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技工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者,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品牌技能人才。本文对教师应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师 技工院校 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被赋予精益求精、专注、专业等诸多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外部环境、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师资更重要。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教师更要弘扬工匠精神,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践行工匠精神。 一、立足学生实际培养职业理想 就读技工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专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学习动力不足,更谈不上职业理想了。教师要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 1.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学生的刺激作用会更明显,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学生心理、学习特点,适时宣传学生技能成才的典型事例。剖析从新手到技术能手的心路历程,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知度。使其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原动力。 2.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激发学生职业荣誉感 到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其实要找一份好工作并不难,关键是个人如何对待工作。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他的职业成长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不遥远,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让他们感到我也能行,激发起他们的前进动力。 二、以专业为载体强化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教师可发挥技工院校技能培养优势,以专业教学为载体,深入挖掘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结合点,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技工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时,教师要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将爱岗敬业、竞争合作、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6S"管理,以企业标准衡量学生作品质量,从学生着装、工具摆放、设备操作等细节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将其学习态度、表现均纳入学习评价。培养学生文明生产、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严谨、耐心、专业的态度,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职业竞争意识 当前,技能竞赛已然成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各校纷纷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以打造学校的专业品牌。但是,参加人数毕竟有限,很多学生感觉不到大赛的刺激。 笔者认为专业教师可以立足课程教学举办灵活多样的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将专业项目考核改成平行班竞赛的形式,即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每人负责比赛项目的一道工序,得分为小组成绩的一部分。每次比赛要抽取不同的同学,扩大参与面,这样可以不断增强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三、言传身教与学生共同成长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定型期,自我意识和模仿心理較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其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1.与学生交朋友,真心换真情 技工院校的学生以初中生居多,他们尚处于青春期,既有叛逆心理,也对教师、家长有依赖感,需要教师们的关心与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协助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收集学生成长的亮点,制成电子相册送给每位同学,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赢得学生的认可,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以伙伴的方式共同成长。 2.树立品牌意识,践行工匠精神 当前职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技工院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弘扬工匠精神是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现实要求。教师们要做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做成信仰,让自己成为"名师""严师"。教师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品牌代言人。 总之,技工院校教师弘扬工匠精神,要安心教育教学、专心提升业务能力,用心研究方式方法、耐心指导学生,静心等待学生成才。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