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无法妥协的现实疫情中的各国高校收入还好吗


  疫情带来的冲击,偏偏无法用妥协应对。
  教育从来不是一门生意,但支撑整个教育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不少国际学生缴纳费用占据大比重收入的高校,尝到了教育全球化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滋味。财务上的压力不言而喻,然而,这场与病毒的斗争却不容妥协,只能在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困境之中坚持走下去,如果在压力之下崩溃,那么无论历史多么悠久的高校,也只能选择在2020年黯然离开。
  或许2020年很特殊,因为它必将成为很多行业遭遇重大挑战和损失的里程碑;但从整个教育发展史来看,这些高校的命运最终也将归于历史长河,变成反映时代变迁的几行记录,成为对后来者的提醒。
  国际学生本是金矿疫情期间"淘金"不易
  在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教育资源流动正不断加快,出国留学成为教育交流的常态。2020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数量接近90万,无论是教育、旅游还是留学所在国的岗位人才需求,国际学生带动着与其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
  国际学生是座仍有很大发掘潜力的"金矿",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资源的不断流动,世界各国的高校能招收的范围本应随之扩展,经济全球化也在推动学生出国留学。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难以预料的"黑天鹅",却给了各国高校沉重一击:顺利发展与合理增长或许没有那么理所应当,风险常常在防备薄弱的时刻降临。
  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统计,2018—2019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10亿美元,并带来了近46万个工作岗位;据英国《每日邮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境内共有约12万中国留学生,每年的学费总额高达17亿英镑;在疫情之前,加拿大接受了64万余名国际学生,他们为加拿大经济贡献了220亿加元,每年提供约17万个工作岗位;澳大利亚人口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赴澳国际学生就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了390亿美元。
  在英美澳加等热门留学目的国,国际学生需要缴纳的学费往往远超本地学生。在英国,2020—2021学年本土及欧盟学生平均学费约9000英镑,国际学生则普遍在2万英镑以上;在澳大利亚,以悉尼大学为例,文学和社会工作专业(Bachelor of Arts and Bachelor of Social Work)本地生学费为6561澳元,国际生学费则为40500澳元;加拿大众多高校则选择在新学年针对留学生提高学费,如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的文理学院本科国际生学费是每年57020加币,本地学生学费则为每年6100加币,这让本需缴纳本地学生几倍学费的留学生更是倍感压力。
  新西兰高等教育工会主席Michael Gilchrist的话或许能代表众多高校负责人的心声。
  他指出,校方从本地学生获得的收入远低于国际学生,本地学生数量增多只会造成开支上涨。"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招到多少额外的本地生,都不可能填补留学生数量下降所造成的窟窿,因为留学生交的学费和产生的利润要高得多……三四名本地生只抵得上一名留学生带来的收益或邊际收益。"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风暴,让原本依靠国际学生获得高额收入的众多高校感受到了重大危机。尽管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状况逐步好转,各国之间的交通正在慢慢恢复,但大多也只局限在地区内部,如欧盟各国之间(即便如此,西班牙等国也受到入境限制),对外开放也有附带条件,如欧盟要求中国对欧盟开放边境才能接受中国公民入境。更多国家的边境开放日期还无法预知,如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关闭已延长至9月21日;中国执行的"五个一"及其奖励和熔断政策仍在实行中。
  很多国家国内旅行也备受限制,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宣布无限期关闭边境,北部地区首席部长迈克尔·冈纳表示,对维多利亚和大悉尼的禁令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底,西澳部长麦高恩也宣布,西澳边境可能会一直关闭到2021年中期。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学生被迫接受网课,教育质量无疑会受到很大影响,针对学费过高的抗议之声也愈发响亮;另一方面是很多准留学家庭可能考虑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或是暂缓出国留学计划(如选择gap一年再入学等)。从长远来看,只要新冠肺炎疫情得以平息,那么各国高校仍会迎来国际学生的浪潮,但2020年收入下降已是既定事实,每所大学都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在新学年更好地迎接下一届学生。
  国际教育产业收入锐减历史悠久难敌现实威胁
  据"美国之音"电台(VOA)报道,2020年5月,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对全美近600所高校进行调查,88%的高校预计2020—2021学年的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将大幅减少。根据美国教育委员会(ACE)的分析,下一学年的入学人数将减少15%,其中国际学生将减少25%。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NFAP)的预期则更为悲观:下一学年的国际新生人数将比2018—2019学年下降63%~98%。ACE预计,由于国际学生人数不断下降,美国教育机构蒙受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230亿美元。
  《波士顿环球报》报道指出,哈佛大学等极少数知名学校可以利用捐赠基金应对冲击,但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类似渠道。
  但即便是哈佛这样的名校,"幸存"的日子也得精打细算。ACE政府关系和公共事务高级副总裁特里·哈特尔(Terry W. Hartle)表示,几乎所有高校都面临现金流危机,"据我们估计,仅大学食宿费用就可退还大约8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夏令营、游学以及全美高校体育赛事等终止造成的损失,而这些项目受到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更为长久。
  根据福布斯预测,受疫情影响,包括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在内的美国十大联盟名校,将累计亏损超过17亿美元;拥有400亿美元校友基金的哈佛大学,也因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2020财年损失了4.15亿美元,而且亏损趋势还将持续至2020―2021财年,达到7.5亿美元。
  英国智库近期发表的报告显示,英国大学依赖留学生学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令这些学校财政脆弱缺陷暴露。报告指出,平均69%的学费收入来自英国国内学生,31%来自留学生的贡献,而在后者中,24%的收入(占学费总收入)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据英国《卫报》报道,2020年4月,伦敦经济学院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财政影响的报告,报告称,英国下一学年将流失约1.4万名国际学生。
  澳华财经在线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产业高度依赖海外留学生,赴澳留学生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其中近40%来自中国;澳洲墨尔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指出,澳洲高校超过一半的研究经费来自于留学生缴纳的学费。
  据中新网7月30日报道,由于当地疫情反复,澳洲留学生签证申请数量已经暴跌超三分之一,已入学人数也大跌20%。澳洲留学生人数下降使得当地高校陷入财政危机,预计将使其收入损失46亿澳元,流失21000个职位。这些都意味着当地高达400亿澳元(约合2001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学生产业收入2020年将大幅缩水。
  维多利亚大学智库米切尔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的研究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救助高等教育产业的措施,但依然无法弥补关闭边境导致留学生缺失造成的损失。米切尔研究所用数学模型模拟了澳大利亚关闭国门长达18个月受到的影响,结果显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业在今后三年累计的损失或高达190亿澳元。
  加拿大移民部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头4个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国际学生的留学签证总数下降31%,不少人预计秋季入学人数将同比下降,这无疑使得国际教育产业雪上加霜。
  在因为财务危机被迫关闭的学校中,不乏历史悠久的高校。美国伊利诺伊州174岁的麦克默里学院宣布将在春季学期结束后永久关闭;拥有119年历史的俄亥俄州富兰克林大学将关闭厄巴纳分校;有着150年历史的旧金山艺术学院,因1900万美元的债务,考虑暂停开课;建校史长达107年的的约翰逊·威尔士大学已决定在2021年关闭迈阿密校区和丹佛校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罗伯特·泽姆斯基(Robert Zemsky)预测,受疫情冲击,全美2021年将有200所高校倒闭。
  其他国家的问题或许没有美国这样显著,但同样不容乐观。英国财政研究所(IFS)7月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成果报告显示,如果得不到政府补助,至2024年,英国将有13所大学陷入破产危机。
  国家政策施加压力双重影响矛盾凸显
  高校要应对的不只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国家政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从7月6日美国政府突然发布命令要求上网课的留学生必须离开美国后,美国各州及高校就与联邦政府展开了拉锯战,最终结果是老生可留在美国,全部课程网上教学的新生则仍旧无法入境。美国移民局变化无常的招数,让美国留学政策又笼罩上了一层迷雾。加之中美关系也充满不确定性,双方对等关闭领事馆,美国政府发布行政令对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限制等事件频出,中国学生的留学计划势必会受到影响。
  美国《经济学人》杂志2020年5月30日发布文章称,美国高校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2008年至2012年间,美国各州都将高等教育经费削减了29%,且外国本科生的入学人数连续三年持续下降。
  2020年4月底,英国大学联盟向英国财政部递交提案,要求政府增加20亿英镑的短期研究资金,但遭到拒绝;近日,英国政府以各种附加条件为前提,承诺将以预付学费的方式向英国高校注资26亿英镑,但与整个高等教育产业的损失相比,终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英国保守党智库Onward近期还发布报告称,英国大学的运营过于依赖中国学生,希望英国政府限制中国留学生数量,多资助本国学生。
  自2020年6月起,中国教育部、文旅部等连发针对澳大利亚的留学及旅游预警,从政府层面提示我国公民谨慎赴澳,由于中澳两国尚未开放边境,这一举措的影響目前还不可知,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产业无疑有着一定的影响。
  为挽留生源,欧美高校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自救,如美国多所高校允许大一新生跨国、跨校修读秋季课程,英国十几所大学计划采取包机形式让学校返校上课,不少学校向国际学生发放补贴并减免学杂费等,这些措施让不少留学生受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住了学校的口碑。
  疫情尚未过去,后续的连锁反应也还未全部显现。未来的路究竟通向何方?我们将持续跟进与观察国际教育后续的发展。
网站目录投稿: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