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 《清明上河图》局部 河南,14亿中国人的老家。 01:
河南人的一天,从一碗胡辣汤开始。 胡辣汤有四大标配:肉汤、香料、面筋和配菜。 牛羊骨肉汤熬足八小时,放八角、胡椒、肉蔻等十几种香料,倒入独门搓洗的面筋,放入肉片,红薯粉条、黄花菜、木耳、豆腐皮、海带、花生等配菜,一大锅糊糊涂涂的汤熬成。 咋一看,胡辣汤黑不拉几,按《舌尖上的中国》的说法: "无论怎么拍,都是稀糊糊的不上相,惨不忍睹。" 图片来源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 第一次见的人,还没用勺子伸进碗里划拉几下,看看个中真谛,就扭头走开了。 究竟味道如何呢?喝过的人自然懂,内有乾坤。 清早,街角的胡辣汤摊子早已坐满了人,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老百姓上一秒睡眼惺忪,下一秒就火眼金睛,紧盯着摊子即将腾出的座位。 "老糁儿(老师),胡辣汤,油馍头!" 取到汤后,他们看塑料凳一空着,马上补位。 趁着热气,往汤里淋香油、陈醋,放一撮香菜、一勺榨菜。 然后,捧着碗,"刺—溜"一声,一口下肚,麻辣鲜香味上头,额头渗出汗,全身暖洋洋,慰贴!提神! 这还没完,胡辣汤还得配着香脆油馍头、水煎包、鸡蛋布袋、肉盒或油饼喝,浓汤配炸物,那人间可太值得了,得劲儿!满足! "早上一碗胡辣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在河南,胡辣汤没有唯一正宗的,有西华逍遥镇、漯河北舞渡、淮阳朱家、开封素胡辣汤等多个流派。 辣、咸、稠、淡任君挑选,只要你喝到最爱的那一碗,它就是最正宗的胡辣汤。 尽管胡辣汤长得不精致,但它有烟火味,陪着河南人走了1059年,大写的河南之光。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懂它的人自然会懂。 河南人也像胡辣汤,尽管被外界误解,但,实实在在接触过他们的人,自然会懂。 02:
北宋时期,在世界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汴京(河南开封),全世界也没想到徽宗皇帝会迷上一款神奇的汤。 当时徽宗最得宠的小太监看皇帝经常没精打采,那状态就跟咱们周一上班的状态一模一样。 小太监刚休完年假回来,旅途中刚好珍藏了两张方子,一张是少林寺"醒酒汤",喝完神清气爽;另一张是武当山"消食汤",通秘排毒。 为了哄皇帝开心,小太监让御膳房将这两张方子合二为一,炮制了一款新汤。 虽然样子看上去不咋地,但皇上喝完后,开胃健脾,精神矍铄,龙颜大悦,将这款汤赐为御汤,还赐名为"延年益寿汤"。 这款汤,就是现在河南人的"第一条命"——胡辣汤。 图片来源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 因为是御汤,可想而知,极少河南百姓能喝。 不过皇恩浩荡,徽宗将胡辣汤赏给了兵人们,此汤冬御寒,夏避暑,兵人们喝完不再感冒发烧,将汤奉为神汤。 宋朝最鼎盛时,就是胡辣汤最辉煌时,于是它被画进了《清明上河图》里。 图片来源 |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一画完,靖康之难发生了,黑龙江的金朝一举拿下北宋,河南战火焚烧,开始了历史上最大一次迁徙。 河南开始断崖式覆灭,一跌落就是800多年。 迁徙途中,小太监为了谋生,开小摊卖胡辣汤,无数河南人民爱上了这种暖胃驱寒、提振精神的滋味,靠着这碗胡辣汤活了下来。 颠沛流离中,故乡的汤最能充饥,也最能暖心。 如今的河南人民,无论在哪个城市谋生活,下班后,一定会去当地的河南铺子喝碗胡辣汤,跟老乡们吹吹水。 "我的老乡要吃饭啊。"只要有老乡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胡辣汤老板娘那锅粘稠的黄汤,就会一直熬下去。 图片来源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 在大农业时代,河南是天地之中,是5000年的华夏文明高地,是5000年的中华粮仓,更是风云骤变的古战场,住在这个"一把洛阳铲下去全是祖宗"的河南人,见证了太多皇朝的海市蜃楼。 但你要问河南是什么?河南人的答案从来不是那些历史高光时刻,而是: "河南就是一碗五味杂陈、苦辣酸甜的胡辣汤。" 他们,将所有的历史和灾难都揉进了一碗汤里,地道务实。 03:
早晨胡辣汤,中午烩面,是河南的性格。 胡辣汤,河南人的"第一条命";烩面,则是"第二条命"。 烩面的历史只有60年,比不上胡辣汤的上千年,凭什么能成为河南人的第二条命呢? 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河南。 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回来后,看见面条坨了,就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 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成了抗战的河南人民填饱肚子的来源。 图片来源 | @更河南 无数的战乱、饥瑾,造就了河南人的态度:活着是第一要务,活着就要务实。 60年的烩面,就是务实和知足的象征。 吃烩面是务实,做烩面是"海纳百川",没有统一标准。 在家里,无论有无香料,不管有无牛羊肉高汤, 只要有汤、有面、有菜,只要烩同一锅,就是河南烩面。 面可以是手扯宽面、刀切宽面,也可以用刀削面; 香料也没有统一标准,凭您口味抉择,只要不掩盖汤味就可以。 在烩面馆里,厨师对烩面的高标准就是高汤香料。 您别看这高汤相貌平平,里面的香料可是有八角、花椒、玉果、小茴香、白芷、丁香、香叶、桂皮、香沙、草扣、毕卜、草果、陈皮、厚朴、干姜、辛义花、干松、枝子、沙仁等。 跟广东药材式的老火靓汤可有得一比,一熬就是5小时。 图片来源 | @更河南 可以这么说,烩面的做法只有60年,可烩面的河南高汤可有上千年。 所以,吃河南烩面,看重的是汤,每碗汤的配方,都是厨师的独家秘方,也难怪河南群众中午都要吃碗河南烩面,早上精气神消耗太多,得补补。 对于在外打拼的河南人民,吃上一碗烩面,最后一定会把汤喝完,每一口都是分外香浓的上千年河南故土味道,吃了心安。 就像河南网友温翔龙所说: "豫菜见证着自夏商以来,华夏历史的岁月沧桑;孕育着黄老思想、中庸之道;传承着程朱理学。 喝其汤,问鼎中原、八百诸侯会孟津的历史典故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血与泪。 但这片土地上的儿女,逆转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听天由命,而是以其朴实的食材做出了琼浆玉液搬的汤。" 图片来源 | @更河南 04:
河南,中原大地,中国之中,得中原者得天下。 除了会熬汤,河南还有一股霸气。 仗着这股霸气,河南人民练成了"两掺儿""三掺儿"的做饭绝技。 "两掺儿",就是把两份食物掺到一起吃,实现食物界的大同。 咸辣胡辣汤掺滑嫩豆腐脑;土豆粉掺刀削面;羊肉烩面掺万物...... 在河南饭桌上,荤的素的,咸的淡的,软的硬的,全拿一碗掺了。 山里珍馐,海里美味,陆上佳肴掺成一碗融饭、菜、汤于一体的"N掺儿",色香味俱全。 这就是中原人士的包罗万象,实现了河南老乡老子的梦想:无为而无所不为。 中原人士这种包容心态,还体现在"万物皆恁"和"万物皆中"的河南话。 夸人,说"恁"!(多么!) "这妮儿长得真富态,大脸盘恁好看,排场!(有面儿)" "咦,恁(你)对象咋恁帅哎!" 吵架,说个恁,气势猛增! "说你咋恁牛掰?!" 夸人,吵架,万物皆可"中"! "妮儿,咱去吃烩面,中不中?""中!" "你看我这衣裳中不中?""中中中!排场!" "你帮我个忙,中不中?""中中中!安排!" 你要1分钟内学好河南话,这宋朝的标准普通话,是有诀窍的: 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你就学会了河南话的"1893"; 用普通话念"1893",你就学会了山东话的"一把旧伞"。 学好1893,河南话山东话两不误。 河南人一边大气包容,一边谦虚低调,见谁都喊老糁儿(老师)。 打车时,"老师儿,火车站走不走?" 买东西时,"老师儿,拿包烟。" 中原的"中",是中心,中间,中庸,是不偏不依,刚刚好,河南将这份不偏不依的富有心态活在了生活方方面面。 05:
中华5000多年历史,河南占了3000多年朝代都城史; 中华24个朝代,422个皇帝,河南实地见证了20多个朝代兴替,300多个帝王更替。 所以,江湖传闻,河南人手一把"洛阳铲",在盖新房前,都要拿洛阳铲挖一挖土,自行鉴别一下,土下有没有千年陵墓。 河南,一铲子下去全是祖宗。 一旦鉴别有墓,那就再找一处新地盖房,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免得惊了祖宗的千年美梦。 老话说得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盛产古墓,见识多了,洛阳人民也就发明了洛阳铲,供全国的考古学家使用,也供河南地铁局使用。 毕竟,作为千年古都,河南和西安一样,哪里有地铁和地产,哪里就有考古队。 一边修地铁,一边考古;一边建房,一边考古,这都是古都捆绑在一起的三大天团。 更何况,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四座: 洛阳,十三朝古都; 开封,八朝古都; 安阳,七朝古都; 郑州,夏商古都。 看来,河南三大天团的工作难度要比西安天团更难些。 如今,这把铲不仅能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在互联网广泛使用,比如,如今一个小影迷喜欢一个演员,那么就准备用洛阳铲挖偶像的"千年资料。" 图片来源 | @最甜辅助 @1lios @碧live 世间万物,都有蝴蝶效应,要不是华夏文明的第一任老大——黄帝的口头禅"中中中",传给了后代子孙,那么河南地底下就不会藏有那么多宝物: 黄帝一句"中中中",华夏文明在河南冲积平原平地一声雷,诞生了; 中华缺文字,黄帝一句"中中中",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出土; 中华缺经济,商朝王帝一声"中",商人、商品、商业的第一次开蒙,开在河南; 中华缺科技,河南科学家们一声"中",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在全世界沸腾,中华四大发明,河南占了三个。 "河南并不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但它是最重要的孵化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一把洛阳铲,足以证明这个孵化器的神奇之处。中华文明正是通过它的孵化,造山造水造中华。 图片来源 | @大洛阳的人 06:
河南是中华的长者,当之无愧,但时代不饶人,骤然间,它成了令人唏嘘的长者,受尽百般误解。 1938年,为了阻碍日本军队南下,国民党扒开了黄河大堤,千万河南人民陷于洪涝饥荒中。 1942年,河南大旱,千万人受灾。 河南颠沛流离了800多年,来到近代,依旧躲不过战争和洪灾。 但这位看尽荣辱兴衰的长者,正以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追赶时代的节奏,默默地复兴着,正如那碗五味杂陈的胡辣汤,越熬越有味。 这个百年来被饥饿困扰的省份,如今产粮1300亿斤以上,蜕变成了中国人的大粮仓,实现了"河南熟、天下足"。 河南每10碗中国粮,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 河南以一省之力生产了全国85%速冻水饺,75%汤圆、50%火腿肠以及33%方便面。 中原的"中",被河南演变成了中国的中央粮仓、中央厨房以及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中央仓库,合称中央大仓。 中国有姓氏共11969个,其中三分之一的姓氏出于河南;中国前100人口大姓里,有83个出于河南。也就是说,多数中国人,其实都是河南人。 所以,河南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代表着华夏文明。 河南文明像蒲公英种子,生根发芽的地方,就是华夏文明繁衍生息的地方。 还是那句老话,当经济浪潮退却时,城市文化的力量便会浮出水面。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节奏,有它的性格,不应该千篇一律。 在等待着文化力量浮出水面的过程,这些蒲公英种子,正在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大江南北建设着,然后下班到馆子里喝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便已知足。 当然,除了胡辣汤和烩面,这片中原大地还有更多好吃的,如下图: 图片来源 | @河南-百度 最后,豫见中国,老家河南,中原必将崛起。 参考资料: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凤凰网:《刘震云:河南人最幽默,幽默是人的最高境界》 虎嗅网:《中国靠什么养活14亿人?》 谁最中国:《老家河南》 CCTV7农业节目:《农安天下的河南担当》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六十年》 陈琳:《论《一句顶一万句》中"河南人"的性格特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集:香 闻着就让你垂涎的小吃 央视纪录片:《考古中华》·河南篇 BBC纪录片《Amazing Henan-Where China Began 》 星球研究所:《什么是河南?》、《河南将去往何方?》 地道风物:《河南人的酸甜苦辣都烩在了这碗面里》 Feekr旅行:《这一碗胡辣汤跟河南人一样,被人误解太多,吃过的人才晓得它的美味》 /今日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封面来源 | 《清明上河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