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商业模式并无固定形态,不要拘泥于思维定势,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触达用户、提供价值、获取回报,这才是打造一个产品的终极目标。 五六年前,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上线,如果没有App版本,恐怕是很难得到投资人和市场认可的。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初创团队出于思维惯性或者面子问题,以App的装机量、注册用户数、日活、月活作为推广目标和宣传的卖点。问题在于,做产品一定要有App吗? 如果你经常使用海外的App产品,不难发现,其使用场景大多明确而单一,用户界面与功能设计通常非常简洁,甚至有的可以说是简陋。中外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相比之下,海外产品存在大量满足用户长尾需求的独立App,而新兴、独立的App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却日渐严峻。 这个现象,首先与开发者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差异有很大关系。相比国内,欧美由于PC互联网的普及时间早、范围大,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反而并没国内这样夸张。手机之于欧美用户,首先满足的是基本的通信需求。由于电信资费低廉以及沟通习惯差异,电话+电话留言是一般用户的通信首选,而短信或电子邮件,则是实时通信的补充手段。常规的工作娱乐通过PC互联网完成,动不动就低头玩手机这种事,反而显得有点奇怪。 而欧美的产品开发者,由于大众对移动互联网非重度依赖的背景之下,以及考虑到用户的认知成本,产品功能的直截了当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App功能臃肿,用途宽泛,在开发者和用户心目中,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并且,同样作为社交账户体系的基础建筑,Facebook和Google对外提供的第三方登录授权,允许开发者读取其社交关系链,大大降低了第三方开发者挖空心思获取用户社交关系的企图心,开发者只需要考虑产品的核心功能实现,无需以种种功能留存用户以及用户的社交关系,真正实现了"用完即走"。 而在国内,借助微信这类超级App,很多低频功能借助微信公众号、H5、小程序、微信内嵌服务窗口等入口即可完成推广和部署,用户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即可实现大量社交、娱乐甚至工作需求,相比之下,为某个不常用的功能而安装独立App的必要性,就降低了许多。 并且在对外授权方面,微信和QQ一般只允许第三方应用获取用户头像和昵称,并不允许其读取用户的社交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借助社交关系增强用户粘性几无可能,开发者们只好借助不断拓展功能希望增加用户留存和使用时间。换句话说,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竞争更激烈,手段更功利,且超级App们更喜欢资源内化而不是外放,以吸引创业者们在超级产品内部构筑流量。 在这种背景下,前期产品一边积极拓展用户场景增加用户使用时长,一边通过各种手段企图将App塞进用户的手机,结果就是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迅速被饱和甚至过饱和地满足。 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新增的App产品,很难说满足了什么用户的痛点和刚需,因为市面上的产品已经很多了;另一方面,新的App产品特别难推广出去,前两年还有人哀嚎新用户获取成本水涨船高,而当下的情况可能是,花钱都买不到量。 在这种情况下,做产品等于做App这个思路,确实应该转变了。 产品是什么?不要纠结于狭义的产品形态,形态只是承载产品的一个外壳,产品的实质是以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提供价值、获取回报。要实现这个目的,App与否,仅仅是手段而已。手段是服务于目的的,不要把手段当目的,这一点很重要。不仅仅是在创业和做产品,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混淆手段和目的。 话说回来,我们有哪些手段,来实现当下的互联网创业目的呢? 最基础的,是大树下好乘凉。以微信的高装机量,通过微信公众号搭载H5和小程序提供服务,是最常见的手段。虽然公众号的拉新成本同样水涨船高、打开率一路走低,但让用户关注一个公众号,总比下载一个App容易许多。 进阶一些的,是借鸡生蛋。这两年内容创业与付费经济崛起,很多大平台也动用大量补贴去吸引创作者与分享者入驻。通过内容创作获取企鹅号、头条号、UC、火山小视频等平台的流量广告分成与补贴,是很多人正在做的事。而透过知乎、在行、得到、知识星球等平台进行培训和付费分享,也是很适合很多专业领域背景深厚的创业者。 更高级一点的,是矩阵式分布式产品。如同我前边讲过的社交社群一样,如果你手头掌握了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的QQ群、微信群,或者与一批公众号、微博大号、主播、短视频作者有合作关系,那么这里就有很多流量变现的机会。 而还有一类情况,是你本身拥有线下的资源。举个例子,有N家门店可以与你合作,接受你的广告物料,则在如今线上推广获客成本可能大大高于线下的时代,你可以反身作为其他产品的推广平台。而这里的关键词是流量价格差异。发现并利用这种信息差和价格差,成就其他产品并获得收益,本身就是一个好的产品模式。 简而言之,产品和商业模式并无固定形态,不要拘泥于思维定势,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触达用户、提供价值、获取回报,这才是打造一个产品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