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另类葡萄王只求丰衣足食


  一般人创业,求大、求辉煌,
  他是一个农民,小农民,
  没有"野心"的他,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怎么一亩赚5万?
  有超前意识。于庆深胆大妄为!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他就带头搞起了一亩三分地,和他同期的人,都是小心地种点苞米大豆,他却不留余地,在房前屋后的4分地上,种了资产阶级大毒草——葡萄。虽然当时知识无用论大行其道,为了种好葡萄,他专门到农大学习园艺。
  1984年,分产到户,不顾家人的反对,他贷款1万多元,种了5亩葡萄,开始创业。于庆深种的是巨峰和黑莲子,一共1000多株。到1986年,葡萄进入丰产期,他一年就赚2万多元。这让他看到了种葡萄的巨大利润空间。于庆深开始不断扩大规模,到1990年,已有葡萄苗2000株。
  引进新品种,年年试验。他年年引进鲜食新品种,这些年一共引进了30多个品种,通过比较试验,选出了适合于东北环境生长的十几个新品种,它们品质好、性价比高、抗性强、经济效益好,如巨峰、白香蕉、蜜汁、着色香、京亚、京秀、美人指、寒香蜜、藤稔等。
  选育品种考虑成熟期。葡萄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上市。其中,京亚和京秀上市最早,亩产值也高,一般7月下旬就能上市;然后是着色香和蜜汁,7月末、8月初上市,着色香最好卖,在超市1斤能卖到15元;白香蕉大概是8月中旬上市,由于皮薄,不适合长途运输,因此多在本地销售,零售价在7元以上;而作为传统品种的巨峰,高产稳产、相对晚熟,是八月节的主销产品,基本贯穿了整个销售周期。比京亚和京秀成熟早的还有康太,只是它的品质不好,皮厚,口感差;比巨峰更晚熟的是美国红提、新疆马奶葡萄,但它们不适合东北种植。
  注重新技术。与普通种植户不同,于庆深率先实行新技术。如无核葡萄。"这是个勤快仔细的活儿,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没办法做好的。"做无核处理,要比种普通葡萄多花十多个工,而且还要特别小心:果穗长到中指长时,拿着广口杯,一株一株地轻轻地蘸药,手轻了会有籽,手重了果穗容易被折断,这样的过程需要重复两次。"虽然费工夫,但是无核化后,不仅葡萄好吃,还能卖个好价钱。"于庆深说。
  他重新规划了用地和栽种密度,通过缩短行距,每亩地由原来的500株增加到1000株。以3年生的葡萄为例,一株葡萄苗上能出18—24个穗,最重的达到8两,平均每串也有6两,以最低5元一斤计算,一株苗就能赚50元,1000株就是5万。
  预防比治疗更关键。比如,葡萄容易得霜霉病,他摸索出了规律。雨、雾、露的天气,最容易发病。因此,多天连雨的时候,就要用药,防止得霜霉病。再比如,通过叶片的长势,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葡萄生长的好坏,叶片黄化卷曲,就是缺氮和钾了,要及时补肥;如果是肥烧,叶片边缘会打蔫;如果是虫害则病变多出现在叶柄和叶脉;有时候,叶片交错摩擦也会使叶片边缘泛黄,但不属于病变。
  肥水要混合使用。于庆深说:"化肥见效快,有机肥见效慢,我一般是以4∶6的比例混合使用。这样既保证土壤不板结,又能促进葡萄生长。"叶片病变,治疗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可以使用少量的叶面肥,也可以在果实膨大期,喷洒叶面肥,提高坐果率。
  于庆深凡事要求尽善尽美,"除非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好!"尽管有30多年的种植经验,但始终规模不大。年轻时是因为只有自己干活才放心,50多岁后,是身体不好了,更没心思扩大规模了。于庆深没有追求种植面积,而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兢兢业业地追求亩效益最大化。
网站目录投稿: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