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凝视(第三版)》是一本由约翰·厄里 / 乔纳斯·拉森著作,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2.00,页数: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精选点评: ●注意,其实这本书与"旅游经济"关系更大一些。 ●想象的风景,符号化的体验,当代的生活,乃是抽象思维的过剩。旅游是朝圣,这个观点好。当代的体验就是一场宗教的日常化。 ●旅游休闲到底如何界定,像作者在开篇说的大多数都太小看旅游业、度假、旅游的重要性了,其实也因为旅游实在是边界太模糊太难界定又不是刚需,就像在书的最后作者畅想的未来里可能是没有旅游的。这也更凸显了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书中大部分的论述都让很多模糊的现象有了清晰的界定,值得好好品读呢 ●旅游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象的体验,符号大于风景,影像大于现实。 ●跨学科文献综述得太好了,逻辑顺畅,内容交叉之处也没有一句废话,但后现代旅游的终结断言最后竟大概归为一个环保问题?还有译本有些别字和病句。 ●自以为是的见解 主观性过强 把什么都归结为想象和符号 但自己也没给出中肯的方案 ●旅游劝退书目……对于凡人来说,在这个时代能得以旅游是一种幸运,但就看到的东西来说又是一种不幸。 ●极其琐碎的阅读体验,很不愉快。一开始抛出了凝视这个概念,但又没有系统性地把凝视应用到旅游活动中,导致后面的章节不需要凝视这个概念也可以自洽。名过其实了。还有翻译实在太差,建议译者先去学几年中文。 ●在现代旅游业的大环境中,游客对特定景观的凝视,是被社会化地建构出来的。游客对于非凡体验的期待和幻想,是推动这种建构的核心要素。 旅游业要不断生产和维持凝视的对象才能得到发展,于是便发展出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创造和满足游客的幻想和期待。人文景观的消费,往往都挣脱不开这张符号的大网。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和鸟兽,但人开始有风景意识,再进一步把风景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和观念变迁的结果。 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已经离不开摄影,游客越来越多地通过照片去凝视景观,并且将拍照片和收集照片看作旅游的一大目的,影像在上,现实的重要性反而退居其次了。 ●第一,在现代旅游业的大环境中,游客对特定景观的凝视,是被社会化地建构出来的。游客对于非凡体验的期待和幻想,是推动这种建构的核心要素。 第二,旅游业要不断生产和维持凝视的对象才能得到发展,于是便发展出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创造和满足游客的幻想和期待。人文景观的消费,往往都挣脱不开这张符号的大网。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和鸟兽,但人开始有风景意识,再进一步把风景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和观念变迁的结果。 第三,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已经离不开摄影,游客越来越多地通过照片去凝视景观,并且将拍照片和收集照片看作旅游的一大目的,影像在上,现实的重要性反而退居其次了。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读后感(一):摘要 1.期待和幻想,正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两大要素。 人类花钱消费不全然是因为物质上的需求,人们真正向往的是亲身体验自己幻想中的场景。正因为这种令人心驰神往的完美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发生,人们在每一次幻灭之后,就更期待产品和服务能推陈出新,提供新鲜感。当代消费主义的核心就是一场求新求变和永不满足的循环。要将它维持下去,关键就是要不断地创造人们的期待。 2. "当代符号旅游"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各种主题园区、度假村和所谓的风情古镇,也就是通过空间设计来构建这些符号。它们首先会设计出一些著名的符号,把视觉元素缩减成少数几个特色,之后再把它们强化、夸张,好让游客明确地去凝视。法国当代哲学家鲍德里亚有个著名的论点说,我们消费的东西,充其量是一堆符号罢了。人类通过交换符号价值来建构社会认同,但却是以一种奇观的精神接受它。 3. 凝视,意味着游客欣赏美景时,必然会被卷入文本、影像的世界里。 游客所凝视的,与其说是自然风光,不如说是各种广告和大众媒体上常见的,那种理想化了的情景。就算无法亲眼见识自然界的美景,人们还是能够感受它,在心中看到它。有时候游客去了,发现实景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但最终盘踞在他们脑海中的依旧是那些完美再现的画面,仿佛那是自己亲眼目睹的一切。 4. 人一旦学会摄影,就变成业余的符号学家和称职的"凝视者"。 许多旅游活动实际上只是在寻找好拍的东西,有时观光旅游不过是个途径,积累相片才是真正的目的。照片构成凝视的本质的一大部分,只要能拍出来一张好照片,这个地点就可以变成一个景点,在照片出来的一刻,已经决定了哪里值得旅游,什么画面和记忆可以带回家。就这样,摄影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旅游和凝视的方式。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读后感(二):自我的凝视 Tourism Gaze 3.0 游客的凝视,这个旅游业近三十年里最重要的关键术语之一让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今天它被我接纳了,也做了基于当前中西部旅游之我见的诠释,还构思出支持"游客的凝视"理论3.0版本的几个案例。 从一本书可以从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保护主义、行为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去旁征博引,来研读旅游——一个对全球影响巨大的"液态"现象,也是被学界长期忽视的人类流动现象——它无比壮观,真是令我眼界大开。 我的专注一直在Market and Marketing里,尤其是对于市场和营销活动里的文化、战略、品牌、产品、定价、公共关系等之中,并无从更高的层面去看旅游,去思考和探索自己身处的领域和位置,未能突破在旅游领域里的上层认知,这实在令我羞愧。 谈旅游接待业营销,尤其是目前的休闲度假旅游小微接待综合体(民宿或酒店),我有一堆战略、战术储备,一大箱营销工具,按照目标可以任意组合它们,形成坚无不摧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中、长期竞争优势,而我的专业能力也仅限于此了。 爱因斯坦说:"你要在出现问题的层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你要在出现问题的层面上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前几年开始,我跑去寻求哲学的启蒙,宗教的启迪,孔子的教诲,孙子的智慧,甚至人类学、神经科学的前沿发现却忽略了对旅游和接待业专业的深入学习,直到读这本《游客的凝视3.0》后才不得不说我的傲慢与自大有些让我惊讶。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是否真的植根于我自称十分热爱的旅游接待业?我是否真如我标榜的"敏而好学"?在旅游接待领域里,还有哪些有待去发现与学习的? 今天,当抵达了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去奋斗的四十年后,是否该停一下去思考,去扪心自问:我可还记得"人的一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这被广泛接受的基本哲理? 秋意浓。 对于收获,我想自己更乐于这么说: 这个秋天,收获来自不断的复盘,来自自我反省,来自自我检讨,来自审视自我,以及这些行动之后的心智的成长。 20191013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读后感(三):灯下草虫鸣 旅行是一场朝圣,人们跳脱出原本的的时空,在他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追寻真实,以获得一种心灵的升华。徐霞客说: 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村落人烟俱熔,彻成水晶一块,直是肤里无间,渣滓不留,满前皆飞跃也。 他栖身于山水间,于潮起潮落,于熙来攘往,于稍纵即逝的瞬间追寻自我,他脱去外衣,赤裸着灵魂,在凝视中,在身躯之旅中打开美丽新世界之门,享受自然的馈赠。 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游客凝视的内容自然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各有趣味。徐霞客性喜探险,爱登山,在群山碧水间流连,他说: 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 他还说: 而庵中山环峰夹,竹树蒙茸,萦雾成冰,玲珑满树,如琼花瑶谷,朔风摇之,如步摇玉佩,声叶金石,偶振坠地,如玉山之颓。 他行走在山中,行走在自己心间,在大雾中,他心醉神迷,仿佛身在仙境。 柴静做节目,外出采访,她的关注点是人,她关心个人的感受,她走在非典的前线,她采访吸毒的妓女、滥交的同性恋和踩猫的女人等边缘化群体,她说: 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她将人当做人来看,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同他们一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尽力感同身受,看护人性中的真相。 而汪曾祺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他身上有一种生活化的诗意,他用柴米油盐花鸟虫鱼写了一首首诗,有天然的魏晋风度,是真正的生活美学家。 由上,游客凝视是个人对异地环境的一种自我投射,或者说,是一场幻象,游客以自我为中心,对周遭进行感知,以获得一种美的体验。这种美,将我们从日常琐事中唤醒,给我们一种生活的勇气,附带一种避世的丧气与精致。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读后感(四):旅行真的是我最大的人生梦想么? 第一性原理(人=猴):一切都关涉性,只有性关涉权力。 名品包包:表演欲望 语言工具:炫耀/亲密/性 消费社会:鲍德里亚。 符号价值:想象的共同体 照片:荡妇的属性(专业的商业摄影是制造消费欲望的一大利器,专业摄影师懂得运用一些技术,把照片拍得讲究、好看、有吸引力。商业照片往往更戏剧化、更明亮、更清晰,颜色更饱满,构图也很讲究。) 无图无真相(后现代 可爱>可信):摄影于是成为后现代奇观社会的重要一环,它使影像的力量凌驾于现实之上,人们要观看和收集奇观,现实如何则是次要的。消费和制造影像成了要紧事,人们要参与事件,就不由自主地拿起相机。 第一,在现代旅游业的大环境中,游客对特定景观的凝视,是被社会化地建构出来的。游客对于非凡体验的期待和幻想,是推动这种建构的核心要素。 第二,旅游业要不断生产和维持凝视的对象才能得到发展,于是便发展出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创造和满足游客的幻想和期待。人文景观的消费,往往都挣脱不开这张符号的大网。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和鸟兽,但人开始有风景意识,再进一步把风景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和观念变迁的结果。 第三,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已经离不开摄影,游客越来越多地通过照片去凝视景观,并且将拍照片和收集照片看作旅游的一大目的,影像在上,现实的重要性反而退居其次了。 如果我说起英国乡村,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呢?大概是一片宁静的田野风光,带花园的乡间小屋。如果说到德国,大概是群山之间矗立的城堡,说到巴黎呢,就是街头拥吻的恋人,和塞纳河边的咖啡馆了。这些都是典型的旅游符号。 旅游业的推动者们花费了很大的工夫去培养游客,在他们去之前,告诉他们什么值得看,以及应该怀着什么心情去看。到了景点之后,现场还会提供清楚的指示,一步步指引你去看那些已经满心期待的东西。当游客看见两个青年男女在巴黎街头接吻,立即就知道这是"永恒浪漫的巴黎";当看见英国农庄篱笆里的玫瑰,立即感受到所谓的"纯正古老的英格兰氛围"。不知不觉中,游客们就被培养成了业余的符号学家,至于你看到的风景是不是天然就是那样,古迹是不是历史上原原本本的样子,这些问题已经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旅游活动之外了。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种"当代符号旅游"。构建这种符号旅游,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各种主题园区、度假村和所谓的风情古镇,也就是通过空间设计来构建这些符号。它们首先会设计出一些著名的符号,把视觉元素缩减成少数几个特色,之后再把它们强化、夸张,好让游客明确地去凝视。法国当代哲学家鲍德里亚有个著名的论点说,我们消费的东西,充其量是一堆符号罢了。人类通过交换符号价值来建构社会认同,但却是以一种奇观的精神接受它。这话听上去有点抽象?我们来用一些例子来解释。 甚至连我们最信任的一些机构,比如著名的博物馆、古迹遗址,也无法逃脱符号化的建构网络。作者提到,19世纪中叶开始,外出旅游,参观重要遗址、展览、建筑等等,观摩一个社会多年积累的成就,已经慢慢发展成公众的文化意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现代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变得十分着迷。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充满困惑,总是感到焦虑和失望,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怀旧情绪。消费主义会利用这种怀旧情绪,挑选一些大家希望看到的历史记忆,再把它们用人们期待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这里我们特别提一下博物馆旅游。说到博物馆,其实它的起源是私人收藏,收藏家把自己收集来的奇珍异宝存放在一起,关起门来自己欣赏,或者是给专门的学者来研究,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这些宝贝。直到19世纪初,欧洲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开放给一般民众参观。逛博物馆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如今观光旅游的一大潮流,但真正懂得如何参观的人还是不多。 有人形容当今的许多游客是"现代朝圣者",把旅游手册当作宗教教材来使用。他们总把手册上让你看的东西当作最紧要的东西。文物的价值取决于名气大不大,手册或攻略上写没写,结果观光旅游仿佛成了一套仪式流程,什么东西该看,按什么顺序参观,一切都成了某种套路。说穿了,对于这样的游客来说,去博物馆只是去感受一种特殊的氛围,博物馆像一座神圣的殿堂,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学者的知识和艺术家的天赋。不懂绘画的游客,在面对那些散发着神圣光芒的古典作品时,只能随着大流,向它们的名声、价值或权威性致敬。作品的价值并非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因为它被人们鉴定为稀世珍品,也就是说,这些价值连城的真迹,在此情此景之中,也沦为了一种符号。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读后感(五):"凝视"的文化变迁与交互建构 "凝视"是一种视觉行为,作者尤里从"凝视"入手探讨旅游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作者看来,旅游是旅游者以一种寻求"差异"眼光,"有限度地摆脱例行事务和日常活动,让感官投入一连串的刺激活动,与平日的平凡无奇形成强烈的对比。"(p4)而通过分析旅游这一社会现象,便可揭示出其对立面即常规的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作者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旅游的文化变迁。作者立足于更为普遍的文化语境,阐释其发展变迁给旅游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转变。福特主义采取均质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个性特色,千篇一律;而"后福特主义"则以个性化定制的方式赋予产品独一无二的特质。作者将二者归纳为"福特主义大众化消费"和"后福特主义差异化消费"。这种转变在旅游中体现为给游客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服务,这明显不同于旧式的套餐旅游。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得旅游者可以跨越国别,体验丰富奇趣的异域风情。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同样深刻影响到了旅游业。现代主义追求制度性、专业性、规范性,各个领域之间、各个领域内部不同范畴之间被清晰严格的界限所区隔,互不干涉,各司其职。而后现代主义则以"去分化"的理念打破各种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各个领域之间土崩瓦解,相互渗透;同时,后现代主义通过不断复制、散布作品驱逐了光晕。 "凝视"是一种伴随着权力的观看,游客将自己想象为观看的主体的同时,将旅游地当地当地居民客体化为观看的对象,他们在观看之前已经预先形成了对被观看者的期待,"人们透过观念、技术、渴望、期待的滤镜,来凝视周遭世界,而这一层层滤镜是由社会阶级、性别、国籍、年龄和教育所形塑的。"对于观者而言,他们希望这些期待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得以实现。而诸多旅游景区则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充分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期待。作者以地方的建筑设计为例,分析其对自身的改造、设计如何迎合旅游者的观看。作者将建筑分为"消费式后现代主义"、"前现代"以及"反现代主义"三类,它们各自以拼贴、古典、当地性为主要特色。而"主题化"则是将建筑奇观化的主要方法。"主题"是奇观社会的构成要素,将各种建筑进行"主题化"意味着突出、放大某些视觉符号,它还把"原本相互矛盾的特质加以混合,例如在场不在场的情境,或者将此处与他处的元素混制以后,重现在游客面前。"(p145)通过借助现代的仿真技术,例如各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仿真装置,主题建筑能够让它看起来比原物还要真实。游客在其中体验到恍惚、错位的真实感。 由此可以理解,"景观"是一种满足观看的社会性建构,是一种视觉产物。它是以人们觉得"好看"的形式对其加以改造、取舍、修理,充分满足观者对它的文化想象。"景观是一幅文化图像,以图画的方式,调整、再现周遭环境······所谓景观,就是人类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去跟自然产生联系,设法让‘本真’与图像和各种再现形式融为一体;所谓景观,就是把地方的物质层面通通剔除掉。"(p125)景观并非不具备物质形态,但是它重要的方面却是它所激活的文化想象,将它等同于一幅图画意味着景观的重要功能在于穿透它的物质能指,产生丰富的所指的联想。 伴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旅游景观的文化功能更为突出。摄影技术将世界扁平化为"廉价的表象,运往世界各地",它并不是对某个地方的客观呈现,而是根据既有的文化态度、情感偏向有目的性的呈现,一些显而易见的方面被忽略,而一些细枝末节却被放大。而这种观看选择反过来又成为被观看者改造景观的参照,照片会在"文化、社会、物质方面创造地理空间,而不只是如实映照或再现地理空间。"(p194)摄影驯服凝视的对象,照片制造出"想象的地理"。 "凝视"作为一种观看,它所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对"凝视"的迎合——通过调整自身满足观者的观看,"凝视"在一些场合也是一种冒犯,它对当地居民的奇观式观看导致了对这种观看的不满和挑战。旅游本身也是充满危险的活动,旅行带来的疾病的扩散、恐怖分子对游客密集区的破坏活动、旅游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都是被讨论的议题。旅游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发达,其背后蕴含的危险也难以忽视。 在《游客的凝视》中,作者始终在"凝视被凝视"的双边关系中探讨旅游的社会性建构,一方面何种文化架构框定了游客的"观看之道",造就了他们观看的态度;另一方面,这种凝视的力量如何又形塑了景观,被凝视者有如何看待和调整自身,各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力量如何通过这双方渗透到景观的"凝视"与生产中,本书提供了详尽而又具体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