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爱心暖夕阳兴福庄园真幸福


  爱心暖夕阳 兴福庄园真幸福
  初访潘良中,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热情豪爽、快人快语,有着中年人特有的睿智与成熟。谈起养老事业,他满脸尽显关怀仁义之心;说起创办兴福老年庄园过程,语带沧桑侃侃而谈,满怀希望和幸福。潘良中,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党的养老事业的坚定本色,充分体现了一名养老院园长热爱本职、甘于奉献的职业风范。潘园长就是以一种以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面向老年人生活,不遗余力做公益,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发展尽心尽责,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倡导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为中国养老事业发展进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心存大爱 "傻大哥"建成"托老所"
  潘良中先后从事过送客载物、加工粮食、修理煤气灶等行业。1999年元旦,手里有了积蓄后,潘良中放弃了家中碾米养猪搞副业的行当,从老家原鞍湖镇白荡村来到了龙冈集镇租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办了自行车修理部,兼做车用配件批发零售生意。由于他为人诚实守信,服务热情周到,生意特别红火。打拼了十几年,他手里拥有了数十万元资金。
  2008年,当他发现社会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可他们的子女要上班、学习,许多老人无人照料的现实。萌生了创办老年庄园的念头,他要为老人们创造一个老有所养的安身立命之处。
  有一天,几个生意伙伴劝他说:"你也该考虑在镇上买幢房子,这样就能安居乐业了。"见潘良中笑而不语,在一旁的妻子刘存霞也附和说:"孩子快20岁了,你就是不为我们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着想吧?"潘良中想了想,对妻子说:"在街上买房子先缓一缓吧,我打算回老家办个托老所。"刘存霞听完此话后,表示坚决不同意。潘良中边干活,边笑着说服妻子:"你看对面二楼趴在窗台向外张望的老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有老时啊!"经过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刘存霞终于同意了。
  得到妻子支持后,潘良中说干就干。他回到老家,以75000元中标,与村里签订了购买学校三幢闲置教室的协议。接着,他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平整操场,栽花种草,装修房屋,布置环境,还添置了床铺、被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招来了3名护工。这样,一个简易的养老所终于建成了,而他的积蓄也全部被用光。
  为了办好养老所,起初,他早出晚归忙碌,虽说颇感劳累,但心里非常高兴。后因养老所的老人们急需要人员护理,他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生意,一门心思扑在老年庄园管理上。
  随着他庄园事业不断延伸,这几年来他还倾心社会助残事业,尤其高度关注那些高龄残疾老人,给他们带来家的温馨,让这些残疾老人真正老有所养,享受临终关怀。2015年的一个冬夜,一位老人突然发病,潘良中和妻子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医生抢救了两天两夜,最后还是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期间,他多次联系老人的亲属,直至老人去世后其亲属才赶来。没想到,该亲属还责怪他们夫妻俩不负责任。当时,他们感到很委屈。事后细想,也能理解,毕竟老人去世了,家人必然会悲痛、会伤心,有些怨言也在所难免。后来,老人的亲属来到庄园协商处理老人后事时,才了解到他们夫妻俩悉心服侍老人的情况和老人在医院抢救时的陪护经过,感动得当场就向他们夫妻俩道歉并致谢。
  近年来,潘良中不仅花费掉自己全部近50万元积蓄,还千方百计赢得各级组织关心,并通过庄园创业,先后投入120多万元,坚守养老助残事业,一干十多年,使得养老助残事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潘良中夫妇十分注重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知识的学习,先后获得了高级护理证书,也真正把书本学到的知识让孤苦老人、残疾人员享受到了正常的陪护服务。几年来,除了五保老人外,他还先后帮助救助残疾老人80多人次,先后解决过13名残疾人就业,受到了全社会广泛赞誉。
  几年来,老年庄园十分关注因老变残老人的晚年生活,如庄秀红老人,2011年10月21日她新托管到庄园时已是76岁老人。入园时,老人当时的境况是:大脑萎缩,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潘良中夫妇接手老人后,多方帮助老人就医找偏方,精心侍候老人饮食,鼓励园内老人间的沟通交流,经过几个月的细心呵护,老人在庄园度过了一年多晚年时光,才安然离开人世。
  潘良中还十分关心社会上无助的残疾人。一次在盐城登瀛桥上,他遇到了中兴残疾人王文富,因为生活无着,流落街头。他主动将他带回养老院,给他吃的,买给他穿的,还安排他在养老院里工作,每个月里又发给他一定的工资。直到15个月后,小王被舅爹爹带回去为止。去年底,小王还特地来到庄园向潘良中夫妇表示感激之情。
  对社会上的残疾人,潘良中也总是始终有一颗关爱的仁义之心。几年来,他不论白天黑夜,总是无偿接送突发疾病的残疾人就医,先后达到20多次,并为庄园附近社会残疾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达到近千轮次。
  创建于2010年10月的兴福老年庄园,位于盐都区龙冈镇兴福村,是民政部门批准并登记注册的民办非盈利、公益性养老服务结构,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120多万元. 庄园集"社会助残、社会托养、居家养老、临终关怀"为一体,坚持"崇孝尚德、博爱诚信"理念,立足"让老人幸福,促社会和谐"的宗旨开展养老助残服务。庄园现有床位108张,有五保集中供养对象10人,社会服务托养对象30人,每天为辖区108个居家养老对象提供服务。几年来,先后帮扶服务过80多名老年残疾人,为13名残疾人提供过就业机会。
  真情倾注 温馨庄园"一家人"
  潘良中的妻子刘存霞一直追随着丈夫的脚步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陪丈夫种过地、碾过米、养过猪、开过车行……直到2010年10月以后,她变成了兴福老年庄园一帮老人眼里的"干丫头"。
  "兴福老年庄园"自创办以来,刘存霞一直认为,老人最大的苦衷就是内心孤独,最大的寂寞是缺少交流。来自郭猛镇的95岁老人吴秀英,因不小心摔了一跤,全身瘫痪。刚来时,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是全失能老人。为了照顾好她,刘存霞除一天三顿一口一口喂她吃饭外,每天还帮她定时翻动身体,擦洗换衣,端屎端尿,不厌其烦。冬天,看她衣服单薄,又专门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她。天气好,刘存霞就背她到外面摇椅上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老人慢慢地恢复了一些知觉,病情有了好转。
  来自射阳的80多岁的邓奶奶患老年痴呆,夜里经常不睡觉,在院内乱窜,常常冻得浑身冰凉。为了照顾好这位老人,刘存霞就睡在老人房间里,但夜里老人还是经常钻出被窝,在房间里乱跑乱翻。于是,她干脆就将这位老奶奶搂在怀里睡觉。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从此,老奶奶再也不乱跑了。刘存霞常说,老人平安健康,是她最大的欣慰。
  2010年,儿子潘飞考入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大学毕业后又响应祖国召唤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卫国者。经过几年军营历练后,去年8月份,他顺利地考入某军事学院。
  在潘飞读大二期间,暑假回家看到父母日夜操劳地照顾老人,二话没说,就加入了护工队伍,替父母分担日常琐事。他先将几位老人扶坐到条椅上,然后按次序轻轻擦洗着老人们的身子。有一次,几个儿时玩伴找他聊天叙旧,他正在为一位大便失禁的老人清洗下身,其中一伙伴捂着鼻子对他说:"小飞啊,真恶心,这样的事情你以后就不要再干了。"面对小伙伴们的关心和不解,他笑着说:"我已将这些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爷爷了。"
  从部队回家乡探亲期间的20个日日夜夜,他都时刻陪伴着老人,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在园内为老人们端茶倒水、喂饭、打扫卫生、整理床铺。"小飞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老人们时常这样夸潘飞。
  刘存霞怎么也无法忘记2011年3月24日晚上发生的那一幕。那天,刚吃过晚饭的孙奶奶嚷着要解手,刘存霞先扶着她坐上坐便器,然后又赶紧帮房间里的另一位老人整理着被褥。只听见卫生间传来"嘣"地一声响,等她一转身,发现孙奶奶已经瘫倒在地,不省人事。这一幕,把刘存霞吓得不轻。她赶紧抱住老人,大声焦急地呼喊。潘良中闻讯,立即用车送老人到医院抢救。在车上,刘存霞抖抖颤颤地给老人的儿女打了电话。到了医院,医生说老人已经过世。过去一直称呼刘存霞为干姐姐的老人的儿子赶到医院时,二话没说,迎面就给了潘良中一拳。看着血流满面的丈夫,面对孙奶奶家人嚷着要赔偿几十万的要求,刘存霞无助地坐在病逝的孙奶奶的床边哭泣。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冷静下来的孙奶奶家人,在医生的反复解释下,才让夫妻俩送孙奶奶回家办丧事。"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这种担惊受怕的事一分钟也不想做了。好好的一个喊自己干丫头的老人说没就没了,一个曾经亲亲热热叫你干姐姐的人转眼就要和你打官司。真是太无助了!"刘存霞谈起庄园里第一位故世的老人时,至今仍心有余悸。
  经历过一次老人的离去,以后再面对老人的离开,刘存霞虽难免伤心,但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惊慌失措了。原本性格柔顺的她,在困难面前选择了坚强。就是后来面对丈夫发生的一次意外,她也比以前更淡定了。
  2015年7月6日,台风"灿鸿"即将登陆,潘良中领着一帮工人正抓紧修缮屋顶不慎摔下。腰部骨裂、胸部骨折、左手粉碎性骨折……等医生告诉刘存霞,她的丈夫没有生命危险时,她才长舒了一口气。下午5时,想到家里老人晚饭和喂药时间要到了,可丈夫潘良中留在医院又没人照顾,正当刘存霞左右为难时,丈夫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要跟她回去。最终,刘存霞只得含着眼泪,把丈夫接回家。当天夜里,潘良中疼痛难忍,刘存霞心如刀绞。第三天,刘存霞只好把丈夫又送进医院。
  "你怎么放心让身受重伤的丈夫一个人在医院里一躺半个月而不去陪护?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当问及刘存霞这个问题时,她笑笑说,"我也想去陪伴呢,可是庄园里怎么办呢?老人们的药量什么的都一直是我一手掌握的。而且台风即将来临,我要催着工人们翻盖好屋顶,哪有时间想别的?没时间去想啊,里里外外忙都忙不过来。"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送到兴福老年庄园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重疾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又无法照顾。每个老人入住后,潘良中一家总是先亲自陪伴老人住上一段时间,等熟悉情况后,才将他们分到各个房间。每天,一家人都要伺候着老人们穿衣、吃饭、喂药、入睡、拉家常。隔一段时间,他们都要亲自为老人们理发、剃须、修剪指甲,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每一位老人。渐渐地,庄园入住的老人从三四个,到十多个,直到现在的近百个。潘良中一家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份大爱温暖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位老人,真正让老人们感觉到兴福庄园真幸福,自己和潘良中他们是真正地温馨"一家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潘良中一家人的辛苦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盐都区2010年十大慈善人物"。他精心照料家庭经济困难老人的事迹,被评为盐都区2012年"十佳文明新事",妻子刘存霞也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儿子潘飞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
  爱心暖夕阳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潘良中只想用关爱老人,服务周到的所作所为和内心的感动,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加入养老敬老的公益团队,大家一起行善积德,尊老敬老爱老,共同把老人的晚年生活搞好,让爱延续……
  2016年10月2日傍晚,秋雨蒙蒙。在儿子孙文兵家吃过晚饭后的潘万娣出来散步,走到盐城市区一分场附近,不幸被一辆轿车撞倒了,而且撞得不轻,肇事车主赶紧向路过车辆招手,希望有车能将老人迅速送到医院检查救治。就在此时,开着面包车准备为庄园里老人买药的潘良中路过出事现场,二话没说,立即和肇事车主一起,将老人抱上自己的车,迅速将老人送到市一院进行检查诊治。潘万娣的两个儿子孙文兵、孙文军闻讯赶到医院,得知是潘良中伸出援助之手,冒雨将自己的母亲及时送到医院的情况后,对潘良中的这一义举深表感谢。将印有"品德高尚、救死扶伤"八个金色大字的一面锦旗,赠送给兴福老年庄园园主潘良中,以此感谢他路见危难、无私援助、热情救助的义举。
  2017年,徐炳南老人因为不小心跌断腿,瘫痪在床不能行走。老人心情低落,丧失了生活信心。为了老人早日康复,万般无奈下,他的家人几番商议后决定将老人送到兴福老年庄园试试看。徐炳南老人到老年庄园后,潘良中夫妇不仅利用掌握的护理知识精心伺候和照应老人,开导老人战胜疾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在潘良中夫妇的暖心帮助下,瘫痪了半年多的徐炳南老人终于能够拄着拐杖回家过年了。2018年6月8日上午,徐庄村87岁老人徐炳南独自骑车,来到了兴福老年庄园,紧紧握住园主潘良中夫妇的手,并向他们赠送了"关爱老人、服务周到"的锦旗,还有一面同样内容的锦旗,老人就挂在三轮车上,走到哪宣传到哪。
  潘良中建起了"老年庄园",说"希望把老人聚集在一起,有个人照应,有个好的环境让大家聚在一起谈谈心,能安度晚年。"
  为了照顾好老人,潘良中请了5个帮工,一天三餐按时按点,为老人洗、刷、晒,无微不至。老人们在一起聊天、打牌、听淮戏,生活得愉快安乐。但在这背后,潘良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精神压力。由于老人人数偏少,收入有限,老年庄园一直处于亏本维持之中。村干部吴大奎介绍说:"像他这个老年庄园,人员工资、伙食费、水电费、煤气费、日用品等各种开支,每个月至少花费在2万5千元左右,而他现在只有13个人,每个月只能收到1万5千块钱左右。要办下去,他每个月都要贴钱。很不容易!"潘良中办这个养老庄园,天天都在往里"砸钱",原来修车做生意积攒下来的积蓄,早就填进去了,自办养老院几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自己白干不说,当初自己投资兴建的80余万元,不仅收不回来,还亏了几十万元,而且还在不断亏损。
  老年庄园的护工说,脏、累还在其次,他们最担忧的是老人的健康状况。一般老人都患有多种疾病,有时老人的健康出了问题,他们不仅得不到有些家人的理解,甚至遭到殴打。
  "老人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像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虽然我们签有护理合同,但老人一旦出现意外,风险却几乎全部得由我们扛。"潘良中对民办养老院面临的经营风险感到无奈,他说,一出门就提心吊胆,就怕手机响,怕院里老人出事。护理风险犹如"刀悬在头顶"
  护工难找也一直困扰着民办养老机构。长久以来,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5岁至60岁之间,养老护工并没有成为一种职业,更没有统一的培训。
  "护工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给老人喂饭、吃药、擦洗身体,必要时还要帮老人端屎端尿、擦洗大便。年轻人嫌脏,中年人难为情,年纪大的又干不动。"潘良中表示,因为护工难找,自己60多岁的母亲和岳母一直充当护理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个别老人因病瘫痪在家,儿女们在外忙碌无法长期在家照顾老人,就想着把这些老人送进了我们兴福老年庄园,而兴福老年庄园渐渐地也就转变成了村里瘫痪残疾老人晚年的养老院。多年下来,潘良中夫妇已是力不从心,甚至儿子每次从外地回家,都要跟着我们一起忙着照顾服侍这么多的老人家,特别是给每位老人洗澡最难,三个人服务一个,有时遇到老人身体不适,他和妻子轮番陪伴床边,全家人每天二十四小时守候着这些老人,全身心放在老人身上怕有闪失不好交代,自己的小家已没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乐趣,身体也不如从前,从2012年开始,他和妻子就没有过一天能太太平平地睡个安稳觉。这样的日子伴随着他们夫妇,使他们夫妇身体精力都开始下降,他们对今后的趋向有点迷茫,不知能否将当前的养老院撑下去。一方面他们内心舍不下这些老人,不愿让这些已无生活能力的老人家们在临终前无人照顾和内心孤独;另一方面,又苦于自己身体和精力已到极限,内心很是困惑无助。正当他们夫妇徘徊时,一是准备减少院内的老人收养;二是准备改行经营其它行业时,盐城圣贤公益团队恰时的到来如雪中送炭般,给了他爱心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一起行善积德,尊老敬老爱老,共同把老人的晚年生活搞好,让爱延续到每个家庭!
  结语
  潘良中园长是在平凡的公益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一名普通的养老庄园园长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认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党的养老事业的坚定本色,充分体现了一名养老庄园园长热爱本职、甘于奉献的职业风范。潘良中理想信念坚定,不为名利所动,始终执著于养老敬老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甘当院民健康长寿的垫脚石。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关爱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有了爱,有了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闪出耀眼的光芒!祝愿潘良中园长能够创出一片新天地,带动大家一起共同把老人的晚年生活搞好,让爱不断延续!
网站目录投稿: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