女同志怎么走啊? 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提出:你别去了,我去。她坚持要去,最后还是一把手说服了她。我回宿舍穿上雨衣就出发了。 就像我预料的一样,出城五六里地道路就有被冲垮的情况。无奈,只能推着车走,遇到水大的地段还要扛着车走。 翻过两个山坡后又被大水挡住了去路,桥梁被大水冲垮,人车都无法通过。大水入口处就是一座中型水库,很多人在边上忙碌着打捞什么,据说,已有三个人被淹没在水库中。 推着、扛着自行车都无法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若返回无可非议。但我不会那样做的,心想,等一等看情况再说,无论如何今天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等了约半个小时,看到有人从山半坡走过来,哦,这儿可以过去,便把自行车锁了起来,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顺着来人的道,饶过大水往前走,心想,完成任务没问题了。 山路的崎岖不平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有滑倒的可能。天仍下着细细小雨。我的雨衣已经不起作用了,加上出汗,全身早已湿透了,身上冷一阵热一阵的好难受。 走了约一个半小时,翻过四五个大小山头,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第一个店。看了看,不仅人员安全,店里也没有受什么损失,就是室外商品有点水湿,天晴后晾凉就可以了。一颗悬着心放了下来。我把一、二把手的指示精神和慰问转达给他们,简单吃了点饭,就又向下一个店进发。 道路依然难走,好一点的是不用爬山了。但这段路几乎是在水里行走的,因为,原来的路都被大水冲的不见踪影。尽管这段路都是上坡,但我还是加快脚步往前走,想争取早一点到达目的地。 我一边行走,一边望着两边的大山:这儿土和树被雨水冲了下来,哪儿的陡岩上还挂着瀑布,山上的多处植被遭到了破坏,景象惨不忍睹,村里的农房也有垮塌的现象。可见当时的雨有多大。 村里的老百姓站在街旁,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这场雨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有人说:这就是‘山笑’啊,旧社会有过,解放后这还是第一次啊。我听了不仅有点心惊胆战。心想,赶快走,晚饭前一定要赶回去,真是太可怕了!因此,顾不上听他们的议论,急步继续前行。 向前的路越来越难走,鞋子也早已湿透了,两腿越迈越觉得发沉。但好像有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我不停的向前,一是任务还没完成,二是眼前的情况有点可怕,倘若赶不回去,在这大山沟里怎么过夜啊? 想到这些,反而觉得身上轻松了,不仅劳累没有了,反而越走越快,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竟然不知不觉就走完了。到了店里一看,一切完好,心情豁然开朗。店里经理为我的端水、请坐都未顾及,履行完职责后就要返回,任凭经理怎样的挽留也未奏效,待了约十多分钟就离店返回。幸亏回来的路是下坡,不然,劳累肯定会加重。 到了水库上游的断桥处,依然是从山上绕了过去,人们仍在打捞被淹的人,据说一天只找到了一位被淹的尸体。 回到单位已是晚饭以后了,单位食堂已开过了饭。张会计见我没吃晚饭,将食堂厨师叫来,做了点汤饭给我。我换下衣服吃完饭后就倒在床上了想睡觉(宿舍就再在办公室的隔壁),因为此时已感到全身痛疼不已,就像散了架一样。 不一会,两位老主任来到办公室了解情况。我吃力的爬了起来坐到办公桌前,将两个店的情况一一作了汇报,不仅人员安全,而且物资、商品也没有损失,他们听后深深地缓了一口气。二把手说:辛苦你了,早早休息吧。 再次上床躺下后,我一夜未醒。 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我无力的爬了起来,肚子感到出现阵痛的情况,接着就想解大便。我努力憋着,立即跑向厕所,蹲下后就像开了闸的水门一样泄泻而出。糟了,肠胃炎又光临了。 蹲了好长一段时间,肠胃基本上空了,还不想起来。又蹲了一会,感觉稍微有点好受,便慢慢扶着隔墙站了起来,一步一趔趄地走回宿舍,躺在床上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张会计叫我吃饭,我吃力地回答说:不吃了。就再无什么反应了。 两位主任上班后见状立即将我送往医院,输液后我才渐渐觉得有了点劲,说话也有气力了。医生说:脱水太厉害了。输液结束后,我要求回去边吃药边休息。 可能是这次体力消耗的太厉害了,两天后仍不能上班。无奈,两位主任商量让我回家休养。 这样,我回家休息了一个星期,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就返回去上班了,期间,单位还派人来我家看望过。 返回单位后,二把手见了不好意思的说:你是为我吃得苦啊。我说:不是的,这是我应该的。 我说的确是心里话,绝没有谦虚和虚伪的意思。我始终认为,我年轻,多吃点苦,多经受一些锻炼没啥关系。应该说,在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是我的性格。 记得在未提拔为副主任之前,我带队参加县里的学习班,有一位供销社的职工因贪污公款又不愿交待,晚饭后趁人不注意逃走了。这可不得了!学习班领导当即召开各带队负责人会议,决定派出得力人员,连夜赶往20多里外他所在的供销社和40多里外他家的住处去查堵。我当即报名承担此任,与另外一人踏着黑夜出发,历时十多个小时不休息,出色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县供销社和学习班的领导对我大加赞赏,也为后来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工作中,我呈现的是年轻热情,才华横溢,且虚心好学,上进心极强。还是在当临时工的时候,我就向供销社的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一年后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四年后便入了党,接着就被提拔为青年干部,人们都说我交了好运,殊不知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但又一想,我可能真是交上好运了,但同时也遇到了"伯乐"。 在我当团支部书记和提拔副主任这段时间里,担任供销社主任的是一位从省里下来的16级处级干部,岁数较大。副主任则是一位刚提拔的起来的年轻干部。他俩的结合给供销社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局面和生机,各项工作比起以前大有改观,博得了全县甚至市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恰在这时,县供销社决定在农民合同工中,提拔一位年轻干部,以稳定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要提拔我为副主任,事前并不知情。人员的考察和确定实际上早已开始。当时,目标是确定在我和一位年轻的女合同工身上。 在我们两人中,县里来考察的人与供销社老主任之间存在着不同意见:县里的来人看好了女合同工的机灵、活泼及工作热情,当然,漂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倾向于把她作为提拔对象。老主任的意见则坚持把我作为提拔对象。听说当时他没多说,只说:你们看的不对,这是两个概念。因他是从省里下来的干部,级别又高,县供销社的来人仅是一位负责政工工作的股级干部,在资历和级别及水平上都相差太大了。因此,他无法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并不是县供销社的意见),便带着老主任的意见回县里做了汇报。最终,我被确定为提拔对象。 实际上,老主任对我的观察、考验早已开始了。让我带领15人参加县里的学习班,是他对我的一个大胆考验,除了他,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当时,我也很惊奇,供销社的正式职工有很多,而且有的相当优秀,副主任、经理级的也有不小,怎么偏让我去完成这样的任务呢?而且这样的学习班是有针对性的,要解决两个正式职工身上存在的懒散和不遵守纪律等问题。 当时,心里是既纳闷又打怵,也不敢过多的表示什么,了解清楚了领导的意图,又记住了老领导的嘱咐,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接受了这次任务。结果,我不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10多个职工安全返回单位,而且还有立功的表现,这让老主任很是高兴。实际上他对我各方面能力早已心中有数,坚信把我作为培养目标是没有错的。 还有一个情况充分证明了我的能力。在我担任副主任踏上新岗位不久,就遇上了年底工作总结。这是每个单位必须进行而且必须搞好的工作。我刚上任两个多月,对新单位的情况还没有完全熟悉和掌握,正常的安排是只参加总结就行了,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和任务。而两位主任凭着办公室文书不用,却把工作总结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当时真是犯了难,又不能推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下来。 对我来说,如果是熟悉和了解情况,写出个总结不成问题,可我才来了两个多月,人员还没有熟悉过来啊! 为了走点捷径,我让各部门先把各自的工作总结交上来,看过后再根据需要到有关单位详细了解情况(俗称采访)。特别是重点单位,比如:像生产资料门市部、农副产品采购站等,我了解的十分详细,对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事例,也都基本上掌握了。然后静下心,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便写出了一份比较全面、详尽、有血有肉的年终工作总结。两位主任看后大家赞赏,称:这是多年来第一份写的这么好的总结。这让职工们也都感到非常佩服。 消息也不胫自走,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县供销社,主要领导脑子里也再次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为我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再以后的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智慧、能干的优势,单位里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般都由我主持安排,当然,这些活动都是较累叫苦的差事了。像每年冬季的外销活动,毫无悬念的落在我的身上。这是件比较辛苦而且还有涉及安全的工作。每次我都是在凌晨一二点钟起床,将各部门的人员喊醒,检查落实了各项工作及车辆安全后再出发,。当时条件不行,只有一辆4吨的汽车,其余的就是拖拉机,路上走一走看一看,生怕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下雪天特担心。到了目的地后,还要安排好摊位和人员,组织好销售,一天下来,常常累的腰酸腿疼。由于组织的较严密,两三年的时间里没耽误一次外销,没出一次事故,这让两位老主任在感到高兴和佩服之余,也对我更加认可。 大比武、大练兵是当时供销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作为一位青年干部,不仅要积极参入,更重要的是要当好组织和领导者,我对此也特别热心和爱好,不用两位老主任说,我就主动承担了此任。 比武、练兵的项目较多,珠算、点钞是基本项目,不管你是哪一个类别,这两项是必考项目,其他项目,比如:布匹丈量、熟记商品等,则根据业务的不同进行确定,有的比速度,有的比准确度,谁的速度快、谁的准确度高谁就是优胜者。 我在做好组织和领导工作的同时,也对自己各项技能进行练习和提高,白天工作一天,晚上则到门市部的柜台前与职工们一起练习到深夜。因为有许多技巧还要向他们学习,我本身的技能也不是很高,平日里应付工作还可以,真正上比赛现场就不行了,所以必须锻炼和提高。而职工们也很愿意与我一起练习,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职工,经常围在我的身边,有时搞得我真不好意思。 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职工们的技能大有提高,在参加县里的技能比赛大会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项目还名列全县前茅,我也感到心里美滋滋的。 自然,这些情况都被县供销社领导所了解和掌握,他们经常把我作为典型在全县进行宣传,以稳定合同工的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就这样,在我干的红红火火的时刻,好运又降临了,我得到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极好机会。 省供销社为加强对零售单位的管理,决定编写一本零售店和代购代销点经营管理方面的教材,要求县里派出一位懂管理、有经历、且有一定文字水平的人员,参加教材编写工作,这个美差不知不觉又落到了我的头上。县供销社的领导经过研究,决定让我参加。真是好运连连,我感到太幸运了! 教材编写小组的具体工作地点在临沂的莒南县供销社,共四个人。工作期间还到这个县的有关基层供销社参观学习,以补充"营养"。这让我更加丰富了零售单位的营销和管理知识。 十个月后,我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任务(这份教材不久就印刷出版,并在全省发行了),在回来向县领导汇报后自然得到了表扬和鼓励。 由于在工作和仕途上的节节上升,也带来了婚姻上的春风得意。 再没被提拔之前,为我说媒的就为数不少,有在农村的,有在外地工作的,还有在一个单位的。当时不是挑剔,主要是自己的户口没解决,觉得没法考虑这个问题。后来提拔为副主任,说媒的、催媒的便蜂拥而来,有找我的,有找我父母的,把我搞得没法应付。我对父母说,你们就别管了,让我我自己决定吧。 父母不再催我了,可说媒的无法躲避。他们见我总是推脱,便使出了绝招,干脆让女方直接来找我。有一次,女方竟到我的宿舍来了,这使我感到很尴尬。当时,我正脱了上衣在宿舍擦澡,她突然推门而入,把我搞了个措手不及,我躲又不是,坐又不下,急忙用干毛巾擦了几下就穿背心,结果把背心穿反了,当时狼狈的我,甚是可笑,长这么大,在一个女生面前光身露体确是第一次。时后我想,人家一个女士敢单身闯入你的宿舍,你有什么可怕的! 是的,岁数大了,婚姻的问题总得解决啊。 为了慎重期间,我在几位女士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有一个是国家正式干部,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但其他条件不太理想。当时还想:人家是正式工,又是干部身份,我是合同工,倘若我一辈子转不了正怎么办?而这位女士看上去只要我同意,事也就成了。反复考虑,还是放弃吧。 目标集中在女主任介绍的那一位上。之前并未见过面,据说人较漂亮,个子又高,家庭又好(当时称革命家庭),加上说媒的力度有大,让我无法推辞了。几次见面后,我觉得还可以,大家出身,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此,我决定,未来的伴侣就是她了。 我做事比较果断,当年年底就结婚了。尽管没有什么仪式,但在当时,这个婚礼还算是"豪华"型的了:父亲特意找了村里的大拖拉机拉回了新娘,又摆了八座宴席,这在我五个兄弟中是花费最大、来客最多的一个,当然,我给家里带来的"效益"也算是较高的了。 结了婚,了却了父母的一个心思,我也像卸了一个负担一样,感到有点轻松。 人们都说,人如走运了,好事会接踵而来。这话对我来说好像有点灵验。 就在我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回来后的不几天,县供销社决定调我到县机关工作,担任秘书科长职务(即办公室主任)。这对我又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会让我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我想,这一步将会改变我的一生,我朝思暮想的转户口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交待完工作就到县里报到上班了。在一起工作了约四年的两位主任显得异常的恋恋不舍。唯一对我报答的是,在我完婚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们接受了我的妻子,将她从乡下调进了城里,对此,我非常感激。虽然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是迟早的事,但人家提前为我想到并办到了,岂有不感激之理。 我心里明白,到机关工作与在基层工作是截然不同的,除了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外,还要有极强的协调能力和水平。在这方面,我虽然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能否适应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工作需要,心里还是没底的。那时,全县有18个基层供销社,3个(后来增至5个)直属公司,一个果品加工厂,全系统达6000多名职工,担负着全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副产品的购销和农村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其覆盖面之广、工作量之大、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要受到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也就成了县里的重点单位之一。 另外,机关里30多职员全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而只有一个打字员是工人身份,其余都是干部,这样的环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考验,更多的是挑战。就拿我所在的秘书科来说,一个文书,一个打字员,另外两个是干了多年的秘书。我一个农民合同工来当科长,这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然而,现在事实却摆在了我的面前,不是我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而是必须尽快适应和干好的问题。 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或者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当时多么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的面前,哪怕我当他的副手和助手也行。可是没有,原来的科长已提升为副主任,对工作的交待也只是履行公事,只是说:慢慢干吧,有什么问题再说。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就感到满足了。 这个科的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正是这个科的实际写照。特别是行政方面的工作,需要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才行。文字方面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我心里明白,要做好这个科长的工作只有靠我自己了。 上任后,开始接触的大都是事务性的工作,例如:会议的安排、车辆的调度、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来人来客的接待等等,这些都不成问题,我都能应付自如。干了一段时间,机关里上上下下对我的能力由怀疑逐渐变为认可,他们平日里在工作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使我如鱼得水,信心倍增,工作的热情和劲头也不断增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任领导的上任,我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工作难度也逐渐体现出来了。新上任的一把手,年轻有为、上进心强,加上有在省里某个厅担任副厅长的经历(突击提拔青年干部时的产物),使他视野较宽、魄力较大。这就需要各方面工作不但要配合好,还要跟上他的步伐,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横祸"。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了,上班不仅超负荷运转,而且常常"开夜车",主要是体现在文字工作方面,除了各种会议和讲话外,就是接二连三的汇报材料,而且常因讲话、汇报材料反映的工作成绩不够而遭批评。再是,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新上任的一把手,血气方刚,凭着在省里工作的经历,对其他副手不肖一顾,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碰撞的现象。而出现这种情况,倒霉的就是我了。 记得在原来的老主任没有退位前,这位继任主任公开要他尽早让位,说:知道自己老了,为什么还不让位!搞的老主任很是难堪。不几日,这位老主任便不再上班了。这是我亲身历目的。当时,我真不知所措,只有默不作声。心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需格外小心才是。 还有一次是在半年工作总结中发生的事。 这位年轻主任脱产补习高中文化课,在家主持工作的是一位从乡镇上来过渡的老党委书记。当然,讲政治是他的拿手活了。然而,在半年工作总结上他们两个的路子不同。老书记要我按照他的路子写总结,年轻的主任则要我按照他的路子写总结(他虽然脱产学习,但不放心经常回来看看,),而他们两个并不见面,也不交换意见。 这个矛盾自然就集中在我的身上了。我苦口婆心的分别向他们做工作并加以解释,心想,只要能说服他们其中的一个,我就好办了。但我不知道他们两个是在特意较劲,任凭怎么解释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心知肚明,难逃一劫了,只好默默的等待"挨板子"。 果然不出所料,年轻主任趁晚上不上课的时间又回来了。把我叫到办公室后就要看总结。他拿到总结第一页没看完就变了脸,拿起铅笔在总结上乱画了一通,生气的离开了。而他俩有争议的恰在第一页,老书记坚持强调政治纪律在先,而新主任则不习惯这样做,坚持要我按他的意思办。回来一看没改,知道已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了,自然要生气。而他当时不主持工作,我是无法按他的意见办的。 问题是我在其中深受其害。老书记理解我,而这位年轻的主任却对我烙下了较深的"印象"。 像这样的情况,在后来的工作中时常发生。我试探过,想通过多种方式缓解误会,但不起任何作用。这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的思想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我可能不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我知道,我在这位主任心中的地位在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经常出现,过去和善的态度也没有了。我好像预感到了什么。 尽管如此,机关里的工作还是离不开我。 我工作一直较累,常常是饭还没吃完就被叫走。有一次,要在基层召开一个现场会议。为了赶写会议材料,我到凌晨两点半才休息,六点多钟就起床了。妻子给我蘸了两个鸡蛋,我急急忙忙漱洗后就抓紧时间吃,以便尽早到单位安排车辆、组织人员赶往会场。结果还没吃完,文书就在门外喊我:主任叫你快去。我放下饭碗就走,两个蘸蛋还没吃完。到单位楼下一看,已经有人在等车了,就赶快去喊司机,忙得我很是慌乱。但主任并理解和体贴,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是一顿批评。在安排好一切事宜后,主任叫我随车同去,因为现场会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我。我实在是难以承受了,当场提出,我坚持不住了,需要休息一下。拒绝了主任的安排。自那次以后,我感到与主任的关系越来越难以处理了。 也很奇怪,我好像是万能科长一样,什么工作都要找我。一把手每时每刻都要我在他的身边,任凭他人有什么急事,他既不管,也不出面协调。其余的副手则明知我很忙,也时常拽着我不放,经常搞得我左右为难。没办法,我私下半开玩笑的对个别副手说:请饶了我吧。你别说,他们还真体贴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真给了我不少的方便。比如,在用车的问题上,一般是提前告知,不像过去那样,说用车必须马上派,明知没车也不饶。这样,计划性加强了,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还有一件事使我不得理解。新主任是脱产补习文化,单位的工作由新来的党委书记主持。按程序我必须对这位书记负责,这是无可非议的。可主任不这样认为,他想要我私下向他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这可难坏了我。怎么处理这样的关系?我明知他俩之间在工作上经常意见不一致,而又不见面协商,却无法缓解他们的关系。老书记还是挺体贴我的,有一次对我说:我主持工作我说了算,出了错我负责,你尽管干就是了。虽然得到了一点安稳,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不安心。我也知道,老书记是上来过渡的,用不了多久就退下了,今后面对的仍是新主任,与他处不好关系将来会是啥样子?这是明摆着的。可眼前的难关怎么度过啊?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然主任不理解,我也就自认倒霉了。 我有一个习惯,不会私下到领导家里请示汇报工作,除了紧急情况以外。主任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让我经常向他汇报和请示工作,便找到与他在一起补习文化的两个科长分别找我,转达了他的意思。我对他们说:我不是对主任有意见,只是觉得为难,也不习惯这种做法。再说,组织部门已明确主任脱产学习期间由书记主持工作,我再那样做……他们也理解我的难处,听到这里就再没有说什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依然没有改变这个做法。 事后我想,一个领导怎么能这样做呢?有人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对谁都不放心,大权小权都要揽,对待副职也是如此,只有干工作的权利,没有邀功请赏的份。所以,关系处的很紧张,给各部门的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虽然与一把手的关系有点不理想,但在个人的福利方面我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在这期间,我分得了一套两居室的住宅。当时,在全县是第一个享受"高干"待遇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心里确有感激之情。 说感激也有点勉强。实际上我并不情愿住这套住宅。这是一幢专为领导而建的住宅,就在办公楼的后边。当时在县城是位置最好、面积最大、设计也最高级的住宅。 我心里很清楚,按身份、按资历,我是享受不上这样的住宅。我要求在另外一处距离较远的住宅楼分给我一套就行。这样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躲清闲,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让你在这住就是为了领导方便,你想逃避怎么能行!所以,分房一个多月一直没搬进。后因为一个小青年结婚后要住我原来的房子,我才搬到了新的住宅。虽然觉得不太情愿,但别人一直用羡慕的眼光来看我。是的,我应该感到幸运和幸福,许多老干部,工作五六十年也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就这样,我每天就像工作在夹缝里,心里很不好受。但反复考虑,再难也不能打退堂鼓啊!因为我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思没解决啊,转户口的事还需要我去争取啊! 说起转户口,它一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最大心愿和奋斗目标。我曾经两次参加高考,想以此解决户口的问题,但都没有成功。 一次是在我提拔为副主任的第二年。那时我正在农村驻点,得知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很高兴。心想,机会又来了,我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农村户口的问题。但当时的工作环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想脱产复习肯定不行,那我就一边工作一边复习。我将课本随时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看上两眼,晚上则在煤油灯下复习。我很有信心,凭借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考个大学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把这个想法与两位主任也说了,他们处于对我的同情,表示理解和同意。 这事不巧被我的一个老师知道了。有一次,他到县城出差特意找到了我,问了我的想法后对我说:你现在不是很好吗?一定要考那就只报一类学校,其他就不要考虑了,不然的话,将来分配不一定比现在好。 老师是个有经历的人,不仅教学好,人品也好,我和同学们都很尊重他,直到他病逝前,一直保持着较深的感情。他的话岂有不听之理,考前的志愿就按老师的意见填写了。 也不知是没考取还是志愿填写的原因,考后就再无音讯了。想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可因工作等原因一点信息也没搜集到。这一次没有考取大学,思想上没有太多的想法,我也不愿多去想他,毕竟现在我还有工作,而且还是不错的工作。 可是过了一年有一年,转正的希望依然渺望,这对我的思想有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及影响,迫使我继续不断的寻求有关机会,千方百计为此而努力。 时隔两年,在调到机关工作后,我又遇到了全国电大第一次招生考试。我想,考个电大学历也行,说不定对将来农转非有帮助。因此,我向当时的老主任提出申请,他虽然对我同情,但不同意我参加考试,原因是我去考了,科里没人工作了(我是科长,又主管文字工作,肯定要受影响)。我说:你们只考虑工作,有没有为我考虑考虑啊?这样下去,我何时能够转正啊?若能给我转正,我可以不去考试。说的老主任也没话回答,勉强同意了。 问题是两位秘书这时瞅上了机会,也向我提出了报考电大的要求,这真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当时想:你们都是正式工(有一个还是干部身份),与我凑这个热闹干啥!心里这么想,可嘴上难以出口。我是个心肠较软的人,反复考虑无法拒绝,狠狠心说:你们找主任吧,他同意,我没意见,但有一条,不能影响工作。 谁知这一松口可苦坏了我。他们两个经常躲起来复习功课,不叫不出来,实在没办法时就出来应付一下,大多工作都压在了我的身上,我一点复习的时间也没有,心里干着急。 临近考试了,我还在为领导赶写讲话稿,有时候也想躲一躲,可怎么也躲不过去。结果考试总分才得了125分,差距大的离奇。 这样,第二次高考也泡了汤,想通过这条途径解决户口的问题最终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它不仅成了我的一个心思,更是成了我的一个负担。人们都认为我会很快解决户口问题的,可现在被提拔都近十年了,还是渺无音讯。天天想,年年盼,看不到一点希望。不少的领导过去都曾说过:只要有一个指标就优先给我解决,可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么多年没有一个指标吗?这使我在人多众广的场合感到很尴尬,有时觉得抬不起头来。 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命八尺难求一丈啊。我经常这样安稳自己。 可我还是不甘心。既然领导不给解决,那就自己努力吧。 怎么努力呢?我想,多年来我的声誉、能力及我的为人,给我加了不小的分,县里多数部门的领导对我都比较熟悉,他们对我的情况大都予以同情,有的还为我鸣不平。我觉得这些情况对我十分有利,通过他们,了解一点信息或是求他们帮一点忙还是有可能的。于是,我就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并打探这方面的信息,像每年的自然减员、有关单位的招工等等。明正言顺的路子走不通,就走"曲线救国"的路吧。 别说,有了这个想法后,还真有收获,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有一年,县委办公室的方主任向我透露了一个信息:市里煤炭公司要在县里招工25人,到煤矿当采煤工。而到这里招工的恰好是我认识的一个老领导。我高兴极了,当采煤工也行,只要能把户口转出去就行。 于是,我立即找到了这位老领导说出了我的要求。想不到我的信息晚了一步,人家已经交办结束,暗示我尽快找当地的领导。 我马不停蹄的去了县政府,找到了对我印象极好的最高首长。而他给我的答复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婉言拒绝后说:你能让我去犯错误吗?当时搞得我哑口无语,只好诺诺而退。第一次求人就这样失败了。 我立即将这个情况向方主任说了,他也觉得有点无奈,安慰我说:你等着吧。 就在我闷闷不乐的时候,机会又来了。 不几天,好心的方主任又得知有一个单位有20名招工指标,而且还是国营职工。 他为我亲自出马了。 为确保成功,他与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一起找到了县委的最高领导,详细汇报了我的有关情况,并将多年来我为县委、县政府所做的贡献以及我的才华、能力做了介绍。这位最高领导似乎也被感动了,反问了一句:"真是这个情况吗"?两位主任相视而笑,说:我俩还敢骗你吗?"那好,你们说怎么办"。这位最高领导素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而出名,像这样的琐事他依然是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来对待。就这样,在两位办公室主任的运筹下,我获得了一名国营职工的招工指标,方主任嘱咐我,在没办妥之前不要声扬。 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立即着手办理相关事宜。在我办完一切户口转移手续后,县供销社的那位主任还不知道。 我不可能让他知道的。因为我已得知,他已经以供销社的名义向劳动部门打了报告,偷偷的在给他的弟弟申请农转非指标,而把我的事置于脑后,我非常生气,原来过去的承诺都是假的,真是卑鄙至极!所以我对他也早已失去了信心,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心胸狭窄、权宜膨胀、私欲极强的人,若事前透露了,很有可能就被移花接木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办了一件如此隐秘的私事。说实话,当时我心里还真有忐忑不安的感觉,觉得好像做了什么对不住领导的事似的。尽管如此,当办完以后,我高兴地心情还是难以形容,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爸妈再也不用为我而操心了,我也可以在人们面前挺起胸膛了。 此时,我忽然感到命运是公平的,它就像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一样,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的运气。我想,我终于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工作了,身上也感到无比的轻松,高兴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