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国,赵括成了众矢之的,还被贴上"纸上谈兵"的标签。难道战事失利都是赵括一人的错吗?实际上秦国和赵国一旦大规模开战,赵国国力根本办法和秦国进行持久战,最后肯定会落于下风,如何能在战事前期制定最合理策略才是重点。不然就算赵国将领是廉颇,最后也很难改变局势,当时的秦军几乎无人能够阻挡。那究竟是谁造成这场败局的呢?他才应该担负最大责任。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歼灭战,长平之战耗时3年之久,秦,赵两国倾举国之力发动的一场战争。最后以赵国全军45万之众全被坑杀收场,秦军惨胜,这场战争赵国元气大伤,丧失大国地位。此战加速了秦一统天下的节奏,这时候的秦统一天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冯亭将上党送给赵国后,过了两年,秦将王龁率领部队攻击上党,赵孝成王赶紧派廉颇带了二十多万人马前往援救。等廉颇率队到达长平时,上党已经被秦军所占。无奈,廉颇只得掩护上党民众向赵国转移。 秦赵两军对峙后,互相试探性交火,你来我往的互害。只是在这些小规模接战中,赵军略处下风,被秦军攻破两个城堡。于是廉颇便加固防御、稳守不出、寻机歼敌。 前两点廉颇做的很成功,时间一长,秦军也被拖的疲惫了,心气也不如开始那么高涨了。但是在"寻机歼敌"这一点上,廉颇过于保守了。即使你时不时搞几个小出击,给大伙一些信心,涨涨士气也好啊…相比另一位赵国名将李牧的灵活机动,廉颇在战法上过于死板。 战国时,尤其是后期,各诸侯国的军队作战质量,属秦军最强。在同等兵力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是秦军的对手。所以,赵军在开始吃了几次败仗,并不奇怪。胜负乃兵家常事。廉颇将军及时改变战术,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等待战机,这是当时唯一最正确的战法。很多名将都用过这个战法,如果赵王坚持用廉颇不动摇,长平之惨败是一定可以避免的。 若赵王和赵胜在决定接受上党时立即派军驻守,防守太行山山脉,秦军自然难以进入,长平之战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廉颇虽然是百战老将,可面对的都是残败后的齐军、燕军、魏军等战力弱于赵军的部队。面对强于赵军的秦军,廉颇怯战了,没有积极和秦军作战,反而消极避战,给了秦军在上党站稳脚跟的机会。 面对秦军虽然远但后勤输送成本低于赵军、秦国国力大于赵国的情形,一味避战据守策略除了消耗赵国资源之外,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