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易趣财经传媒总裁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石东银保先行一


  11月12日,由易趣财经、《金融理财》杂志社主办,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金貔貅·2020第三屆银保合作发展(北京)高峰论坛(资管峰会)"在京举行。易趣财经传媒总裁、《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石东作为主办方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讲。
  石东指出,自资管新规实施两年以来,各类资管机构坚决落实监管的决策部署,持续压降保本理财产品和非标准化资产。监管套利、多层嵌套、分离定价以及资金空转等现象大幅减少,期限错配情况逐步得到改观,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更加有序、规范。但与此同时,在后疫情时代,资管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改革有序推进转型成效显著
  石东表示,2020年是资管行业转型的加速之年。从行业发展大计出发,在资管新规的整体框架下,一行两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统一监管规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真正有效的监管。而不是像过去,这边的口子刚堵上,那边的口子又开了,实际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比如,在银行理财方面: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配套细则的发布。现在,还正在制定销售管理规则和流动性管理规则,以银行理财公司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保险资管方面,出台了保险资管产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同步制定组合类资管产品、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等3项配套细则,构建起‘1+3产品监管制度框架。
  石东指出,自资管新规实施两年以来,各类资管机构坚决落实监管的决策部署,持续压降保本理财产品和非标准化资产。监管套利、多层嵌套、分离定价以及资金空转等现象大幅减少,期限错配情况逐步得到改观,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更加有序、规范。
  截至2020年6月末,净值型产品占比已超过40%。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资管业务转型进一步加快,整个资管行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影子银行的风险化解效果显著,资管行业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在不断加码。
  但同时,石东认为在后疫情时代,资管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疫情增加资管投研变量。全球疫情对国家金融政策、企业经营的基本面,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会大大增加坏账的比例,这也对资管机构的投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在风险变量增加的情况下守住风险底线?这已经成为资管机构投研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方面,新发产品对接存量资产的矛盾凸显。在疫情的冲击下,存量非标资产的风险化解和处置难度加大,投资者对长期限产品接受程度下降,期限不匹配增加了新老承接的难度;另外,产品转型工作也很艰巨,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还都背负着承接移植母行资产管理部门的大量资产的重任。
  第三方面,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0年1季度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约为24.4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约12.54万亿,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由新规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目前的51.40%。而由于疫情的影响,投资人的风格更趋保守,更加偏好风险低、投资短期限的产品。面对投资人"原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拿绝对收益,现在转为净值型产品之后本金都可能会亏损?"的疑问,要让投资人逐渐接受高风险、高收益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树立风险收益对等的理财观念,资管机构还有很多投教的工作要做。各资管机构跨界合作水到渠成
  在石东看来,当资管转型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之时,资管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则更加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从银行理财子、保险资管公司来看,各家机构需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客群特征、专业侧重等要素,积极探索市场定位和战略方向,不一味谋求大而全,还要发展中而专、小而美。不同资管机构在管理体制、经营理念、激励约束机制、投资运作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各具优势和专长,既有细化分工合作,又有相互竞争促进。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产品余额近82.9万亿元,规模约为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四分之一,逐步形成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多种资管业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
  在尝试与公募基金及私募基金合作之后,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合作的橄榄枝伸向保险资管。对于保险资管机构来讲,它的独特优势在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与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的优势。另外,丰富的保险资管非标产品体系是保险资管在大资管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载体。
  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身后有母行作支撑,在资金,人力等投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银行强大的销售渠道和海量客户是其他资管机构所望尘莫及的。
  目前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资管的合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作为保险资管产品的销售渠道;其二是,保险资管公司可通过万能账户投资于银行理财子的产品;其三是,银行理财子可以把资金委托给保险资管公司投资,也就是委外。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同属于银保监会监管体系,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有着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基金等领域的投资能力比较薄弱,而保险资管机构以绝对收益为优势的投资能力和策略恰好可以与之互补;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机构的客户诉求比较一致,他们都希望获得较为稳定的预期回报。
  在现有的理财子公司中,石东表示其个人较为推崇建信那种"母子彻底分离"的模式。短期来看,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营收、净利润都不占优,甚至还会落后于同一梯队;但只要把时间稍稍拉长一点,所有一切都不是问题,其优势反而会更加明显。关乎资管行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中国有一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久者不足以谋当下"。石东表示,2020年是资管行业加速转型的一年,完善资管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深化資管业务监管制度改革,对于巩固扩大资管新规的阶段性成果、以资管力量反哺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会上,石东为未来资管行业的发展转型提出了三点建议:
  其一、银行理财子要实现独立的市场化运作。"这一点关乎整个大资管转型的成败,太重要了。"在石东看来,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一定要脱离母行实现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孩子长大了,终归是要自己独立步入社会的,不能一直扮演巨婴的角色。
  石东指出,目前来看除了建行之外,其他的银行理财子都或多或少跟母行藕断丝连。所以,理财子一定要坚持市场化的转型、差异化的竞争和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在组织架构、考核激励机制、人才引进,以及风险管理、决策流程、产品设计、投资策略等方方面面都要充分尊重市场化原则,尊重业务的内在逻辑。
  其二、资管转型要重视科技的力量,这也是各资管机构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
  随着资管行业的头部机构不断地集中,管理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这势必对原有的模式和技术提出挑战,如何解决长尾客户的资管需求?如何提升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如何管理海量的产品?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投研思维已经跟不上了,甚至彻底落伍了。
  这个时候,科技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石东表示,资管科技,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全方位提升资管机构的金融产品设计能力、销售交易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等。资管机构要大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投研、成本管控、客户服务等方面提高运行效率。
  其三、资管机构要重点关注大类资产配置,守得住寂寞,不要把胃口搞得太大,要学会接受年化4%甚至更低的产品。
  相关统计表明,大类资产配置创造了资产管理机构90%的收益来源。现在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资管机构来说,都在做大类资产配置。
  为什么呢?因为大类资产配置是在兼顾资产配置效率和风险收益水平的一种客观要求,也是未来资管机构投研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短期来看,可能会面临优质资产的"资产荒",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稳健类产品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未来,可重点关注人民币资产,大消费、科技和周期性行业,以及粮食、能源以及黄金等大宗商品。同时,更要引导企业和家庭往大类资产配置方面转变。
网站目录投稿: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