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时,可将人均GDP看做是测度指标,并将各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进而能加强对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时空特征的了解。本文围绕时间特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空间联动发展分析、空间变异性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进而加强对经济区域空间差异性变化规律的掌握。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 前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中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格局较为复杂的背景下提出的,并将产业和人口作为经济发展得根本动力,而信息、交通等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框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构想。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是一种不平衡的地理现象,应该在加强对这一特征有效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经济战略,进而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家发展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范围 现阶段,学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范围并没有明确的判断,因此可以针对丝绸之路主干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进而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涉及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面积达5540万平方千米,并且占据实际经济总量的大部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并根据经济区域性的差异特点,加强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二)研究数据 在进行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划分时,可將国家作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单元,并且考虑到大多数国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想联系的时间,可将研究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因此,需要针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划分有一明确的测度指标,同时要求该指标能体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丰富信息。而人均GDP能有效体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并包含了人们的经济能力以及需求组成,已经是目前用于代表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可将人均GDP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性的测度指标,而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定是开展经济差异区域格局演变研究的重要前提,可根据人均GDP的经济阶段性标准,进行发展阶段的划分,确定不同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需要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计算各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时间段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依赖性,并进一步确定经济活动聚集的类型。马尔科夫链是应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对无后效条件的分析中,并且时间和状态都处于离散状态。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演变过程都体现了无后效性特点,因此,可将马尔科夫链作为分析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马尔科夫链的实际应用过程是将不同地区具有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应时间点的属性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型,通过测量不同种类数据的分布以及转化情况等,能保证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分异 (一)时间特征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众多国家,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可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三类,分别是初级产品的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以及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可根据人均GDP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明确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并将这些体现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数据矩阵中对角线数据相对非对角线数据相比较大,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时间内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转移概率较小。另外,通过分析对角线上数据的具体值,能有效判断国家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并能确定国家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判断,可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后期的经济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而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讲,在其不断发展为发达经济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影响[1]。 另外,对于矩阵中数据变化不大的国家,表明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不容易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在利用具有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软件的基础上,将实现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经济活动聚集或者扩散的情况,并可利用空间权重矩阵来判断丝绸之路经济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如果出现矩阵中数据变化较小的情况,表明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是通常情况下,相关指数在某些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这一现象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具有不平衡的特点,而从经济发展的时间特征来考虑,这种不平衡趋势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而逐渐弱化。 (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东部、中部以及西部这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和东亚经济圈相连接,西部和欧洲的经济圈相关联,而中亚以及南亚地区将结合形成经济凹陷带,并且东中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区域包括较多的新型经济体,并且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西部地区主要分布者较多的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驱动的作用,因此,相关技术的发展将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显著影响。中部地区的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依靠石油输出来获取高收入的国家,另一类为资源储备不足,而经济发展相对较差的国家,这三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属于相互补充的关系。 其中东部的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已经逐渐发展完善,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已经开始迈入后工业时期,但是由于这些国家主要依靠技术的作用来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现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中部地区则将呈现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情况,并且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空间分布角度来说,将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的主要分布在欧洲,例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对于一些依靠石油贸易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地区主要包括以海湾合作组织为基础的一些区域,另外,例如以色列以及新加坡等面积较小的城市经济体的人均GDP同样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2]。通过加强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的研究,能有效加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济发展的了解,并促使这些国家根据空间特征来实现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endprint (三)空间联动发展分析 为了加强对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联动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制作相关的散点图来实现这一目的,针对各个国家之间邻接性的不同,可将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分为四类:第一,高高型。指的是某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双方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将在某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相邻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二,低低型。该经济关联与高高型相反,指某国家自身与其它相邻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不足,并且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 将导致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所降低;第三,低高型。指的是某国家的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相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时将出现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存在中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度,周围国家经济发展较好的特点,并且双方存在负相关的特征关系;第四,高低型。该种类型是针对某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周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这种情况而产生的,并且双方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的关系,空间特征上即表现为中心高而四周低的情况。另外,虽然国家经济发展之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例如,阿联酋在一定时间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同一发展阶段将发现缅甸的人均GDP较低,并且两者相差较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GDP数值最高或者最少的国家都将发生改变,并且之间的差异发生显著变化[3]。这种现象充分表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经济发展格局将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与较差国家之间的将保持较大差异。另外,通过分析空间联动性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国家将呈现块状的经济活动聚集分布现象,充分体现了不同区域的趋同性。 (四)空间变异性 想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分异进行全面的解析,不仅要针对上述三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还要这对丝绸之路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人均GDP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思路形成变差函数,进而对丝绸之路在六年间的经济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步长大小和步长数等参数数值,根据对最大距离的估算,最终选择步长为7217千米,在这个步长内,步长大小和步长数之间的乘积约等于二分之一的最大距离,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关系、指数关系以及相应的模型进行模拟结合,形成了最终的空间变异模型,进而根据丝绸之路的经济差异系数进行计算[4]。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年份之间的经济变差函数的变化观察可知,早年间,丝绸之路西北方距离欧洲地区较近的位置,经济较为密集,而中部地区的经过东南亚的国家经济相对较差,东部地区,仅有几个位置较为密集,比如香港和新加坡。 随着时间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西亚地区的经济逐渐提升,到了近几年,丝绸之路的总体格局逐渐平缓,曲面较为光滑,没有明显的凸点,高低点之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经过相似的观察和计算后可知,丝绸之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经济的变化,不同空间之间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地扩大。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种因为经济造成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增大,受到不同时期的指标和经济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随机影响因素,虽然,空间变异性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利用最小二乘法形成的丝绸之路空间变差拟合模型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在不同年份中,GDP的在固定的步长之下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移,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随机因素不断增强,不同地区空间内的结构也更加的明显,而空间组织性在相对减弱。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体现一种经济活动的区域性,由于外部经济的变化而引发各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如果外部经济发展不明显将导致经济活动产生扩散现象,当聚集和扩散这两种经济活动存在动态平衡时,将导致经济带呈现带状的空间格局。通过加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能有效加强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共同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共同体的有效建立。 【参考文献】 [1]高新才,殷颂葵.丝绸之路经济带人类发展指数差异的时空演变透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6):69-75. [2]单楠.亚洲丝绸之路经济带土地退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3]潘竟虎,胡艳兴.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6,36(01):10-17. [4]魏晓旭,赵军.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5,38(06):130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