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体的了解来源于爱德华·诺顿主演的一部电影《搏击俱乐部》,诺顿饰演的杰克是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为了自我救治,他决定参加团体咨询会。杰克先是参加了那些绝症患者的相互抚慰团体,他接触到了一个全部由患睾丸癌的人组成的社团,杰克和他们互相抚慰和哭泣,而且上了瘾。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团体的一点感悟,他说"在参加团体时,我才觉得自己是这个拥挤的世界中一个小小的中心。"这是团体让他找到了存在感,觉得被关注,被关爱了。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团体中,我们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还是无法让我们产生"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中心"的存在感?带给我们更多的反而是各种各样的困扰。例如:与家人该如何相处?跟同事该保持怎样的关系?……等等等等,这些困惑都常常产生,令我们头痛。当有这样的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看看在自己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团体治疗大师欧文亚隆说: "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扰时,不妨进入团体这样一个特定的、有张力的微型社会里,在这里我们回到自己身上,运用此时此地的场景,通过与其他团员之间的互动,分享,反馈,不断的在这些过程中体会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也更好的帮助我们去理解别人的行为模式,慢慢的会发现改变就在不经意间,这便是亚隆团体带来的心理疗愈。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传统的观念使我们没办法将个人的真实情绪肆意的表达出来。因此,小组给了每个人这样的机会与环境,可以重新让情绪和事件真实的链接,我们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来找到出口。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我们来看看现实与团体的差别,团体究竟是怎么样的,带领者在做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位同事在你开会发言时,狠狠得皱了一下眉,我们会觉得"是不是我刚才说的不好?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但是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因为别人的一个皱眉的表情就追着问,"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但自己心理却是真的产生了"他对我有意见"这样的想法,然后那种困惑埋在心理,变成一层隔阂影响着你与他之间的连接。 但是在小组中,如果发生类似的事,因为处于团体这样一个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情绪的环境中,我们觉得在小组里必须要弄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想法?于是决定将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对皱眉的人说"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有意见就直说。" 而此时,带领者的询问可能是:"当看到对方皱眉头的时候,引发了你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什么?愿意表达出来吗?"然后经过对方的分享,反馈,最后你会发现对方皱眉头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刚才他正好胃部疼了一下。 在团体这个神奇的圆圈里,还发生着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每个人都会在这里获得勇气去打造新的自己,创造新的生活。 我在此时此地等你,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觉察,去发现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自己,探索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