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名医名方中医学家施今墨治疗糖尿病有妙招


  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施今墨遣方用药自成一格,其处方配伍精当,其主张遣方用药,每药的使用,都必须与其他药物相互为用,七情和合。他还十分善于将《伤寒》、《金匮》的方剂参合应用,可以说对于经方的使用已然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这也是他学识渊博、辨证翔实的见证。
  施今墨善用对药,他发现古方中有许多起关键作用的药物,往往成对出现,或一寒一热,或一升一降,或一气一血,或一散一收……,有的互相配合、增强疗效,有的互相制约、防止偏胜。非常符合中医"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原则,起到正反双向调节的作用。"对药"临床之配伍,可以起到相互配合,相互抑制,相互协助等作用。本文整理了七组"益胃、止渴、健脾、降糖"之"对药"见于下。
  ◆◆◆ ◆◆
  【"对药"一】
  【苍术、玄参】苍术苦温燥湿,辛香发散,功专健脾燥湿,升阳散郁,祛风明目;玄参咸寒,质润多液,功擅滋阴降火,泻火解毒,软坚散结,清利咽喉。二药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又以苍术之温燥制玄参之滞腻。二药相合,一润一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主治】消渴病。尤以对高血糖者,用之即可显效;对伴有胆固醇增高者,用之亦见效佳。
  【常用剂量】苍术 10--15克;玄参 15--30克。
  ◆◆◆ ◆◆
  【"对药"二】
  【葛根、丹参】葛根轻扬升散,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滋润筋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丹参活血祛瘀,化瘀生新,凉血消痈,镇静安神,降低血糖。二药参用,相互促进,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降低血糖之效更佳,又可侧重于化瘀。可有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气阴两伤,症见三多症状及舌质紫暗,或淡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怒张,或面部有瘀斑,或有刺痛、且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等血瘀征象。还适用于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而合并血管病变
  【主治】消渴病。降低血糖,但侧重于临床有瘀血症状者用之最宜。
  【常用量】葛根10--15克丹参10--15克
  【"对药"三】
  【绿豆衣薏苡仁】绿豆衣质轻气寒,善清脏腑、经络、皮肤、脾胃之热毒;薏苡仁甘淡渗利,善清肺热、除脾湿,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此二药伍用,可共收益脾胃、促健运,
  清虚热、解毒热之功,治消渴益彰。
  【主治】
  消渴病。表现为上消诸症者尤为宜用。若临床所遇患者表现口渴、舌燥甚者。可再伍用天花粉30克
  【常用量】
  绿豆衣 6--10克
  薏苡仁 10--15克
  ◆◆◆ ◆◆
  【"对药"四】
  【黄芪山药】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而偏于补脾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阴一阳,阴阳相合,互相促进,相互转化。可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止漏浊之功,故临床用之消除尿糖屡显神效。
  【主治】 消渴病。临床表现为尿糖严重者,用之即可消除。
  【常用量】黄芪10--30克,山药10--30克
  【"对药"五】
  【知母石膏】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即升又降。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相火;生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气浮又升,其性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偏走气分,以清气分实热。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清泄肺、胃实热之力尤为显著。
  【主治】 1、消渴病。表现为上消口干、口渴、甚则大渴引饮者。2、外感实热之证。外感风寒,传变化热,或温热之邪,入于肺、胃。症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甚至神昏狂乱,脉象洪大而数等外感气分实热之证。
  【常用量】 知母:6--10克;石膏:15--30克(打碎、先煎)。
  ◆◆◆ ◆◆
  【"对药"六】
  【黄柏知母肉桂】知母苦寒,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又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肉桂辛热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知母润肺滋阴而降火;黄柏泻虚火而坚肾阴。其二味相须为用,可清膀胱之湿热,为滋阴泻火之良剂。更加有辛热之肉桂作为中介引经,即可引寒达热,滋阴降火,清化下焦湿热之力彰!
  【主治】:消渴病。对表现为"下消"者,临床所见:多尿、小便混浊等症者效佳,尤对小便甚则如膏如脂等症者有立竿见影之效。
  【常用量】:黄柏:6--10克;知母:6--10克;肉桂:2--4克。
  ◆◆◆ ◆◆
  【"对药"七】
  【玄参麦冬】玄参咸寒,滋阴降火,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清利咽喉;麦冬甘寒,清心润肺,养胃生津,解烦止渴。又讲:玄参色黑,偏于入肾;麦冬色白,侧重入肺,又兼于走胃。二药伍用,一肾一肺,肺属金,肾属水,肺金生肾水,共达:金水相生,上下既济,养阴生津,润燥止渴甚妙。
  【主治】 消渴病。表现为津少口干、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症者。
  【常用量】 玄参:10--30克;麦冬:10--15克。
网站目录投稿: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