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四毛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我们太容易把问题直接转换成「二元」式选择。比如: 老公外遇了,该不该离婚? 助理表现欠佳,要不要解雇她? 工作压力太大,没有精力陪小孩,是不是该换一个压力小的工作? …… 然后「理性」人就开始列出两方的优缺点,并计算、分析、做决定… 这也许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式,但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我们把问题聚焦到非此即彼的选择后,大脑将不再考虑其它可能更优的方案。 所以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类「二元」式的选择时,脑海里就要响起警铃,提醒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思维狭隘的误区。 在《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五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拓宽选择范围,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源 Pixabay 1. 考虑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术语,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有的机会成本我们很容易算出,比如购买一台 Ipod 的机会成本是购买一台电视。 但更多的机会成本我们不容易发现。比如你上大学的成本,不仅包括了学费、书籍、住房、伙食的钱,还包括了上大学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时,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来工作。 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其实是为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的收入。 所以正确地认识和考虑机会成本,能让我们做出更恰当的决策。 试想你面对一台售价 1000 美元的先锋音响和一台售价 700 美元的索尼音响犹豫不决时,你考虑的是要花较多的钱买一台功能很酷的音响,还是较少的钱买一台没那么酷的音响。 这时候,如果你能正确地考虑机会成本,问自己:「我想要一台很酷的先锋音响,还是一台附送价值 300 美元最新唱片簿的索尼音响?」也许你就会发现,先锋音响很酷,但远没有 300 美元最新唱片簿酷。最后,你做出了「二元」以外的选择。 2. 消失选项测试 这个方法很简单,碰到「二元」式选择时,问自己:「如果我不能选择任何一个当前正考虑的选项,还能做些什么?」 比如,当你在犹豫应该解雇助理,还是继续忍受她时,尝试把这两个选项都抛开,还有什么可能? 可能你会发现,你的助理非常擅长做行政工作,而不适合做社交方面的工作,于是你会得出一个新的选项:安排她做全职的行政工作,并找另外一个人来负责她不擅长的那部分工作。 3. 多目标追踪 设计师面临设计任务时,经常被要求出多稿区分度大的设计(注意,是一个设计师出多稿,不是多个设计师一人出一稿)。研究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最后成果能够得到较高评价。 原因是什么呢?一种解释是:「如果设计师有三稿设计,那么他容易接受各种各样关于它们的反馈,但如果仅有一个设计,那么他很难听进去真话,因为他的自我已经和那个方案合二为一。」 做决策也是如此,应尽可能使用多目标追踪法。比如你想要探索产品方向,提供两个差异比较大的方案寻找用户验证,比只提供一个方案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状况,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法有两个注意事项: 1)选项要在意义上有所区别。比如提供一个 11 号字体的选项,再提供一个 12 号字体但其它内容一样的选项,就毫无意义。 2)选项数目不要太多,否则会导致选择障碍。在只有一个选项的基础上,多提供一个或两个就足够了。 图片来源 Pixabay 4. 兼顾两者,而非其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有两种心态——「防御型」和「进取型」。两种心态都是有益的,当我们在生活中考虑不同的决定时,我们就在这二者之间转换。然而,它们很难共存。 研究人员对三次全球经济衰退的 4700 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公司采取了「防御型」或「进取型」中的一种战略。「防御型」公司会缩减开支并努力减少风险,「进取型」公司会采取攻势,持续进行战略打赌和投资。 但是,数据发现,表现好的公司,两者兼顾。面对艰难的市场状况,史泰博公司关停了一些效益欠佳的商店,并且控制了它的运营成本,但是它同时也多雇了 10% 的员工,让他们去开发一些新的高端服务。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三年内,史泰博的利润大约要高于另一家采用「防御型」公司的百分三十。 5. 内部寻找亮点,外部寻找竞品 简而言之,就是参考别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比如你正在经营一家餐厅,想要减少餐厅的排队时间。 首先,你应该从内部找方法。你的员工里存在「亮点」吗?也许一个排队付款的队列比其他队列移动迅速,那么你就可以研究下这一队的收银员是如何操作的(例如像过路收费亭的收费人员那样,她已经预先准备好了各种常用的零钱)。你可以把这种方法传播给其他收银员。 如果内部找不到亮点,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他餐厅的做法。 如果仍然没有收获,你可以将探索范围扩大到任意一个有结账流程的组织机构,比如从便利店到社区游泳池。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思维越来越抽象,最后你可能会在迪斯尼云霄飞车排队中得到启示。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个方法外,我自己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找脑回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来探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每次跟他们探讨问题,都能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正如野中郁次郎在《创新的本质》中指出:「创造不产生于理论分析,而产生于辩证法。在同与自己想法相反的人交流时,自己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这就是很好的辩证法。」■ 学习认知科学,提高理性思维,避免认知吝啬鬼,给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辅助你决策判断,解决问题。开智学堂「认知与改变阅读训练营」,全年共读 12 本精选认知科学好书,2020 年,你将与 1000+小伙伴,共同学习「认知-情绪-动机-行动」四大学习主题。更新你的底层操作系统,深入了解人类行为模式,识别并优化你的核心认知。 第一季共读:《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