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沛然 前段时间,有一位容貌姣好的十九岁少女因为抑郁来到了我的咨询室。然而,这个家境优越的少女却怀着一个令人惋惜的信念:我不应该拥有幸福,因为我还不够好。 少女很害怕被人评论自己哪里不够好,但是她更害怕的是被人过度赞美。因为她无法承受当别人过后看到她的"真实面目",发现她其实并没有他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好时,她将会体验到的强烈落差感。因此,少女宁可把自己的情绪一直放在最低线上,表现出自己最差的一面。因为这样她就可以躲避别人的赞美,并且为自己"不够好"的部分找到了借口:我之所以表现的不完美,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去做、没有去尝试,而不是因为我做了却做的不够好;只要我去做,我还是会做的比别人好。 所以,当她抑郁时,她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而当她感到幸福时,即将被人识破"真实面目"的恐慌感却会立刻来袭,迫使她不得不尽快逃回抑郁的保护壳中。 久而久之,少女便真的觉得自己不应该拥有幸福了。 "为什么如此惧怕自己不够好的一面被人看到,甚至为了隐藏自己的不完美,不惜牺牲自己享受幸福的权利?" 少女听完沉默了片刻,当她抬头后,给出的答案依旧令人心疼:"老师,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因为我每天都被朋友圈里那些别人晒出的幸福照片和语言轰炸着,我觉得人人过得都比我好,我羡慕嫉妒每个人,我什么都想要,但又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然而就像猛长身高的孩子容易缺钙一样,发展过速的物质生活也带给了我们容易精神匮乏的问题,仿佛我们心灵成长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步伐了。所以,我们就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迷惑、惶恐着。因为不知这个社会发展的洪流将会把自己冲向何方,我们紧紧抱住那些浮木般华而不实的东西。 不合理的信念源自于过去的经验。从小到大,当我们表现得比别人"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奖励,就会感到幸福;而当我们表现得不够"好"的时候,则会受到家长、老师的责难,就会感到难受。因此,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念:只有当我们做到最好时,才应该得到赞赏;只有成为了最好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享受幸福。而一但我们犯了错误,就会被指责,就应当被批判。 然而不幸的是,在我们如今生活的环境中,宣告着你不是最好的的信息随处可见:电视广告在告诉你别人都在用更新更流行的东西,杂志媒体在告诉你别人的身体比你健康、外形比你美,网络平台在告诉你别人的收入比你高、生活比你更幸福……这些信息天罗地网般覆盖着你的生活,它们时刻"催眠"着你,让你相信自己还远远不够好,还远远不够幸福;让你相信自己还需要更多、更大、更好的东西,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因此你想尽办法变得更好,却发现幸福离你越来越远。外界纷扰的杂音让你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你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幸福,还是想让别人认为你很幸福;让你忘记了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不过,没关系。 因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浮士德》里曾说过,当一个人说"这一切都太完美了",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而犯错更是人的本性。因此,长大后的你开始知道,媒体所呈现的多是片面、经包装、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那部分社会;朋友们分享的则是他们眼中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投射;人们展露在他人面前的,都是自己希望被人看到的那部分生活;而故意彰显自己的人正是因匮乏而炫耀。 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生长痛"的受害者。 所以,长大后的你开始明白,即使你无法改变时代发展的轨迹,你依然可以追寻自己的本心。确实,时时将经过包装的完美呈现给别人可以让你得到虚荣心的满足和他人的艳羡。但是敢于抛掉"完美"的面具,允许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体验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接纳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能量,也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充实,度过属于你的真实人生。 事实上,人生就像试鞋。商场里的鞋子永远一双比一双花哨,但是只有穿在脚上舒服、能跟你走遍世界的鞋子才是属于你的那双好鞋。而鞋子是否合你的脚,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答案。因为没有人能为你感受,也没有人比你更有发言权。天下的鞋子万万双,生活的方式也有万万种,但是只有你知道,你想要怎样的人生。如果想变得更"好",那就努力奋斗;如果想云淡风轻,那就乐得自在;如果不知自己究竟想怎样,那就再等一等,看一看;如果现在这样就很好,那就什么也不变。 归根结底,只有你拥有决定自己人生轨迹的全权。 因此,你终于发现:现在的你就已经足够好了,现在的你就是有价值的。你终于决定: 现在的你就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