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岛的个人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赵振开(笔名:北岛,1949年8月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男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 "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1]。曾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有诗集《北岛诗歌集》《太阳城札记》等,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人物经历 青年经历 北岛1949年生于当时的北平(即北京)。 1965年9月,北岛考入北京四中高中部。回忆起在四中不到一年的学习生活,北岛坦言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因为数学不好,四中给了北岛的学习压力特别大。 1969年到1980年,北岛在北京市六建当了11年的建筑工人。 早期创作 1970年前后北岛开始写作,关于北岛的写诗的开端,流传着几个版本。一说是1970年春天,北岛和几个朋友在颐和园划船时,有位朋友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给他以强烈的震撼,随后就开始了写诗。另一种说法是,有人回忆说,北岛是在1970年到海边度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写诗的,诗中充满着关于海岸、船只、岛屿、灯塔的意象。 北岛自己曾反思过:对我来说同样是个谜,就像河流无法讲述自己一样。我试着讲述自己写作的开端,但发现每次都不一样,于是我放弃了回溯源头的努力。我想,写作是生命的潜流,它浮出地表或枯竭,都是难以预料的。外在环境没有那么重要。 1973年前后,北岛与北京四中的同学16常常在一起进行文学沙龙形式的聚会;还同文学青年史铁生等人保持密切的文学接触。这使得北岛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贵族化、精英化倾向。 创办杂志 1978年北岛与芒克等人创办《今天》杂志。1978年初秋一个晚上,北岛和芒克、黄锐在黄锐家的小院里喝了点儿白酒,北岛提议要办个文学杂志,于是《今天》诞生了。 北岛的笔名也是因为《今天》的创办而来的。当时北岛和芒克创办《今天》杂志,觉得自己应该有个笔名。有一次无意间两人在晚上骑车,芒克想起北岛是个南方人,但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那时候北岛出了一本诗集叫《陌生的海滩》,里面也提到很多岛。他是那种外表看起来挺冷、挺独立,芒克觉得叫"北岛"非常合适。 1980年《今天》停刊。 1985年,北岛调到昌平县任北京飞达(集团)公司干部。 在那儿呆了大半年后,成为自由职业者。 1987年春,北岛去了英国,在大学当访问学者。 国外经历 1990年,北岛移居美国,曾任教于加州戴维斯大学,同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1994年,北岛返回中国,在北京入境时被扣留,遣送回美国,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后来,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杜伦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 2001年10月,回国为父奔丧,2002年宣布退出中国人权。 重回祖国 2004年,北岛的散文集《失败之书》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是时隔15年北岛首次在大陆出版书籍。 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 2008年,北岛的散文集《青灯》在大陆出版。 2009年,北岛的散文集《蓝房子》与《午夜之门》在大陆出版。 2010年,北岛的散文集《城门开》在大陆出版。 2010年,北岛全票通过当选《钟山》杂志当代(1979-2009年)十大中国诗人之首。 2011年8月8日,北岛获准入境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 个人生活 赵济年:北岛父亲(1921年-2003年),金融专家,早年在重庆中央信托局工作,1949年解放前参加上海金融系统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革命工作,建国后担任上海保险公司干部,六十年代曾担任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革后调回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工作。新中国保险业的创始人之一… 孙美利:北岛母亲(1922年-2013年),浙江绍兴人,医生。 2013年夏,北岛母亲以90多岁高龄去世。5月24日, 北岛回故乡湖州。 姗姗:北岛妹妹(1953年-1976年),1976年7月27日下午,珊珊带几个女孩去蛮河游泳。那天上游水库泄洪,水流湍急,一对小姐妹被卷走了,妹妹消失在漩涡中。珊珊一把抓住姐姐,带她游向岸边,用全身力气把她托上岸,由于体力不支,她自己被急流卷走了。第二天早上,才在下游找到尸体。年仅二十三岁。北岛为妹妹写下的诗有《小木房的歌》写于姗姗23岁生日、《黄昏:丁家滩》 写于珊珊1975年的最后一次回京、《界限》 1976年7月珊珊逝后所作、《安魂曲》 1998年护送珊珊骨灰从湖北回京,北岛写在墓盖上的诗。 甘琦:北岛现任妻子 ,祖籍江西,2004年与北岛结为伉俪。 两人育有一子兜兜。 邵飞:北岛前妻,1954年6月生于北京。两人育有一女田田。2003年,与女画家邵飞的多年婚姻宣告破裂。 田田:北岛女儿 ,1985年出生,10岁接到美国团聚,15岁又回到北京,17岁再搬回美国,曾在北京上大学,现在荷兰一家美术学院读硕士。北岛为女儿写了很多诗,代表作有随笔《女儿》、诗歌《画-给田田5岁生日》、《出发-给TT24岁生日》。 兜兜:北岛儿子,2004年平安夜出生,与现任妻子甘琦所生。 赵延年:北岛叔父(1924年-2014年),北岛(赵振开)父亲赵济年是赵延年的兄长。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2013年10月30日,"时间的玫瑰——北岛诗歌之夜"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邵逸夫堂举行,600多人入场,创下主办方同系列活动的最高纪录。 2013年11月25日,北岛出席汕头大学国际诗歌节。 2014年7月,北岛编选《给孩子的诗》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4年7月5日,北岛时隔13年重回北京,出席新书发布会。 2014年8月22日,北岛出席上海书展。 2014年9月,北岛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9月22日,北岛到北京南五环寿宝庄的民工子弟学校——蒲公英中学教孩子们读诗。 2014年10月6日,北岛出席杭州"第三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 2014年10月17日,北岛阔别45年重回北京四中,并表明希望能回北京四中开课。 2015年6月,北岛与李陀一起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在大陆出版。 2015年8月8日,北岛出席深圳"第一朗读者"跨界诗歌活动。 2015年11月25日,出席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开幕式。 2015年12月,北岛出席两岸诗会。 2017年2月27日,北岛出席"艺术庆云诗歌交流会"。 作品主题 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诗人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众不同,他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他的诗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表现出舍生取义的气概。 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在他早期的诗中,呈现出一个"对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不可妥协的。如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种句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中包含的挑战宿命的信念却又坚定不移,给人一种绝望中诞生的勇气。这是北岛诗歌最大的特征。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北岛的早期,仍然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结。这首诗也许是北岛流传最广的诗,但却并非北岛写得最好的诗。诗歌中还是有着几许焦燥的心态,缺乏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入的反醒意识。 艺术风格 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或许过去的时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风面前依然坚持做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电,直射阳光下的灰尘,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孤独的,这在他的诗中常有体现,如《迷途》:"一只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和弦》:"烟头忽明忽暗/野猫孤零零的/海很遥远",《界限》:"对岸的树林中/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向我飞来"。他的主观情感跟现实世界如此隔隔不入,这就造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他对"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恶痛绝,企图用人性和理性的两大标尺对其进行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北岛与同期朦胧诗人相比,具有更为清醒的思辩特征。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又是通过直觉性的意象表现出来的。隐喻、象征、通感,"蒙太奇",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中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他使用的诗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锤出击,扑面袭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他善于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如《祖国》:"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黑色的板墙",《在黎明的铜镜中》:"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水手从绝望的耐心里/体验到石头的幸福",《诗艺》:"骨骼松脆的梦依然立在远方/如尚未拆除的脚手架",这些句子都具有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感觉。 人物评价 北岛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他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他曾经写道:"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从天安门广场到更远处,这些诗句激励着青年们改变世界的热望。作为一份民间文学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者,他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他的同胞创造并培育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平台。 (布朗大学校长路斯·西蒙斯) 北岛带动了香港新诗国际化。 (学者、文学评论家李欧梵教授) 香港国际诗歌节是北岛给香港的礼物。(诗人廖伟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