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 40多年后,这名湖南农民组建了一支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行将覆灭的清朝打了一剂"强心针",强行续了几十年寿命。不仅如此,曾国藩还身体力行地启动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曾国藩被视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于1838年第三次参加会试后,成功登第,并在殿试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随后,曾国藩进入翰林院,选为庶吉士。1840年,翰林院散馆,曾国藩获授翰林院检讨,级别为从七品,比正七品的知县还低一级,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干部。 翰林院检讨与修撰、编修一样,负责掌修国史,只是级别不一样。李鸿章、张之洞当年的第一份职务都是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比检讨高一个级别。至于左宗棠,他终生没有进入翰林院,因此从没有任职过这些职务。翰林院检讨类似于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 接下来的13年里,曾国藩升迁频繁,累迁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并署理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务。 内阁学士是内阁大学士的属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国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部、水利部、林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的副部长。 在这13年间,曾国藩曾经在1843年和1852年,被外派为四川乡试正考官和江西乡试正考官。这是一种临时派遣的工作,没办法对比现在的职位。 1852年6月,当曾国藩外派为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当时,曾国藩正在前往江西的路途之中。古代非常讲究"孝治"。当官员的父母去世后,除非这位官员正在打仗,否则都必须马上辞掉官职,回到家乡去为父母守孝。所以,曾国藩立即停止前往江西,改道回到湖南老家。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也不会责怪曾国藩"撂挑子",反而会夸他"孝顺"。 曾国藩在湖南老家为母亲守孝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还卷入了湖南。咸丰皇帝命令曾国藩协助湖南巡抚兴办团练。曾国藩却借此机会,练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湘军。 曾国藩属于"文人带兵"。"文人带兵",很容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可曾国藩带兵却稳扎稳打,"挖深沟,扎硬营",硬是与所向披靡的太平军周旋了十几年。1864年,曾国藩、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克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结。 从1860年到1872年,曾国藩两次担任两江总督,一次担任直隶总督。 两江总督管辖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相当于今天这3个省的省长,同时兼任3个省军区的司令员。直隶总督负责总管直隶的军民政务,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后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天津市的市长和河北省的省长,同时兼任卫省军区(警备区)的司令员。 当时,直隶总督还兼任北洋通商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相当于半个外交部长。 正因为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因此当"天津教案"发生后,曾国藩会奉命前往天津进行处理。结果,由于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太过软弱,过于迁就洋人,惹得民众不满,朝廷也对他有意见,一世清名,毁于一旦。 曾国藩先后担任过体仁阁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这两个官职都是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