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试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负面效应同样不应忽视。特别是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着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成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重要原因。因此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加强网络时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本文介绍了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诱因,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网络;预防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优势作用不断强化的同时,消极作用也在日益凸显。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完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都还不固定,极易受外界干扰,因此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冲击最为强烈。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有15万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犯罪原因,网络因素在或多或少的起着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不单纯是教育、司法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和暴力化趋势特征。其中与网络相关的犯罪行为,主要一是财产犯罪,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收入,无法支付高额的网络费用,进而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获取钱财。二是暴力犯罪,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混淆了虚拟与现实,失去对法律的敬畏感,滥用暴力,导致故意伤害甚至是故意杀人犯罪。三是性犯罪,未成年受网络色情信息毒害,心灵发生污染扭曲,引发了强奸、猥亵等性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主要网络诱因
  1.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元素影响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没有法律约束,很多游戏的设定都是崇尚暴力,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杀人、破坏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是常态游戏操作。这些都满足着未成年人追求刺激,释放自我的心理需求,对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许多未成年人因此沉迷于网络游戏,混淆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以游戏中的人物作为自己崇拜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制力,逐渐形成暴力倾向,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2.网络信息中的色情因素影响
  未成年人已经具有懵懂的性意识,但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尚未形成,网络上充斥的色情信息,对未成年产生巨大的性刺激,容易使他们控制不住性冲动而实施性犯罪行为。
  3.网络通讯中的不良交往影响
  网络为人际之间的通讯互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未成年人更是热衷于这一新兴的交往途径。一方面,网络交往中,没有身份、年龄等限制,人们可以畅所欲言,未成人年在各种纷杂的言论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或者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诱导,导致他们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多未成年人喜欢到网吧上网,而由于网吧管理对年龄有限制,未成年人往往会选择那些管理疏松的黑网吧去上网,网吧内部人员流动性大,成分非常复杂,在这种环境中,未成年人会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甚至结交了犯罪分子,形成犯罪团伙。
  三、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1.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一是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长要做好引导表率,为孩子树立健康上网的榜样,首先做到自己不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其次要掌握相应的网络知识,对家庭电脑进行权限设置,防止孩子登录不良网站。再次是家长要多于孩子沟通,多带领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减少孩子上网时间,充实孩子课余生活。
  二是要做好学校教育。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积极面对形势发展,采取多种形势,开展对学生的上网规范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侵害。
  2.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坚持用正能量占领网络阵地,由官方或者鼓励相关企业,建立适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网站,开发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网络游戏等,让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国家要对网络不良信息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在网络上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企业或个人坚决给予严惩,通过法律手段,净化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通过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同时,要积极研究施行网络分级制的可行性,对不同网络内容的浏览权限,根据年龄段,采用身份认证技术,进行分级设置,确保未成年人的网络接触面是健康的、积极的、有益的。
  4.加强网吧管理
  一是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吧的管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公安、工商、教育、城管等多部门联动的審批和执法体系,提高网吧行业的准入门槛,严肃网吧的运营规范,对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行为,施行零容忍,坚决给予关停,提高网吧经营者的规范意识。三是完善监督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到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来,对黑网吧、对不良网络信息积极举报。四是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强制网吧安装实名制登记系统,积极推广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系统,对长时间运行网络游戏的电脑,自动进行断网关机处理,防止未成年人过分沉迷网络。
  参考文献:
  [1]胡俊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成因及对策[D].山西师范大学,2004.
  [2]方奕.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6,(3).
  [3]吴宗宪.西方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网站目录投稿: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