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掌握种思维你也能


  近几年可谓是写作者的黄金时代,自媒体平台繁多,各个平台对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无论是谁,只要想写,都能找到平台发表自己的文字,写作的门槛大大降低,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尝试写作,并且不少人已经慢慢地把写作发展成了一项副业。
  然而写作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读者的要求也降低了,相反地,因为可阅读的内容增多,读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了。虽然人人都可以写,但不代表人人都写得好,对于写作来说,无论在什么时代,高质量仍然是王道。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高质量文章呢?
  《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在文章上也同样适用,虽然质量差的文章各有各的缺点,但好文章却几乎都有相同的特质:读者看得懂,读起来有趣,读完觉得有价值。
  要做到这三点,写作者需要在文章中运用三种思维,第一种是逻辑思维,也就是能够构思出结构明晰,信息表达流畅的文章,让读者看得懂;第二种是故事思维,也就是说文章要有趣味性,让读者能够耐心看完文章;第三种是用户思维,也就是文章要有价值,让读者认为是值得阅读的。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运用这三种思维呢?我们可以从《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这本书中探得一些端倪,这本书根据作者高杉尚孝在麦肯锡工作的丰富经验,详细介绍了世界一流公司的文案写作技巧,教我们从逻辑思考以及故事情景展现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虽然本书讲的是商务文案写作,但是其中提到的技巧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同样适用,掌握这些技巧,能帮我们的写作能力上升一个台阶。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一、逻辑思维
  很多人的文章读起来总是混乱不堪,让人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逻辑不够清晰、信息表达不清楚,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认真构思文章的结构,使其逻辑清晰,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带给读者愉快的阅读体验。
  01 逻辑缜密的结构
  众所周知,盖房子都会事先画好设计图,没有人盖房子是想到哪盖到哪,写文章也一样,在着手写作之前,需要先列好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告诉我们可以运用金字塔结构来思考和表达。
  金字塔结构是一种很经典的结构模式了,作家冯唐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进了麦肯锡公司,我被训练的第一个玩意儿就是金字塔原则。后来证明,这也是之后诸多训练中,最宝贵最有用的玩意儿。"这足可以证明金字塔的实用性。
  那么,金字塔结构是怎样的呢?其实所谓金字塔结构,即最顶层是主要信息,也就是主题论点,往下一层是论证主要信息的三到七个关键信息,每个关键信息下面又有2到7个次要信息,可以无限延伸,越往下越细,论点和论据也越多,整个结构形状如同三角形。在这个结构中,越往上升,抽象度越高;越往下降,具体性越高。虽然可以延伸出很多很细的层次,但是对于长度一般的文章而言,只需要三层就足够了。
  金字塔结构
  同时,在具体运用中,金字塔结构有两种信息设计模式,一种是由下而上的倒三角形,也就是首先想出尽可能多的次要信息,合并同类项后得出关键信息和主题论点,例如,当我们进行现场调研,有了很多的具体的现象或数据,需要推导出一个结论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应用由下而上法。
  另一种是由上而下的正三角形,也就是先选定一个主要信息,然后分解成几个关键信息,接着再往下分解成若干个次要信息。事实上,除了小说,我们写文章时一般都会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设计模式,因为读者更容易接受这种写法,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到:当写作意图是解释或告知时,我们应该先总结,然后再运用细节做支撑,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只有先给读者一个目标,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否则读者完全不知道内容引向何处,会让人很郁闷。
  此外,还有一个构成关键主题时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主题之间是否为MECE。所谓MECE从英语直译过来就是"相互排他性,集合网罗性",简单来说就是"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我们设定的三到七个关键信息主题,目的是使文章层次清楚、不重复,同时又能囊括主题思想下的所有内容,没有遗漏,从而让文章更严谨、更具说服力。
  举个例子,如果主题是季节,那么关键信息的MECE就是春夏秋冬;如果主题是方位,那么关键信息就是东南西北;文案上常用的SWOT分析运用的也是MECE逻辑;延伸到我们的文章,很多人经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经典三段式文章结构,也是一个简单的MECE逻辑。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写文时,写作者都需要使用MECE逻辑,但事实上,在关键信息这个层级中,要完全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不容易,这里还可以运用两个小策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可以有些微重复,但是一定不要错漏,也就是说遗漏关键信息才是大忌;二是有时遇到一些实在不知道往哪放的信息时,可以增加一个"其他"类别,将不好归类的信息通通放进去,从而有效防止错漏。
  02 清楚地表达信息
  有了清楚的逻辑结构,接下来就要对文章的具体信息进行精心雕琢了。有时你的文章,明明重点都写到了,但是别人就是读不下去,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缺少连接词,读者找不到上下文的联系,读的时候还要自己去猜测文章的意思,大大加重了阅读的负担,如果读起来很吃力,谁还会有耐心接着读下去呢。
  事实上,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一个灵魂。正确运用连接词才能将上下文的意思,前后信息之间的关系,明确地传达给读者,连接词就好比语言的交通灯,他会给读者准确地提示。
  有些连接词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如同绿灯,指导读者沿着相同的方向继续前进,比如此外、而且、换句话说;而有些连接词如同绿闪灯,它会提醒读者准备减速,比如例如、实际上;有些则相当于黄闪灯,它会提示读者准备转弯了,比如连接词为但是、另一方面、相反地;而当连接词是总结词的时候,它相当于红灯,表示即将到达,比如总之、最后、因此。
  当然了,想要正确使用逻辑连接词,就要求写作者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写作者对内容都一知半解,那他自己都很难掌握信息的前后关系,更遑论能恰当使连接词呢?
  总而言之,只有结构清晰,连接词使用恰当的文章才是读者看得懂的文章,自己检核一下,金字塔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方法你都掌握了吗?
  二、故事思维
  写作者应具有的第二种思维是故事思维,也就是赋予文章可读性和趣味性。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要知道,人类的天性就是爱听故事,如果能在文章中充分运用故事思维,你的文章将会极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1、在金字塔结构中运用SCQOR故事展开法
  一篇文章中最关键的就是结构,如果能采用故事思维,使得整个结构成为一个有逻辑的故事,让金字塔结构中的"关键层级"环环相扣,这篇文章就会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那么,在"关键层级"中,如何运用故事思维呢?
  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你平时听过的有趣的故事,它的情节都是怎样展开的?其实,只要认真总结,就能发现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套相似的情节脉络:故事的开头一般都是背景及环境设定介绍,比如《千与千寻》里的设定就是千寻因为父母工作的调动,和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到了乡村;接着故事中就会出现冲突,让读者也跟着悬起心房,比如千寻一家在搬家的途中发生了意外,三人莫名地进入了一个由汤屋老板所控制的奇特世界里面,千寻的爸妈因为贪吃变成了猪;接下来就会明确故事的主题,《千与千寻》的主题就是想办法拯救爸妈;然后就开始进入故事的主要情节了,也就是主角会历经多重磨难,克服种种的困难,这一段也是故事中篇幅最长、最核心的部分;最后就是结局了,无论好坏,主角的历险总有一个结果,比如,千寻最终拯救了爸爸妈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将上述故事的脉络总结为SCQOR故事展开法,要将故事思维运用到文章的结构上,SCQOR就是一个有效的架构。
  SCQOR故事展开法总结起来分为五个步骤:
  Situation(设定状况):介绍主角,不管好坏,都要先写出目前稳定的状态。
  Complication(发现问题):描写稳定的混乱,确定问题类型。
  Question(设定课题):针对这个问题,确认对主角而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
  Obstacle(克服障碍):描写替代方案或实施等课题解决的过程,并描绘如何克服困难。
  Resolution(解决收尾):将克服困难而达成的提案,定位为课题的解答。
  SCQOR故事展开法
  如果将SCQOR做大致的区分,则SCQ为故事的导入,O为故事的中心,R是故事的结果。一般来说,故事的中心篇幅是最长的。那么,如何将故事展开法落实到金字塔结构中呢?其实很简单,在写作时,我们完全可以将SCQOR作为关键信息结构层,也就是说,在中心主题之下,有三个关键信息,第一个是SCQ,也就是文章主题的导入部分,第二个关键信息是O,整篇文章的核心,也就是"主题"的解决办法,最后一个关键信息是R,也就是结论。
  传奇的戏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曾经说过:优秀的讲故事者,会生动描述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所以O是需要我们扩展出次一级信息,详细描述的部分,SCQ及R都比较简短,只要开场紧凑,结尾简洁有力即可。
  现在,你再去阅读几篇好文章,看看别人的整个架构是怎样的,你会发现基本上用的都是SCQOR故事展开法+金字塔结构法,尤其是干货、解决问题类的文章。
  2、用小故事解读观点
  第二层次的故事思维是在具体的观点解读上。我们一般会在文章中给出很多有用的观点,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些观点,我们就需要用一些小故事来进行解说,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
  在《故事思维》一书中也提到:在复杂的现实王国,故事就是国王,故事能理清混乱,给人以方向,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如果你仍然想用线性分析和事实去说服其他人,你讲不明白,也不可能讲明白。这段话总结得很精辟,故事确实永远比分析更有效。
  举个例子,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善于沟通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写只有学会了沟通技巧,我们才能更好的说服别人,改善人际关系,实现升职加薪等等一堆这样的话,不但看起来干巴巴的,也没有一丁点的说服力。但是如果你采用故事思维,在这个观点下面,引用邹忌讽齐王纳谏或者触龙说赵太后,这种历史上有名的表现沟通的经典故事,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读者不但会被故事吸引,更能从中领悟到善于沟通的妙处,读者就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了。用故事来解读你的观点,比你绞尽脑汁写几十句话还要有效。
  所以,在文章中擅用故事思维,不但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兴趣,也会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三、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的核心原则就是有用,也就说你的文章是有价值的,读者读完后是有收获的。想要具有用户思维,首先得搞清楚,读者的阅读目的。其实无论是谁,阅读的目的无非有三个:消遣、扩展眼见、学习知识。但是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已经很少有人会通过阅读来消遣了,反而因为生存压力过大,更多的人都是怀揣着获得新知的想法去阅读的,所以想要在写作上获得成功,深耕有价值、对读者有用的文章就非常有必要了。就如《大师们的写作课》中提到的一样: "有用"是互动式写作大势下今后文章的主流之一。
  有用这个概念不用过多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懂,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结合阅读的目的,有用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新知,比如科普类文章,二是解决问题,比如干货类文章,但无论哪一种,文章中都会有明显的信息增量。所以在写文章的时要多思考,你文章中的信息增量多吗?别人花时间来阅读你的文章,阅读完以后会有收获吗?多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争取写出"有用"的文章。
  最后,写作有所谓的秘籍,比如金字塔结构,大家都可以运用同一个套路来构思文章的骨架,但如同《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所说的:写作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以不要被所谓的写作规则框死,除了这一半被无数写作者奉为经典,共同运用的写作科学,还有另一半释放真实自我,触摸读者心底的写作艺术,那才是写作者毕生的追求,所以写文章时扪心自问一下:我写的故事是否足够精彩?我的文章的价值是否达到了较高的维度?
网站目录投稿: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