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取代了齐国吕氏成为齐国新的统治者。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等齐康公去世后,姜姓吕氏就此彻底退出齐国的历史舞台。这起事件被称为"田氏代齐"。为何在春秋称霸一时的姜姓吕氏会被一个小小的陈国给取代呢?实际上这也跟当时齐国宗室逐渐衰落有关,才让陈国田氏有了篡位的机会。不过田氏成为齐国新的国君后,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呢? 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当一个家族夺得政权之后,总会重新定立国号。故而,江山易姓也就与改朝换代的词义等同起来。明末大儒顾炎武,就曾说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但是,在春秋战国之际,齐国却经历了江山易姓,妫姓陈氏(田氏)最终篡夺了姜姓吕氏的江山,但却仍然袭用"齐"的国号。那为何田氏在得了江山之后,却没有另定国号呢? 首先,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当时的政治礼法制约。田氏篡齐虽在齐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此举按当时的政治礼法来说,无疑是大逆不道。而按周王朝的政治礼法,当一个诸侯国发生了篡国谋逆之事,不但很难获得他国的承认,还会遭致其他诸侯国的兴兵问罪(周王朝初期,通常由王室兴兵讨伐;而随着周王室衰落之后,则通常由诸侯霸主兴兵问罪),而且会获得仁义之名。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比如,陈国的夏徵舒弑君,就引来了楚庄王的兴兵伐陈。郑国的高渠弥弑杀郑昭公,并拥立了公子亹为君,而郑子亹及高渠弥最终在参加齐国的盟会上,都被齐襄公诛杀。 正因为行篡国谋逆之事,人人可打,才使得那些乱臣贼子不得不低调。就比如著名的三家分晋之事来说,实际上始于前453年,赵氏策反了韩﹑魏两家,共灭了晋国最强的卿族--智氏(荀氏别支)。但是,韩赵魏在灭掉智氏之后,却并没有立即宣示建国。而是,继续窝在"晋"的旗帜之下。直到五十年之后的前403年,周威烈王受了韩赵魏的贿赂与奉承,正式策命韩赵魏为诸侯,才宣示了韩赵魏的各自诞生。 而司马光亦是以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韩赵魏彻底瓜分晋公室,则是到了前376年。也就是说从事实上的三家分晋,到明面上的三家分晋,用了七、八十年的时间。不是韩赵魏不想早日宣布各自独立,而是传统政治礼法的压力实在太大,不得不低调。司马光亦以大篇幅评论此事,并把它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就因为这件事件影响太大、太过恶劣。 司马光强烈鄙视周威烈王,并不是苛责周威烈王应该去征讨韩赵魏,而是认为周威烈王给予了乱臣贼子的名分。自此,乱臣贼子也可全凭武力而光明正大起来。 齐国的田氏亦是在韩赵魏的感召之下,通过魏文侯的关系,而正式获得了周天子的承认,而这已经到了前387年。而实际上田氏掌控齐国,始于田乞时期(--前485年),田乞期间,田氏已灭齐国的两大世卿家族--国氏与高氏。也就是说田氏从掌控齐国,到被策命为诸侯,用了近一百年的时间。 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让各诸侯国及国内的百姓渐渐接受。故而,在这一过程中,袭用旧国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麻烦。韩赵魏还能袭用"晋"的国号,乃是晋一分为三,都无法独自继承"晋"的政治遗产。而田氏代齐,却是独自取代齐国,故可以袭用"齐"的国号。 再则,袭用"齐"的国号,可以继承"齐"的政治遗产。齐国自周初分封,就为东方的大国,更被赋予了东方的征伐之权,据《史记》记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吕尚,即姜子牙)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虽然,周王室已经衰微,但传统的政治名分还在。齐桓公也是依靠被周王室授予征伐之权的名分,才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并成为了被后世公认的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而田氏袭用"齐"的国号,也可悄然享受"齐"的大国美名与政治名分,而一旦另定国号,就断裂了名分上的继承关系。 第三,偷来的锣,敲不得。篡国谋逆原本就不是件光彩的事,庄子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实际上就是讽刺田氏窃取齐国的现象。而在周朝的那种宗法礼仪制影响之下,篡国谋逆是无法做的体面与令人信服的。而改换国号,就相当于去敲偷来的锣,更会引起他人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