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是一本由奶舅吴斌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读后感(一):"孩子要睡扁头,这样才好看?"育儿误区的坑,你踩过几个? 网上有一句话说: "我们小时候,孩子是糙养的,一言不合就打一顿;我们长大了,孩子又精养了,不仅要提供物质基础,还要重视精神发展。" 来来回回,坑的是同一代人呀! 哈哈,虽然是这个理,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态也是不错的,大概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过得太粗糙,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比如我们在小的时候,被睡成了大扁头,大圆脸,那是怎么也不允许孩子睡成这样的头型。 然而,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初心都是好的,但对孩子的方法,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延续一些自己所受过的待遇。比如下面这几种坑: (1)怕孩子冷 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 这种冷到了成年也不能够脱离,具体表现形式为被迫穿上秋裤。 本以为这是一种过度的关爱,但是到了孩子成长后,我们再去陷入此坑。 (2)用叠音和孩子说话 就像是天性,面对孩子,总是会忍不住说叠词,但事实上,说叠词并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语言学习的机会。 (3)用糖果哄孩子 用糖果哄孩子,只能达到暂时的效果,而且,一开始就得到最想要的糖果,孩子对于奖励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4)把打骂当教育 打骂孩子,看上去是管教,其实只是自我感动,对于孩子来说,打骂是一种压抑,也是一种伤害。 (5)想要成为全能养育者 当孩子变身"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很多父母为了保留孩子对自己的崇拜,总是羞于说"不知道";更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希望可以成为100分的养育者。然而,这样的后果,只会让自己更焦虑。 ...... 还有更多的坑,在书籍《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中,都有罗列。《孩子的一生早注定》的作者是中科院幼儿成长指导项目专家奶舅吴斌。 他在这本书中,不仅讲了一些养育孩子的误区,还对应地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一
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 说到打招呼,我是深有体会,小时候挨骂,十次有八次是因为见到人不打招呼。 其实不是我不想打招呼,而是我有点脸盲,总是记不住应该把对方叫什么,就算知道,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寒暄。 索性也不开口了,见人就笑,使劲地笑,然而我都把脸笑成花了,妈妈还是不满意,觉得我又没出息,又没有礼貌。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当孩子在外面不打招呼的时候,生怕别人会说自己教子无方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礼貌,更担心孩子是个"拿不出"的人,于是总是逼孩子和人打招呼,结果孩子对这件事一天比一天反感。 那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就不管了吗? 奶舅在《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一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解决流程: 第一,先帮孩子建立社交意识,让孩子在进入社交场合前,就做好了发招呼的准备; 第二,以身作则,自己和别人打招呼的示范,会让孩子学得更快; 第三,给孩子10秒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不要过分去催促他。 二
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选择漠视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说,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心软,哭一哭,可以锻炼肺活量,而且他就知道哭是没用的,然后会减少哭的次数。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很是赞同: "孩子摔倒了,你选择冷漠的站在他身边,看着他哭。你觉得是在锻炼他,那换个角度,等你老了,你摔倒了,孩子冷漠的站在你的旁边,你是什么感受。" 当孩子的哭闹一直都得不到回应时,不是孩子变乖了,而是孩子失望了,甚至还会造成习得性无助。 但孩子一哭便立马满足,也是不对的,在《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方法: 首先,面对孩子的哭闹,不要焦虑和烦躁,要适应这种表达; 其次,用心去发现孩子哭闹的规律,增加和孩子相处时的默契; 最后,随着孩子的发展,教会孩子更多表达的技巧,比如肢体语言等。 在我们熟知的育儿知识中,还有很多误区。但父母们不要焦虑,毕竟,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只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保持谦卑的状态,那你就是一位好爸爸,好妈妈。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读后感(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在小区楼下散步,看到一个大概2岁左右的小男孩玩泡泡机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大哭起来,孩子妈妈赶紧抱起娃哄他:"宝宝乖啊,不哭了,妈妈给你吹吹,让痛痛飞走……" 小孩可能真的摔得比较厉害,一直哄也没见好,孩子妈妈只能抱着孩子指着远处的东西开始分散他的注意力:"宝宝,快看,看那边是什么东西呀?我们不哭了,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类似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见过不少。有孩子的人估计都用过类似的方法哄孩子,而没孩子的,应该也没少见身边的人用这样的方法哄孩子。这些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的片段,大家一定也都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这也不是溺爱孩子,也没有影响到别人。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如果经常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一个是会让这个方法逐渐失去作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亲子之间的信任度,造成亲子之间沟通出现问题。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叠词去指代一些事物,认为这样便于孩子接受理解和记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对于孩子而言,叠词和非叠词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反而是经常叠词,加大了养育者的负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当年七八十年代的放养模式,如今的父母为了孩子,可谓是千般操心万般挂念,即使不能给孩子最好的,那也是希望给孩子最正确的引导,但是,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总会有盲区误区,也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焦虑不已。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给我们一点指引,是不是会心里踏实很多呢? 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孩子的一生七岁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可以窥知一二,也难怪现在的家长总是安排孩子奔走在不同的补习班,生怕耽误孩子的发展。 然而,与孩子相处最久的,孩子最依赖的依然还是养育者,所以,作为养育者,懂得科学育娃方法是十分必然而又必要的。 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天偶然翻到了中科院幼儿成长指导项目专家---奶舅吴斌的《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这才惊觉,原来在养娃的过程中,许多看似正常的行为其实一直是错的,甚至,很多是交了智商税。 在书中,作者指出了常见的养育误区,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养育习惯,同时也将幼儿发展分为3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性,在相应的问题上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一阶段是感知世界阶段,发生在孩子一岁半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只能通过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而感知则是通过不断的模仿学习来进行的。 第二阶段是理解成长阶段,发生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此时孩子有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会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三阶段是适应未知阶段,发生在孩子两岁半之后。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会根据外界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表达策略,为自己争取"好处"。 在了解幼儿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其特性后,我们要做的便是要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策略去养育孩子,只有"对症下药",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比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感到头痛,有时候就是刷牙这么一件小事情,都能闹到家里人仰马翻,家长气的血压飙升,而孩子则是哭的涕泪齐下。 对此,书中也提出了分阶段的科学方法去培养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在孩子处于感知世界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磨牙棒之类的替代品代替牙刷,然后自己拿上牙刷,和孩子一起去"刷牙",让孩子熟悉这个动作,为以后刷牙打下基础。 当孩子大一些之后,来到了理解成长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自己刷牙的时候让孩子去观察,当他们表达出兴趣的时候,就给牙刷让孩子去探索,同时,还可以通过绘本等有趣的方法给孩子讲解刷牙的好处等等。 等孩子的年龄已经成长到适应未知阶段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可能就会开始主动排斥刷牙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以蛮不讲理的方式去强迫孩子,而是应该要通过情景模拟或者讲故事等一些有趣的方法,去调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将刷牙的事情牢牢记住。 当然,养育孩子要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么一个,孩子的习惯和能力养成,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而书中也选取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用科学严谨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场景给出了实用性建议,让家长们在遇到困境时不至于慌乱。 养育一个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养并不难,难的是育,其实,育儿的这个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用爱培养,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但是这些并不能减少孩子带给我们的"咬牙切齿"和"兵荒马乱",而孩子也并不一定能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只有用爱和科学的方法,为孩子塑造良好的环境,从小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习惯,我们才能逐渐摆脱"咬牙切齿"和"兵荒马乱",而孩子也能逐渐长大,成为我们心中的"龙"和"凤"。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读后感(三):总是埋怨孩子不听话?那是因为你没有帮他养成好习惯 赶紧对照下,你在育儿的路上有过哪些自以为很对,实则陷入养育误区的行为。 1、你是否会让孩子见了人就打招呼问好,以为这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你是否会在孩子哭泣时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看,那有只小花狗",并为能立刻停止了他的哭泣声,而感到沾沾自喜? 3、你是否认为和宝宝用叠音词说话,如:吃饭饭、喝水水有趣而乐在其中? 但《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这本书,告诉你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并不科学。这本书的作者吴斌是中科院幼儿成长指导项目专家,幼儿发展研究者,微博十大科普大v。他的代表作《可改变的人们》一经发表,就获得了阅读量700多万次的阅读量。他的团队专注于1~3岁幼儿发展追踪研究,在过去4年追踪研究幼儿及家庭近200个,分析幼儿文本案例1000余个,研究成果得到30万养育者,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及领导的关注。 在《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这本书中,作者吴斌就讲述了以上几个行为之所以是误区的原因。 我国是礼仪之邦,很多人都认为和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作者吴斌在书中表示不足三岁的幼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在学习的状态,并不明白和人打招呼这种行为有何意义。如果幼儿本身说话比较早能够很好的与人打招呼还好,如果幼儿本身说话能力欠佳,家长总是强迫幼儿打招呼,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的缺失,也会影响其语言发展的进程。 许多人为了停止孩子的哭泣,都习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孩子正哭着哄不下的时候,你突然跟他说"快看,那有只小花狗"或什么别的东西,他就会立刻停止哭泣,顺着你指的方向看过去。也许刚开始他能够立刻的停止哭泣,但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转移注意力方法的"免疫"的提高,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养育者的话,造成对养育者信任感的缺失。 许多养育者尤其是一些年长的长辈,喜欢用叠音词和孩子说话,以为这样能够更好的与孩子交流。但这种表达方式会增加孩子理解语言的困难,进而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也会更省心 每次去邻居家玩,看到她家两岁的女儿自己坐在餐桌边吃的津津有味,我都很是羡慕。想起自家的娃是哄着、换着花样的让他吃,他都不吃。家里的长辈有时为了能让孩子吃口饭,甚至追着喂他吃饭。看到书中的解释我才知道是因为我平时没有给他养成自己用餐吃饭的良好习惯,书中说道应该在孩子一岁前就帮他养成吃饭时坐在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餐具进食,这样会帮他建立起和吃饭有关的规则意识。另外,让他自己自主的进食,不仅会锻炼他手指的精细动作,也可以帮他养成良好的进食好习惯。 了解孩子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 大家都知道帮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我们人生的重大意义。但养成好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并一边探索,一边发现,一边总结。 和会表达会描述的成人不同,幼儿的行为习惯更需要研究者的观察和持续追踪,作者吴斌通过对近200个幼儿的持续追踪发现,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一共有如下三个阶段:感知世界,理解成长,适应未知。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通常是靠着自己的生理本能来感知这个世界的,比如饿了会哭,高兴了会笑,吃饱了会玩。这个阶段通常在一岁半以前。 随着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会去探索周围的世界,一岁半至两岁半是理解成长的阶段,比如,一个着急要喝水的宝宝,当妈妈告诉他水烫后,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仍坚持要喝水,当他喝到烫的水后,感受到了口中的疼痛,他就会明白烫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然后当他妈妈再次对他说水烫时,他可能就不会立即去喝烫的水了。 第三个过程是适应未知,随着孩子长大,孩子也会有社交的需求。孩子跟单一养育者有可能表现出同样的模式,比如想要某样东西,会经常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而当这个养育者把他交付给别的家人来带时,当他发现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许就会停下哭闹,会去想别的方式,比如好好的同家人商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奖励机制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许多人表示在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时候,要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但也有不少人表示给孩子奖励,会惯坏孩子,让孩子变得功利。其实不然,如果能够给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奖励机制,对幼儿早期的习惯养成是非常有利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也就是一岁半之前,给他的主要是生理上的奖励,给他吃饱、穿暖、逗他玩,这样孩子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也会更好的成长。 当孩子到了理解成长阶段,也就是一岁半至两岁半的时候想要很好地运用奖励机制,就可以使用外部奖励,比如开车时想让他坐安全座椅,但孩子有时会觉得坐安全座椅比较束缚,而不配合大人,这时如果养育着给他喜欢的东西,比如面包或者酸奶,他就会乖乖的坐在安全座椅里,这样形成习惯后他就会默认,乘车要坐在安全座椅里,这就给孩子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之为了孩子不做安全座椅而惩罚呵斥他,这种奖励机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当然了,要想正确地使用奖励机制,要保证这个奖品必须是适合孩子的,不会伤害孩子,像那些不健康的食物,垃圾食品就应该排除在外了。 到了适应未知阶段,给孩子的奖励,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励,这会让孩子内心有力量。比如说,会走路的孩子都想让爸妈抱着走,但是,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鼓励孩子让他自己走,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就会哭闹着抗拒,这时我们也可以用奖励机制来帮助孩子自己走路,可以蹲下来跟孩子商量说,走一程,抱一程。当孩子走了一程后,父母要及时的给孩子鼓励,夸赞孩子不仅能够遵守诺言,还自己走了好长的路程。这样对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正向反馈,孩子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适应未知的能力。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可见在三岁之前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有多重要。为了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养育者也要不停的学习、观察、总结。都说"学以为己",当父母学到更多的知识时,不仅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父母也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读后感(四):把好习惯留给孩子,关注孩子早期养育环境 在央视跟拍"问题少年"的记录处《镜子》中,有18岁的张钊,15岁的家明,14岁的泽清。他们早早辍学,有的早恋,有的网瘾,有的对父母以死相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痛苦在很多家庭重复。 李玫瑾教授曾说:想知道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其实早已命中注定,主要看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影响、品格和性格。我们的古人也把人一生的心性教育分为四个阶段:0到3岁,幼儿养性;4到13岁,童蒙养正;13岁以后到成年,少年养志;成年以后,成人养德。 家庭教育对于小朋友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这本书中,中科院幼儿成长指导项目专家吴斌和他的团队,经过4年时间、200多个家庭的追踪研究,从行为决策的视角,系统地解读了后天环境如何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命初期,不仅描述和总结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背后的逻辑、行为发展规律,还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和建议。 幼儿阶段的能力和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书中对幼儿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基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方法。 01、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未必"迟早都能会"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曾报道,有一个5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玩具柜、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2岁开始,他的母亲就给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那么,对于幼儿都有哪些习惯要早点培养呢? 一、作息习惯的培养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睡眠习惯,除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注意叫醒方式外,还要合理分配孩子活动的时间和方式。 二、吃饭习惯培养 尽量固定吃饭时间,让孩子去适应和接受,但是要控制好每顿饭的数量和种类,通过增减孩子爱吃的食物来调动他的积极性。 三、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培养 如今,电子产品几乎是每个家庭的日用品了,但是一定要警惕幼儿过早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在孩子两岁前不建议使用,可以在两至三岁时,将电子产品作为奖励物品送给孩子,但是要与孩子设置明确的规则,并及时提醒。当遇到孩子不遵守规则时,家长一定要学会适当地拒绝。 除此之外,孩子卫生习惯、刷牙习惯和早期隐私意识的培养,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亲子冲突,少走不必要的养育弯路。 02 通过基础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感知世界、理解成长的能力 感知世界能力是幼儿基于生理发育成熟,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来的能力,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能力等等。 一、留意孩子的大运动能力 大运动指的是孩子早期的坐立、爬行、翻身等能力。 对于两岁前的孩子来说,大运动做起来比较费劲,有时候会比较抗拒。不过这些运动并没有太复杂或难度,只要发育正常,迟早会发展出来的。对于这方面的培养,家长可以采用兴趣吸引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互动。 二、精细运动需要刻意训练 精细运动主要指手部的精细化和手眼协调的动作,这方面没有捷径可走。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刻意的系统化训练(如串珠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如自主进食)等等。 三、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学习发音阶段(10~18个月)、组织短句阶段(18~24个月)和表达想法阶段(24~36个月),幼儿在刚开始学习发音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家长需要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并且制造表达的需求和机会。 孩子的感知能力培养还包括社交沟通能力和情绪合理表达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打招呼、交换物品、条件谈判、合作与竞争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引导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03 在与家庭和社会环境交互学习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用以理解生活环境和自身成长的能力,包括对规则的理解、专注力的发展、竞争意识及说谎能力的发展等等。 一、自主意识与规则 家庭教育也需要思考人治与法治的问题,实际生活中,家庭权威其实很难做到。一岁前的幼儿几乎没有规则意识,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世界和周围人的观察和反馈来学习。一岁后渐渐有了更多的体验机会,一岁半到两岁则是孩子自主意识爆发的阶段。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帮助他们设置更合理有效的规则和奖励机制,并且注意引导他们,培养出通情达理的孩子来。 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要想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了解孩子不同时期专注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一至两岁时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专注力持续的时间很难达到两分钟以上。当孩子有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之后,受到环境和养育者的影响,就会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专注力持续时间变长。可以通过鼓励和奖励调动积极性,建立持续的兴趣和专注力。 西方科学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中,作者将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提供了更科学、完善的幼儿领域研究成果和指导方案。 父母教育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化,而在于是否有着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引导子女。为人父母传承给孩子的格局和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豁达乐观,正直善良,勇往直前。 杨绛先生曾说:"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想让孩子未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性格,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以及培养。只有我们尊重孩子,支持他们,用心培养,才能让孩子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