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为扩大业务需要,急聘副总裁一名。要求年龄35岁以下,博士学位,长相英俊潇洒。一旦聘用年薪百万以上。" "又不是相亲,为什么一定要说明35岁以下,还要长相英俊?这不是歧视是什么?"在美国求学多年的甘露女士回国不久,就发现许多充满"歧视"的招聘广告,和朋友谈到这一点,国内的大部分朋友居然对此习以为常。一些朋友甚至会说:"如果是你开公司,你也会喜欢35岁以下相貌英俊的,尤其是同等条件,为什么不要一个年轻力壮的呢?开公司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做好事。"甘露女士认为这是两个问题,她对时讯记者说:"在美国,求职时对于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上的歧视对待都是不允许的。若受到这样的歧视对待,求职者有权起诉企业。就算是因为生育,企业也不得以此为由解雇员工。至少应该保持一定的经济待遇直至法定的生育假期之后。" 甘露觉得大量的这种有年龄限制的广告容易给同在社会中寻求发展的女性带来压力,尤其是接近35岁的女人,这对女性是不公平的。一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它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选择,比如说通过面试,来看一个人是否年轻英俊,但是如果登出广告来,那就属于对其他人的"冒犯"了。 时讯记者就甘露女士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发现大部分的招聘广告都有年龄限制,而且在接受采访的30岁上下的人群中,许多人承认这种广告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压力。但是他们对待这种压力的心态却各不相同。一位中学老师对时讯记者说:"这种广告好像在向社会宣布,35岁以上的人不被需要了。我觉得特别愤慨,我们学校的校长有一次跟我们说,你们要珍惜你们的工作,现在什么地方还要35岁以上的人呀?"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是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挑选人才,但是如果把自己的选人标准公布出来,那么还应该考虑社会影响。与这位中学老师不同的是,大部分在写字楼工作的女性,普遍感受到"35岁危机"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她们认为如果自己能在30岁左右站稳脚跟,35岁以后的道路是不用发愁的。有一位就职于某跨国集团公关公司的业务骨干甚至说:"企业登载这样的广告确实给35岁以上的人,或接近35岁的人造成了压力。但是为什么要干到35岁呢?我对自己的目标是35岁退休。一个人到了35岁,尤其是女人,最好的状态不是工作,而是享受生活。有一个自己的公司,让别人为自己赚钱,难道35岁还要去人才市场应聘吗?那个时候应该是登广告找比自己年轻的人干活。" 据了解,许多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尤其是女性,都给自己定下了35岁的底线。有社会学专家认为,所谓的35岁底线,有部分原因是用人单位造成的。如果一个城市的招聘广告大部分都有年龄限制,那么就会慢慢影响到这一年龄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说一个人过35岁,总是接触到对自己排斥的招聘信息,这个人就容易有心理恐慌,比如说害怕被老板解雇,担心被社会淘汰,这种对年龄的恐慌,被称为35岁现象。因此,有关人士认为,应该限制用人单位发布带有"年龄底线"的广告。不过,就时讯记者采访的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多数认为没有必要做出这种限制。 燕莎友谊商城人力资源部部长和俐女士在接受时讯采访时说:"我们作为服务业,对招聘员工提出年龄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对员工的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这是因为顾客的心理都是愿意看到为他服务的是一位年轻漂亮,充满活力的女性面孔,而且服务业的站立式工作方式也决定了年轻人的优势明显强于中年女性,一天8个小时站下来,年轻女性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而35岁以上的女性早已体力不支了。" 另外,和部长还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员流动性都很大,仅燕莎友谊商城一年的人员流动率就在10%%左右,而年轻女性是流动人员里的主流,走的是年轻人,来的自然也是年轻人,这也是阻碍35岁以上女性求职的一个因素。年轻女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要强于中年女性,这是必须的承认的事实,用工单位当然更偏爱年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