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会特别焦虑,生怕错过了重要事情,就算没事随手翻两下也好。现在,这样的场景一直在我们身边上演。不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离不开手机和社交媒体,不少硅谷精英们也难戒网瘾。 不过,那些让技术变成"毒品"一样令人上瘾的谷歌、推特和Facebook工程师们,正在尝试将自己和互联网隔离开来,开始主动戒网戒手机。以下内容编译自英国 The Gaurdian(《卫报》)文章Our Minds can be hijacked": the tech insiders who fear a smartphone dystopia,看看参与设计Facebook、Twitter产品等业内人士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恐怕没有人比罗森斯坦(Justin Rosenstein)更能体会Facebook"点赞"按钮的魅力了。2007年,还在Facebook工作的他和同事们设计出了那个大获成功的"点赞"按钮:用户参与度大幅飙升,Facebook由此获得了大量用户偏好信息,并将之出售给广告商,赚取巨额利润。 随后,这个按钮迅速被推特、Instagram和其他无数app和网站仿而效之。 但是现在,这位34岁的技术高管却更改了自己的电脑设置,限制自己使用Reddit、Snapchat、Facebook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一些令人上瘾的技术。 现下,硅谷出现了以罗森斯坦为代表的一小撮"异见分子":他们不满于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即基于广告经济的需求而打造的互联网生态,并开始积极抵制和发声。 这些"异见分子"很少是公司创始人或CEO,而多数是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角色。若干年前,正是这些人一砖一瓦地建造起了他们现在急于抽身的这个数字世界。 这些人不仅限制自己使用那些自己亲手打造的产品,更将自己的子女送到禁止使用手机、平板,甚至是电脑的精英学校里就学。 他们急于逃离的这个世界有多可怕? 先来看一组数据。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天触摸、点击手机2617次,重度手机依赖者则高达5427次;一个人每天平均看手机的时间为2.42小时,重度依赖者则为3.75小时。 这包括:输入文字、资讯阅读,以及刷社交媒体等。 有越来越的人担心,让我们处在"持续部分关注"(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CPA,指一个人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主要任务上,但同时还在关注着好几个其他的任务,以防哪个领域突然冒出来一件重要或者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持续部分关注",也有人称作"持续走神")的那些技术严重限制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甚至有可能降低我们的智商。 另一份研究则显示,"智能手机存在"这件事本身就能破坏我们的认知能力,甚至是在关机状态下也是如此。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罗森斯坦说,"任何时候都是。" 厄亚尔(Nir Eyal)今年39岁,他为科技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已有几年时间。 在他看来:"我们所使用的这些技术,如果说还称不上‘上瘾的’的话,也已经变成了某种‘义务’和‘冲动’。要看看信息通知的冲动……刷几分钟YouTube、Facebook、推特的冲动……一个小时后,你发现自己还是在做那些事。而这并不是巧合。厄亚尔认为,所有这一些"都是设计者有意为之的。" 厄亚尔透露说,他在家里的路由器上安装了一个控制器,每天到一定的时间就会自动切断互联网连接。"这是为了提醒自己,面对技术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他说,"我们可以控制自己。" 的确如此吗? 33岁的谷歌前员工哈里斯(Tristan Harris)并不同意。 "我们所有人都被这个系统劫持了,"哈里斯说,"所有人的大脑都可以被劫持。我们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哈里斯认为,地球上使用各种技术的数十亿人其实并没有太多自主选择权,而且大部分人也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精英们正在以看不见的方式"操控"他们的生活。 "少数科技公司里的少数人正在操纵数十亿人的思维。"哈里斯最近在温哥华的一场TED演讲中如是表示。 "没有比这更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哈里斯表示,"它正在改变我们的民主,改变我们与人对话和建立关系的方式。" 科技公司使用的算法是可以针对每一个人的。去年泄露的一份Facebook内部报告显示,这家公司可以对"不安全感"、"毫无价值"、"需要振作起来"等情绪情感进行界定,并利用这些弱点来"勾住"用户。而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出售,"价高者得"。 "这里面毫无道德可言。"哈里斯如是称。 哈里斯认为,科技公司并不是有意让自己的产品变得令人上瘾。他们只不过是在对广告经济做出反应;他们不断地试验各种可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技术,有时候极为成功的设计不过是巧合。 风险投资家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的措辞更谨慎些。"经营Facebook和谷歌的人都是好人,他们的战略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造成了没人想到的可怕后果。" 原标题:硅谷精英出现新一代反叛者:为了大脑不被劫持,他们和孩子开始戒网戒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