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成白话文,是:"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可见在古代,要学习知识,成本非常之高。 在欧洲中世纪,获取知识的成本更高,只有修道士才普遍识字,贵族的识字率都不高。 前不久一个知乎的帖子《一件小事反映出来的阶级固化现象》引起广泛讨论。 作者是个博物馆讲解员。他说,北京某郊区学校的校长,为了带小学生赶回去吃营养餐而放弃听讲解,而某名校的小学生则为了听课放弃吃饭,其中一个小学生甚至知道金国扶持张邦昌成立"伪楚"这一偏门知识点。 作者感叹:"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不至于局促于眼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更长远的积累和沉淀上,做出了在更大时间尺度上的正确选择。" 看到这个帖子,我就想起了宋濂的故事。 前不久看过一篇影评,作者说,现在的电视剧,正面角色多来自较高的阶层,反面角色则出身较低,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种玄幻剧都是这样来设定人物的。而过去,正面角色多来自出身较低的穷人。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有钱人变多了,影视剧必须迎合这一变化。 "有钱人能是坏人吗?我就是有钱人啊,难道我是坏人吗?我当然不是坏人。" 知乎的那个帖子其实也是迎合了这一变化。"我阶层高,我的子女受到的教育更好,格局更高,所以他们有理由继续留在更高的阶层,往更高的阶层走。" 至于出身低阶层的人呢?"我同情你们的孩子,但很抱歉,现实的艰难让他们格局更低、积累更薄,所以他们最好还是不要跟我的孩子比。" 在阶层的傲慢之外,这个帖子也反映了,阶层固化下,已经走到较高阶层的人们,对后代跌入低阶层,有一种恐慌。 阶层固化的原因,这里不去探究。这个帖子所说的,高阶层的孩子,在格局、知识上和低阶层的孩子距离在拉大,这完全不是事实。 因为,生产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人们获得知识的成本也越来越低。 我小学五年级时,为了读《聊斋志异》,在烈日下往返7、8里路,到邻村一个老师家去借。为什么非要在烈日下去?因为其他时间要干农活,只有利用大人允許的午休时间去。那本书全部是文言文。我们小学没学过文言文,但那时农村书籍极度稀缺,即便是文言文我也爱啃。 而现在,人们获取知识根本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成本。互联网上有海量的知识,即便农村的小孩,也可以用手机上网阅读、看课程视频,这个成本一般农民家庭都负担得起,更不要说城市普通市民家庭了。 另一方面,获取知识的最大成本是时间,而这方面,较高阶层的孩子,和较低阶层的孩子,其实差别并不大。 为了营养餐放弃听博物馆员的讲解真的是很大的损失吗?和互联网上的知识之海比起来,这点知识可谓微乎其微。所以那位校长的选择很理性。博物馆讲解员贬低校长的选择,其实反倒显示了他自己的肤浅。 大脑上有差别吗?更加没差别。六祖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由于时间和大脑的局限,无论处在较低阶层,还是处在较高阶层,人们能够学习、理解到知识,都是他们可获得的知识的一小部分。 每个人都处在知识的大湖里,唯一的限制的只是你能喝进多少。 而不是高阶层有更多的水喝。 学生如此,进入社会的成年人也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知识的大湖里,更重要的是,怎样喝、喝什么。 无论你是吃营养餐的,还是吃鱼翅鲍鱼的,决定你的格局和思维方式的,并不是你的阶层,而是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