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到3.3亿人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的报告,我们知道现在每死亡两个人,就接近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如是说。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到3.3亿人,比2019年发布的数字2.9亿多出4000万人。葛均波介绍,心血管疾病死亡最多的目前可能还是冠心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再者是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为何呈爆发式增长?葛均波解释说,我们没有控制好疾病的发病源头,即没有做好预防。如果把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些疾病的发生是过去这些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以及肥胖导致的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这四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导致的,其他的遗传因素或性别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树立"泛血管"概念,把人看作一个整体 葛均波介绍,医学实质上把一个人分成系统,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再把系统分成器官,比如把呼吸系统分成支气管、气管、肺等,之后把器官再分成组织,再分成细胞,一点点往下分。 "一个人哪个地方不舒服,就到医生那儿找相关的疾病,所以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对此,葛均波强调,要把人作为整体来看待,心血管疾病其实是血管病,"我们在专业里强调‘泛血管’的概念,或者说泛血管疾病,它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导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器官,比如发生在大脑,产生脑中风,发生在心脏,产生心肌梗死,发生在周围血管,产生血管闭塞要截肢等这样的情况。" 葛均波说,有的患者同时患两个疾病,比如脑中风的同时还有冠心病。"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泛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葛均波介绍,一般而言,人们刚出生时,有正常的血管,正常的血管内膜、中层和外膜。随着人们接触外界的一些危险因素,比如有的人抽烟,包括吸二手烟,有的人不运动,血压升高,过多营养导致高血脂、高血糖等,血管会发生斑块,斑块形成以后会导致管腔内狭窄,导致所有器官的缺血,包括重要器官的缺血。而一旦斑块发生了破裂,就会导致这个地方的血栓形成,就形成了在临床上见到的脑梗塞、心肌梗塞等情况。 预防心血管疾病,做到"ABCDE"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人体机能运行的动力源。从出生到生命结束,按平均每分钟75次计算,心脏一天要跳十万八千次;人的一生如按80岁计算,心脏要跳动三十一亿三千六百万次。心脏功能对人体健康、工作及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心脏跳得过多或过少、过快过慢可能都会有问题。"葛均波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监测心脏活动的检查方式增多,临床上解决心肌缺血的手段不断进步,也有很多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心血管疾病预防的过程中,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强调这几个概念,我把它们总结成‘ABCDE’这几个字母。"葛均波解释,A代表抗血小板(Antiplatelet),代表性药物阿司匹林;B代表血压控制(BloodPressureControl);C代表戒烟(CigaretteQuitting)和胆固醇控制(CholesterolControl);D有两个,代表健康的饮食(Diet)和糖尿病的控制(DiabetesControl);E代表运动(Exercise)和健康素养教育(Education),让老百姓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手段。 "其实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70%—80%的机率可以预防。"葛均波说,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第二,要少摄入钠盐,"钠盐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且很多高血压药物对它可能无效。"第三,要多吃蔬菜水果。第四,要戒烟戒酒,"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发现烟有任何的好处,它除了会引起肺癌等情况,还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第五,要注意适量运动,"散步、太极拳、游泳都可以促进健康,还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的体检尤为重要,了解你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情况,可以进行早期干预。" "我们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过桥。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人可以幸福地走完一生。假如有高血压,人就相当于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高血压同时再抽烟,这个包袱就大了,生活更沉重,假如是高血压又抽烟又有高血脂,这个桥就断掉了。"葛均波强调,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