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创新技工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


  摘 要: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素质。本文提出,通过创新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际便能胜任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核心素养 创新
  现代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在构建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同时,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正如一位管理大师所言,一个人能否获得职业成功,专业知识的影响仅占15%,包括人际协调、组织能力在内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软实力占85%。笔者通过学生素质分析、企业需求调研、学生的成长规律分析等,在构建核心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创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思想,将新的活力注入课堂。
  一是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素质。基础课坚持"两条腿走路",传统的语、数、外学科独立于素养课程之外进行,基础部教师身兼双重任务,既是传统课程的教师,又负责研发讲授职业素养课内容,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是更新课程理念,体现工学一体。核心素养课通过体验、感悟、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在课程中充分体现以职业为背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一体课程理念,将必备的知识学习、能力习得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通过情景、参与和互动,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是创新课程思想,为就业服务。教师须深入企业,走进专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专业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各专业的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解读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关注核心能力元素,努力寻找结合点,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互渗透,从而使职业核心素养课真正做到服务专业、接轨行业。
  四是活化教学场地,营造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核心职业素养课的能力训练室在课桌摆放的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方便学生讨论、协作。除了投影设备,教室左右两侧都放有活动白板,方便学生展示课业成果,教师的部分评价工作也在这里完成。步入训练室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我不是来听课的,我是来参与和体验的;我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是这里的主人。
  要使學生的职业素养稳定发展,保持良好的、持久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要与班级建设结合起来
  学生的行为习惯已经根深蒂固,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回归生活常态的时间很多,因此要继续巩固教学效果,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手段的交互作用,最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总结、提炼。这需要在日常生活、班级活动和校园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把学生的素质养成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使学生的行为与意识不断得到优化,从而固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职业素养课的真谛在于"三分活动、七分总结",课堂活动能否深入开展,不流于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取决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积极性,还和任课教师有直接关系。总结点评关系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专业精深程度,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而素养课教师多处于各学科转型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活动案例也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灵活驾驭活动主题的能力。
  三、选择适合学校实情的教学内容与模式
  兄弟院校的素质训练模式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各院校生源结构迥然不同,例如,笔者所在学院以初中起点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他们的文化基础和经验阅历都与高中生有一定差距,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大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大任务,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大任务驱动适合在高中起点的班级开展,学期末任务的完成会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但是在任务进行中,学生会因丧失兴趣或缺乏恒心而放弃,最终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成任务,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所在学院的初中起点班级更适合小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信心会随着小任务的完成一点一滴建立起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大任务会让学生感觉遥不可及,而层出不穷的小任务则能不断调整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教师要换位思考,把自己变成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选取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盲目空想,需要教师换位思考,把自己变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入思考学生的需要,把学生的内心需要融入教学中,努力让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带着渴望和好奇来上课。此外,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选取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拓展活动应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而且能让学生从小小的成功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尝试和探索。
  五、教学过程要重视输出和评价
  学校应该采取阶段性评价与课程整体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入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方评价模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输出和评价,而且教学过程不应只是教师向学生"输入"知识的过程,一堂成功的课至少应有三次"输出",即学生完成教师交给的小任务。有了学生的"输出",才能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表现,衡量他们的收获。"输出"后的评价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学生自评、互评,也有教师点评,总之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只是舞台上的主持人,而这个主持人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质,对专业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充分把控课堂的能力。
  关于点评技巧:一是问规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再次回到任务中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任务中,学生就会关注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提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些在教学中收录的交流回顾的经典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三是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做任务时的真实感受;四是做总结,根据学生的发言以及任务训练的目的做总结,尽可能结合学生活动时的一些典型行为,避免以纲目条款的方式笼统地给学生讲述知识点。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培养方向的社会定位和职业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有助于学生适应就业需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不断变换的工作条件下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同时,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要扶持学生走好这条路,技工院校的教师任重道远。
网站目录投稿: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