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拒做角落生物成为故事达人


  人类天生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听故事。孩童时代,我们迷恋《白雪公主》《绿野仙踪》这样的童话故事;成年后,又被漫威动画里的超级英雄们所折服。人类爱听故事的天性,决定了无论在何种场合,生动的故事总是胜于枯燥的说教。尽管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习惯于躲在角落里——开会时坐在尽量靠角落的位置,聚餐时选择尽可能不被人注意的地方,缺乏安全感的我们不敢畅快地表达自己,任凭自己成为动画中的"角落生物"。
  安妮特·西蒙斯是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界的第一人,她在其奠基之作《故事思维》中,开创性地提出商界沟通中常用的六大类故事,同时讲述了职场人如何通过讲故事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如何运用故事达到非凡的沟通效果。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勇敢地走出角落,试着讲出自己的故事吧!
  会讲故事的人更有魅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管理界就将"讲故事"升华为领导学基础的一部分;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纳德也认为,讲故事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技能。如果一个领导者不能透过故事来宣扬公司和产品的价值,那么他就没办法把自己的商业帝国做到极致。同样,一个职场人如果具有非凡的讲故事能力,那他在职场上的影响力也将大不相同。
  综观当代商界风云人物,无论是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马云、李开复、雷军,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会讲故事。
  乔布斯身体力行参加苹果的历次发布会,在那里,他将自己的产品观、价值观呈现给"果粉"。比尔·盖茨无论去哪个国家,都要在当地进行一次演讲。讲微软的产品,最近的趋势,以及他最近的发现。因为这种近距离的演讲是对微软公司最好的宣传。马云深受比尔·盖茨的影响,他到不同国家、各个大型场合讲故事,讲他当年如何创立阿里巴巴,如何谈融资,讲他自己的价值观。李开复身体稍有恢复,就上《奇葩说》讲他的故事。雷军本来不善于演讲,但经过不断学习、实践,故事讲得越来越好。现在,即使小米发布个插线板,也要搞一次新品交流会,雷军会在现场和"米粉"互动。
  商界大咖抓住一切机会讲自己的故事,宣扬自己的价值观,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自己的公司与产品,因为他们了解故事的巨大影响力。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繁杂的信息和事务、全球化的组织、没完没了的电话、需要陪写作业的子女、逐渐老去的父母、使人不得安宁的催促和指令……所有这一切,都成为精神生活中的直接压力。时间多么紧迫,我们不想多听一句正确的废话。
  一言以蔽之,复杂世界中,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如果你仍然想用线性分析和事实去说服他人,对不起,恕不奉陪。
  指导方针和规章制度不能处理矛盾,但是故事可以。在面对愤怒的顾客时,"很抱歉,这是公司规定,我也没有办法"这样的话毫无意义,但如果你是一个会用故事来劝慰顾客的职员,效果就会大相径庭。航空公司的培训导师可以给员工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售票柜台员工受到一位身份尊贵的男顾客的恐吓:"你必须优先给我订票,你知道我是谁吗?!"这名员工听到后不急不恼地通过话筒广播:"我们这里有一位乘客不知道他自己是谁,如果有人可以帮这名乘客确认他的身份,请到柜台来。"那名愤怒的乘客笑了,他明白了自己的做法是无理的。
  诸如此类的故事,鼓励员工们在出现问题时用幽默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搬出公司的规定。这个年代,所有人都要会讲故事。不管是不是事实,好的故事总是让人感觉真实。
  人人皆应会讲的六个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坎克说:"人类生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逻辑,但是却能很好地理解故事。"故事思维犹如润滑剂一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人性的各个方面调动得更加充分。安妮特·西蒙斯认为,有6种类型的故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去讲的:
  *"我是谁"的故事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愿景"的故事
  *"授人以渔"的故事
  *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前两个看起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也就是说,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究竟在干什么。一位刚刚上任的经理,他在与员工们的见面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他刚走上管理岗位时,对员工的管理过于严苛,员工们愤而反抗,指责他独断专行。当听到新老板讲述自己被员工谴责的糗事时,大家有点吃惊。不过,真正的力量并非来源于完美,而是来自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个领导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这也是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一个"我是谁"的故事,能够打破任何负面评论。只有弄清楚"我是谁""我为何而来"这两个问题,故事才会生动精彩。
  "愿景"往往给人一种希望。毕竟,人活着是要有理想的。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愿景促使我们一步一步去接近更好的自己。
  而"授人以渔"的故事,重要的是思维。在年度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请陈岩石为大家讲党课。陈岩石没有大讲特讲党的原则性、优良传统等,而是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了争取扛炸药包的资格,他虚报了年龄,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党员的身份。比起那些干巴巴的理论,陈岩石用一个小故事將党员牢记使命、身先士卒等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能够让事情事半功倍。比如你要讲一个吝啬朋友的故事,其实不用着墨太多:
  我和一个出了名小气的朋友去外面吃饭,到结账的时候,他站在收银台前摸遍衣兜也没能将钱包掏出来,一边掏,嘴上还不停地嘟哝:"咦?我的钱包呢?"收银员的眼神让我十分尴尬,于是我自告奋勇:"要不我来吧。"朋友推脱几下后便答应了。于是——我一把将他的钱包从他裤袋里掏了出来。endprint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因为精准定位,所以效果更佳。
  用故事装扮的真相,更能让人接受。这,就是安妮特·西蒙斯所要表达的"故事思维"。
  故事的来源
  有时候,讲什么比如何讲更加重要,因为人们对于故事的内容总是有所期待的。那么,故事到底从哪里来呢?亲身经历的故事当然好,能够深得人们的信服。回顾一下陈岩石讲述的故事,因为真实,带给听者的内心感受是震撼的。但是,故事必须来自亲身经历吗?也不一定。一个人的经历终究有限,我们也可以把别人的经历化成自己的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是对思考的再加工。作者为我们列举了故事素材的7个重要来源:
  1.寻找模板:反复循环的主题帮助你定义"你是谁";后续令人兴高采烈的结果证明你走上了正轨;反复出现失败的结果,是你为什么要进行总结的理由;还有人生中那些荣誉时刻,以及它们怎样相互影响,对你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
  2.寻找结果:回忆那些过去你通过努力得来好结果的事情,或者虽经努力但结果很糟的事情,看看它们对你现在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思考一下这些事情对你发展人际关系产生的或好或坏的影响;读一读《伊索寓言》那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去激发和唤起你对人生中类似经历的回忆。
  3.寻找经验教训:铭记人生中令你痛苦的危机,从中总结出自己得到的经验教训;回想自己曾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哪一次,你庆幸自己听了父母的话;事业中的转折点及所学到的东西;重新考虑一下这些事情,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想法。
  4.寻找有效可用的资源:记住改变你的那个故事,然后用老故事来编新故事;记住你听到过的貌似会有用的故事;一个在家庭生活中有效的故事,是否可以用在工作上;询问影响其他人的故事是什么,并且记录下来。
  5.寻找弱点:谈谈自己的软肋——上次哭是因为什么;一件让自己非常开心、兴奋得想跳舞的事;一个终身难忘的尴尬瞬间;那个让自己想钻到桌子底下藏起来的时刻;回忆自己深爱的家人的感人故事。
  6.寻找未来的经验:将每天幻想的故事加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拓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将自己的担忧发展为成熟的故事,包含所有潜在負面的结果——它们会如何结束、影响到哪些人。
  7.寻找故事的回忆:找出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故事并挖掘出含义;出于某个原因而最爱的电影或最喜欢的书——试着复述自己的想法、观点,以便他人能领会你想表达的意思。
  总而言之,尽量记住那些深刻影响着你的事——社会学家将这类事件称为"严酷的考验"。简单地描写每一个事件,然后解释它们如何改变并明确了你的价值观。这中间自然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三大要素。这些情节给了我们如何更好地适应困境的深刻视角,让我们找出每段经历中的纠结,然后发现应对之策。
  如果说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点",那么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人生活故事的基石。透过这些情节,听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你——你是如何形成信念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同时还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和尊敬。
  故事的充分表达
  故事之所以吸引我们,背后是存在一定套路的,比如角度奇特的切入点,跌宕起伏的剧情,令人唏嘘的人物命运,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这些都是一个好故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有了一个好的故事蓝本,还要能够把它完美地演绎出来。讲故事是一个可以学会的技能。作者详细阐述了关于讲好一个故事的几个要点:
  自然使用手势
  手势可以"说话"。为了能更好地塑造故事,讲述者需要配合一定的手势,但这并不是说要像漫画人物那样张牙舞爪,而是先在头脑中想象出故事的清晰画面,然后下意识地通过手势向听众传递你想象到的各种形象。运用细腻的手势可以增加故事的说服力。
  丰富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传达的情感都要深刻。就算嗷嗷待哺的婴儿,都能够读懂大人面部表情所蕴含的情感。如果你想快速地表达喜悦之情,可以在故事里面说:"我看到她做完报告之后,真的非常高兴。"也可以面带喜悦地说:"她做完报告了。"很显然,后者更能有效且生动地传递情感。一个表情可以代替三四句话,这可以大大提高讲述的效率。
  善用肢体语言
  身体姿态表明了讲述者的情感状态,比如:在讲故事之前,如果讲述者身体往后靠,目视下方,搓着手,呶着嘴,然后望向远方,当他收回目光,听众往往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严肃的故事;但是,如果讲述者跳上讲台,拍着巴掌,身体前倾,这仿佛在告诉听众,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故事。可见,身体语言能够表达出讲述者的心声。
  丰富的语气语调
  语气是讲述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可以表达故事的感情色彩,也可以描绘故事场景,达到的效果当然也有差别。想象一下,如果你用宠溺的语气对你的猫咪说:"我的小讨厌……"它会立马跑过来和你撒娇。如果在讲述过程中怒气冲冲、自高自大,或者带有沮丧等负面情绪,听众都不会很快接纳你的。因此,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先把情绪调整好,情绪平稳了,语气自然就顺畅了。
  利用沉默扩大情绪和感受
  合理的节奏和适时的停顿可以让故事意味深长。人的情绪呈曲线分布,自低点开始逐渐升高,到达顶峰后再缓缓减退,最终消失。因此,停顿的时间要恰到好处,太长或太短都不合适。很多时候,停顿犹如空镜头,别有一番感染力。很多时候,千言万语都不如三秒钟的沉默具有力量。所以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沉默是情绪和感觉的扩音器。
  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一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还要特别注意细节。好的故事需要细节的层层铺垫,细节描述得越精致,故事越好看。
  只要你开始讲故事,你的思维就已经启动了。故事思维是一门技能,它像任何技能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完善,直到它能打动人,说服人。
  反复练习造就故事达人
  讲故事是一种技能,而任何技能都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练习",能将你从一个背诵故事的新手,变成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一旦你抓住了故事的精髓,不妨先找来一位家人或者朋友,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讲给他听。如果你的故事得到朋友或家人的认可,你可以尝试在更多场合把故事带给更多的听众。
  故事要讲得精彩,尽量要把细节处理得生动。试着形容一个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比如一个你或者其他人很想得到的东西,却因为什么成为了泡影而最终放弃了。这样的练习不光能帮助你练习讲故事的技能,而且对别人也有帮助。但是,如果要让你的故事不但是关爱之举,而且还有领导者的风范,你就必须思考听众的反应,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让故事更有帮助、更生动。
  另外,笔者还想补充一点。现在,社交媒体应用得如此广泛,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用来练习提升自己的讲故事能力。很多人习惯于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经历给朋友、同事和家人,不妨回顾一下你微信朋友圈里最近分享的内容,哪些事件或是主题比较有特点?你分享的东西和你的价值观一致吗?你遗漏了哪些内容?还有,别人回复、转发最多的是你的哪些内容?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思考和评论别人发表的分享来获得有帮助的见解。
  这个练习能让你反省你分享的东西,并且让你更加了解自己。首先,它能让你更好地意识到你愿意暴露出多少关于自己的事情;其次,它还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巩固你的能力。这些小故事其实比看上去具备更多的价值,甚至在以即兴创作为主导的社交媒体世界里也是别具一格。
  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奇努阿·阿切贝在其长篇小说《荒原蚁丘》一书中写道:"只有故事能历经战争与屠杀而继续存在。能比战鼓声与勇士们的呐喊声更有生命力的,是故事。能够拯救我们的后裔,保护他们不像失明的乞丐那样撞进插满荆棘的栅栏中而不知所措的,是故事。"培养故事思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升级认知。在生活中找寻自己,不断地精进提高,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恰恰是人生中最值得讲述的故事。
网站目录投稿: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