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序化


  摘要:与技工院校学生岗位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不仅能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思维,更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本文从应用文写作课程入手,结合作者多年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提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序化建构及实施思路。
  关键词:技工院校 应用文写作 序化 课程改革
  在技工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品质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技工院校应加大课程的改革力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0年颁布的《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将"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通用职业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并要求将"重点放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改革与学生岗位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不仅能培养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思维,更可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一、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断序的表征
  作为早已独立的学科,应用文写作因其实践性、综合性、技能性的特点,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却远未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理实关系错位现象较突出。
  1.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匹配
  应用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大多采用"知识一范文一练习"的固有模式,所以学生认为,只要照搬模仿即可,上课听与不听无所谓;教师认为,只要会写能写即可,实用不实用不关注。然而,学生"一学就会,一写就错"的尴尬现实表明,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怎么写,更要教会学生怎么用,怎么用得合乎逻辑。面对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有意无意地缩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时间和延展空间,懈怠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究、改善。
  2.学生的生成性思维与教师的知识性灌输不匹配
  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成了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常用方式。而缺乏应用文写作理论深度和实际运用经验的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必然造就程式性说教的课堂。这不仅漠视了文本格式规范背后的写作思维操作的规律、模型,而且制约了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形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应用文写作思维过程的知识讲解、例文分析和操作演示,并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展文种实践写作,这样才更有利于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的应急性实践与教师的虚拟性习作不匹配
  写作源于生活,无生活的抽象写作是不存在的。应用文写作也有明确的写作目的、适宜的时空环境、特定的接受人群,是应生活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比如,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常会自己写作求职信、申请书,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拓展自身职业能力的技改论文、产品说明书等等。这些原本在工作、生活中具有实际作用的应用文体,却在写作课堂上,成了学生的虚拟性写作活动。
  二、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序化的构建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机电类为主的技工院校,在一次针对二年级在校生"应用文学习效果"的抽样调查中,笔者发现有71.56%的学生对应用文"不感兴趣",有51.78%的学生认为"听课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学领导者和执行者必须按照技工教育课程要求的"衔接性原则…行业依赖原则",重新审视应用文写作课程与学生专业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契合关系。
  "序化课程"就是立足职业岗位需求,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建构课程,教学内容以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通过行为导向,以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序化,一是按照能力本位原则,要进行充分的职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二是贴近专业原则,"序化"设置要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流程为线索,以工作情境为载体。例如笔者在对企业调查回访后,将数控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成求职、日常、工艺、生产、专技、说明、实务、管理、规约、契据等十个序化模块。三是设置项目有相关行业、职业标准的,尽量与相关标准相衔接。四是序化学习的成果即学生通过学习后个人或合作的应用文成品要能够展示出来。五是注意序化设计的趣味性,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序化的实施
  为使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序化过程更清晰,笔者在梳理序化步骤的同时,将选取数控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计划》为例,加以说明。
  1。目标明确,内容明晰,找到教学的落脚点
  依据教材指导思想,分析教学内容在整部教材的功能地位,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设定三维目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条件的情境。
  笔者学校选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五版下册《应用文写作》。针对学生实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笔者更突出应用文教学的职业定位。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强调学生的写作体验和"说"与"写"能力的训练;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注重学生做事有计划的职业态度的养成。
  2.依照學生实际,分析其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学习特质是建立在"最近发展区"基础上的。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并能够依据其原有认知和生活体验,确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进而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
  笔者选取本校数控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课程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时的学生已对数控专业基础知识和真实工作环境有了一定了解,但仍对非专业知识普遍缺乏关注度,缺乏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教学时笔者将其专业后续课程——制订产品加工计划引进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3.运用系统理论,优化教学设计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笔者在应用文动态教学过程中,以任务情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与个人探究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并借鉴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应用文写作设计为"六个模块",即导入模块,解决学生不愿写、害怕写的畏难情绪;认知模块,解决学生无从下笔的问题;指导模块,解决学生重点、难点和技巧的突破;实践模块,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写作;练习模块,创设职业情境,巩固写作相关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巩固模块,构建学生写作平台,获得写作成就感,延伸写作欲望。主要环节如下。
  (1)环节一,小组划分。因为要开设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所以笔者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这样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2)环节二,知识回顾(导入模块)。根据Moodle平台的信息反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回顾。
  (3)环节三,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认知模块)。由《三国演义》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发学生对"锦囊妙计"的思考,带领学生分析计谋制定的原因、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具体步骤、在执行时要注意的环节。
  (4)环节四,小组协作与练习(练习模块)。各组结合计划知识点,将三个"锦囊妙计"扩展为一份完整的计划图。各组展示"计划图",在组间进行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丰富"计划图",其意义就在于提炼计划内涵。
  (5)环节五,指导模块。指导学生归纳计划的本质,即5W1H。
  (6)环节六,引入工艺流程,完成生产计划(实践模块)。以典型产品——手电筒为载体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理论课和数控实习体会分析生产手电筒需要的步骤,并展示阶段性产品,使学生在掌握计划写作的同时,熟知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7)环节七,检查评价(巩固模块)。播放企业制订生产计划的真实场景,巩固学生写作知识,并依据评价表评出最佳生产计划,包括工艺流程制定是否完整、制定过程的分析和体会。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能够体验计划得以实施的过程。整个过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机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学环节和学习方式,筛选教学情境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合理优化后,教师就可以按照教学的整体设计,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形式。
  笔者创建了翻转课堂,借鉴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实训任务为主线,引入学生熟悉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在以上准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课教学目标选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已经备选的教学情境中,按照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选定合适的教学场景。
  5.提前备好教学设备,做好预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凭借原有经验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时,会出现已有经验与现有知识之间的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预案,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增强教学的体验性。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最让笔者困惑的就是应用文写作与专业课教学衔接点的把握,而学生最迷茫的也是这一点。所以应用文课堂引入专业教师是个不错的方式。在《计划》教学中,笔者利用交互平台组织学生与校办工廠负责人就《计划》的制定过程直接互动提问,进一步明确计划在企业中的运用。此外,负责人根据提问质量的高低给予学生评价,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更增加了学生实际训练的把控性。
  6.多方吸纳,丰富教学情境资源
  学生的真正课堂在社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这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意义更为重大。从教学实践看,课堂的情境创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想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掌握更多的情境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收集者和设计者。教学中使用的《三国演义》片段(2分钟左右)、中煤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片段等都是笔者在平时收集整理的。
网站目录投稿: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