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秀品西游》系列第九回,每周一更新,敬请观阅。 ○欢迎读者转载分享到朋友圈,其它公号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了解事项。 悟空告诉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乃是一种境界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风林秀 诗云:桃李春风万物新,铅华洗尽见真淳。心猿收起金箍棒,知止知行是至人。 悟空也是有思想的,而且在不断变化中升华。 《西游记》中有两处细节,值得细读玩味。 01
一处是浮屠山。 乌巢禅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千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结果是: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02
一处是三打白骨精。 悟空临行对沙僧说的一番话: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 那么这两处之后,悟空说话的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一是再也不与身边的人,谈论身边的事,讨论身边的人了。 二是他性格变化明显,变得更加从容与止怒了。 唐朝有一位高人叫做王通的,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止学》。 关于王通其人其书,知道的人或许不多。 但是,在《三字经》中,王通与荀子、扬雄、老子、庄子合称为"五子"。 王通号为"文中子",他有几个弟子都非常著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他的学生。 那么这本《止学》之所以知道的人不多,是因为学习的人不多。 且不说大多数国人不喜欢看书,即使是喜欢读书的人,大多数去读了《论语》,愿意洗涤心灵的读一点《庄子》、《道德经》。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领悟"适可而止"的道理。 那么我们看,悟空在浮屠山的时候,他为什么嗔怒呢? 其实,就是因为乌巢禅师说认识猪八戒而不认识他,让他有了一种莫名其妙地不安。正好乌巢禅师说了那句话,让他魔性大发。 但一动手,他就发现,这个禅师非同一般,自己金箍棒打出的"洪荒之力",击在人家的乌巢上如击败革,这让他瞬间有了一种"无处着力"的感觉。 这是悟空第一次对"止"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万事都要适可而止,万事都要有一个度。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那么第二次,就是悟空对沙僧说的那番话,让他提防八戒的言语。 通常说这样的话,就是交情到了才能这样说。不过似乎现代国人早就忘了这个规矩,都喜欢交浅言深。 于是呢,不管有没有交情,都喜欢"交心"、"深谈"。 说的都是周围的人,周围的事。于是我们突然就发现,说是非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后一前,莫非眼线;一左一右,皆是耳目。 也是,来说是非者,均是是非人。此言不谬。 其实,悟空之所以让沙僧提防着八戒,也是盛怒之急。不过,等他再从花果山回来的时候,就不这样说话了。 那他在以后的取经路上,都说什么呢?基本上都是在说《心经》了。 记得,曾经有一个哲人说过,大凡同学聚会、战友聚餐,不要总说身边的那点人和事,容易误会。 到处都是话题,还不伤感情。 悟空的悟性非常之高。 其实三个弟子名字中都有一个悟字,悟空确实一直在悟,但八戒要么一直是大智若愚,要么始终是执迷不悟。 其实有一句话叫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这句看似毫无争议的简单话,但在现实中能做到往往需要有大智慧。 许多人并不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但帮助人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倒是给别人设置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大家前行的路上到处都充满了荆棘。相信这点许多人都深有感触。 那么到最后,我们知道,唐僧、悟空、沙僧都被封的是"大职正果",而八戒被封的却是"职正果"。 如果按照取经路上打死的妖怪数目来说,他比沙僧的功劳要大得多。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局,跟二人的格局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那么说到这里呢,咱们还是要回顾一下三打白骨精之后的事情。 因为撵走了孙悟空之后,猪八戒去化斋了,久等不来,唐僧又差遣沙僧去找八戒。 结果老和尚一个人,溜溜达达就跑到了黄袍怪的洞里去了。这事闹的,人家妖怪不来抓你,你还主动跑到人家府上去了。 黄袍怪本是奎木狼化身。 虽然说,后来猪八戒请来了孙悟空,孙悟空也找来其他27宿帮忙收伏了黄袍怪。 不过这个奎木狼化身的黄袍怪,却也无声无息给孙悟空上了一课。 纵观《西游记》全书,唐僧也曾经有过两次变化。 一次是变"猴",是孙悟空施法;一次是变"虎",是黄袍怪施法。 两次施法的手法却有不同。 孙悟空施法的时候必须要给唐僧脸上抹上黄泥,才能变化。而黄袍怪直接徒手隔空施法,一有一无,高下立见。 奎木狼的法术显然比孙悟空略高一筹。 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孙悟空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28宿根本没有施展全力,前面说了,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看来,28宿早已经深谙其理。 奎木狼的境界还远不止于此。 要知道,这次黄袍怪事件,奎木狼也说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不过,奎木狼与百花羞生的两个儿子却被八戒和沙僧从空中扔下摔死了。 但在以后的小雷音寺"斗黄眉"、金平府"斗犀牛"的战斗中,奎木狼都是挺身而出,不遗余力帮助取经团,丝毫没有怨恨之心。 奎木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悟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还有一个人的言语,同样让悟空也有另一番更深的感触。 这个人就是唐僧。 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一定要撵走孙悟空,并且发了一句重誓,如若再相见,就堕入阿鼻地狱。悟空赶紧拦着,就当师父没说好了。 而在孙悟空把唐僧从虎形中救回来的时候,唐僧又说了一句话: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悟空赶紧拦住:得得得,快拉倒吧,师父别念紧箍咒就算恩情了。 我们看,唐僧一前一后的言语。前面赌咒发誓,咬牙切齿;后面又大加称赞封赏许愿。"发毒誓"、"戴高帽",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好在孙悟空经历了这么多事,他看清楚了许多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悟性与智慧的。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孙悟空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以他跟唐僧在下一关的时候摊了牌。 那就是,以后不能光让八戒当"嘴把式"了。 不能说,一有工作了就老孙去,一有好吃的就八戒来。然后饱暖生闲事,师徒二人没事在一起说是非。八戒也要分担点工作的事情了。 如果同意,咱们继续一起取经;要是不同意,那咱们就一拍两散。这次,可是孙悟空主动提出来了,不行咱就散伙。 虽然说,唐僧对于孙悟空驱使八戒是不情不愿,可是经历这么多事,他也没有办法,那就委屈一下这个"又好吃懒做、又爱搬弄是非、又喜欢争名夺利、可自己就是喜欢"的爱徒吧。 于是在以后的取经路上,八戒也开始去探山和问路了。 当然,在以后的路程中,孙悟空也不再提起八戒"言语"的事情了。但凡有事,孙悟空总是拿出《心经》来说事。 这说明啊,自从乌巢禅师传了《心经》之后,谁最入脑入心了呢?当然是悟空啊。 唐僧虽然也一直在读,但他读了之后领悟的不深不透,所以还经常是每每惶恐急躁不安。 就这样,以后的取经路上,孙悟空与唐僧一直都在谈论《心经》。 说是谈论,更多时候是一种辩论。 而一直到了第九十三回,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这个时候,取经团到的地方已经是天竺国祗树给孤独园了,这可是佛祖在世时候给弟子们讲经的地方哦。 而在这个地方唐僧多疑的老毛病居然又犯了。 他说:"徒弟,那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 悟空马上说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 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 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这个"再不做声"非常好。就是"不言"、"不争"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悟空"不言"了,三藏听懂了,于是也"不言"了。 这是师徒二人唯一一次放下争论,然后达成一种心灵上的默契。 悟空到底是解得什么了呢? 当然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啊。 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雷音寺的时候,迦叶阿南索要人事不成,传给了他们"无字真经"。 如来佛祖后来也说过,这无字真经其实也是好的。说明迦叶阿南并没有骗他们。 只是后来燃灯祖师认为,南瞻部洲的人目前的悟性还不适合读"无字真经",于是施展法术吹散经书,取经团才又回去迎请有字真经。 其实,佛祖早就对迦叶说过"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话。因为一旦有了文字,就会有人拘泥于有形的文字,而忘记了无形的真谛。 无论如何,唐僧等人还是把有字真经共计5048卷一藏之数的经书取回了东土大唐。 就在唐太宗让唐僧登台讲经的时候,佛祖座下八大金刚让取经团马上离开回灵山受封去了。 也就是说,唐僧虽然取得了大乘真经,但事实上,他一卷都没有读过,就成了旃檀功德佛了。而孙悟空也被封为了斗战胜佛。 那么一路之上,他们两人始终是在讨论《心经》,二人在讨论中,算是共同成长了。 我们这是从《西游记》原文中的解读。 在实际当中,唐僧取经回来确实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但是,与此同时,禅宗也正在大唐崛起。 五祖弘忍与唐僧年龄相仿,弘忍之后,传弟子神秀与慧能。神秀学"渐悟",慧能学"顿悟"。慧能受弘忍正宗衣钵相授,最后让佛法南传,并一花开五叶(伪仰宗、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慧能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识字,而却成为禅宗正宗衣钵传人。 由此可见,文字实在是不可过于拘泥。 那么唐僧从天竺国取来的大乘真经,虽然经过窥基、辩机等弟子的翻译,但自武则天之后,这些真经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 说起这事,辩机应该也脱不了干系。 他跟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的故事,虽然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但唐太宗显然与奎木狼的境界不一样,大唐天子的威严让他腰斩了辩机。 之后,武则天时代又立神秀为佛教正宗,唐僧千辛万苦取来的有字真经只好暂时被束之高阁了。 偈云: 有字不读,如同无字; 无字悟空,胜似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