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张培 摘要:阅读能扩展阅历,丰富知识,是走向社会、寻求工作的资本。大学生阅读这一活动目前已是学校、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353位同学展开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本人、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与毕业人数增加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双重压力。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改善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阅读是扩充阅历、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众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促进大学生阅读的举措,14所知名大学校长的推荐书目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渠道也应变得多样。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关注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与阅读兴趣,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大学生正确对待阅读夯实基础,也为高校有效地开展读书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次调查主要在南京工业大学展开。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文、管、法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是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该校作为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以现场发放为主、网上为辅。共发出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353份。其中男生237份,女生116份。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1.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量普遍很少 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每周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数占67%,每周阅读课外书籍2本以下的占77%。这样大学生平均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很多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非常少,远远低于国家对大学生阅读量的推荐数,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严重不足。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男女比例为81:32,由此可见男同学比女同学花在阅读的时间更多。或许近年来随着韩剧、动漫、游戏等娱乐快速进入,微信、微博、QQ等快餐式信息采集手段的发达,大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少。加上从高考的压力中"彻底"解放出来,多数大学生投入到读书和思考活动中的意愿降低。 2.阅读方式的改变 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里知识传播形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方式和手段。此次调查收回的353份问卷中,有50%的人依旧坚持选择了传统的纸质阅读。但是,使用手机等手持设备阅读的人已高达37%,使用PC网络在线阅读的人占到7%。相对于纸质书籍的厚重、不便携带,使用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则更加方便,随时随地。并且电子阅读在价格上也更加便宜。这就使得手持设备阅读占有很大的优势,日益赶超传统纸质阅读。而在读书地点的选择上,超半数大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阅读,图书馆以36%位居第二。 3.阅读内容偏向于休闲娱乐 目前市场上书籍种类繁多,各种职业作家的小说、杂志铺天盖地。数据统计发现,33%的大学生偏爱于小说。选择专业技能等实用性书籍和娱乐休闲书籍的人数都占到总人数的16%。而选择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只有13%。男女比例显示,女生比男生更爱看小说、杂志,男生则偏向于军事、政治书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娱乐为主,似乎印证了现阶段"全民娱乐"现状。 4.阅读目的被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阅读是为了储备知识,为将来专攻某一项内容打下基础。根据调查,35%的同学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经典书籍,27%的同学会选择老师推荐的、销量高的书籍,老师推荐或"市场公认"成了选择阅读书目的标准,自己主动地发现好书并产生兴趣的比重不高。当前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或是为了消遣,或是为了应试需要。阅读需要不清楚,目的不明确,在选择阅读内容上则对自己的帮助减弱,做不到学以致用。 二、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1.热衷的阅读与知识累积之间的冲突 有些同学选择阅读作为课余的休闲方式,希望通过阅读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根据统计,选择小说、动漫等休闲内容作为阅读首选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数的49%。而使用手持设备、电子书等一次性阅读的人数占到了45%。阅读内容的休闲性加上看过即删、即忘的习惯,这样的阅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知识积累。很多大学生在推荐书目中写下了《云中歌》、《花千骨》、《大漠谣》等一系列小说的名字。还有一些同学是为读书而读书。选择辅助教材、考试书籍的大学生人数有16%,只为了应急,完成学业考试,而考试过后则弃之不用。真正选择阅读经典名著的大学生占比13%,而阅读军事政治的只有10%。只有近三成的同学选择阅读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此一来,看似积极的阅读却成了白费时间精力。 2.广泛阅读与有效阅读之间的冲突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计划也没有老师和家长来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方法随意,不分精读、略读、泛读。有49%的大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销售量高的书籍。有13%的大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推荐来阅读。学校乐于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而现在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鼓励学生参与实习,自主创业。然而,作为学生,读书这一重要任务却被忽略了。在收回的问卷中,16%的大学生选择阅读专业技能书籍,12%的大学生选择阅读职场励志书籍,积极为创业工作做准备。学校过于的注重就业能力,而放弃了大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使得很多同学过早的接触社会,变得急功近利,而没有心思去读书。 3.实际阅读环境与预期环境之间的冲突 首先从基本的阅读环境开始看,图书馆是公认的适合阅读的地方。目前,只有36%的大学生依旧选择去图书馆进行读书,而选择在宿舍阅读的人数已超过半数。阅读环境十分吵闹随意。从社会的大环境下看,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百无一用是书生"。人们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多数人认为读书上学没有用,学习知识文化已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在校大学生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宁愿选择兼职来丰富社会经验,选择社交活动来扩充人脉,放弃阅读,以便更好地寻求就业机会,融入社会。据统计,有80%的大学生坦言身边同学没有爱读书的好习惯。随着职业作家、写手的出现,市场上的书籍大都朝着"忆青春,疼痛系"发展,同质化严重,加上大量的成功学、创业论等,这些都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偏离正确的阅读轨道。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快餐文化" 等等, 虽然在大学生阅读比例较高, 但这种作品阅读得快, 遗忘得也快, 很少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使得大学生没有一个能安心阅读的良好环境。 三、 大学生阅读问题改善建议 1.大学生本人明确阅读目标 作为学生,读书依旧是首要任务。在调查中,27%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取信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阅读的占比26%。然而,有4%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确实盲目随机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过:"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多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等书籍,可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文化素质,加大知识储备。根据自己日后的学习、工作发展需要,明确目标,独立自主选择有用的书籍。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将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做一个一周的详细规划,尽可能的完成目标,并且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将阅读作为一种目标直至变成习惯。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项阅读导读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学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等正式群体的作用,培育、建立课余文化中心,积极培养课余文化骨干力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把校园文化活动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根据调查显示,13%的大学生根据老师推荐书目来选择阅读内容。由此看来,学校老师时可以给大学生一定的指引。在不影响学业知识的学习下,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专项的读书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经费,让学生在组织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了解阅读的重点和意义。其次,将阅读作为一门课程建设。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解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设置阅读任务,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名作家来校开展讲座,读书会等,利用名人效应,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3.社会进行积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改变一方面是本身思想观念的转化,根本则是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的压力,大学生的阅读除了为完成学业外,更多是满足于日常娱乐消遣以放松身心,对繁杂的经典阅读不感兴趣。出版社可以利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等各种契机,将读书活动,读书交流会带到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相关的读书讲座、读书交流会、作家签售活动等。重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好营销推广活动。目前,通过纸质阅读的大学生人数占到68%,所以说书店的宣传尤为重要。将经济利益的驱使转变为文化知识的沁入,加大对文学名著、经典内涵书籍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勾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地点与环境提供给大学生。对于图书的购买阅读,有36%的大学生在乎图书的价格以及封面内容和印刷效果。出版商可以适当降低书籍的售价,更用心的进行书籍编排和形象设计,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在促进大学生积极阅读的基础上,也有效的提高出版社的销售量。社会更需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大对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和阅读设施环境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综合问题, 既要让大学生有书读, 又要做好导读工作, 同时, 还要深化教学改革,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利于他们有时间读书, 乐意读书,读好书。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大学生本人和学校的多方努力,提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内涵,贯彻"读书、读好书"的理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 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家庭、高校和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和关注,进行积极引导。阅读,作为一种精神的需求,真正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还是要有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图书。在新形势下,出版业除了要有社会使命感,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为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外,还要有时代紧迫感,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着眼于未来,做有品味、有风格的图书以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孟恒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作家,2015(3):142 [2]王亚琴.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出版业对策浅析[J].中国出版,2010(9):58-60 [3]余双好,梁涛.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1996(3):7-10 [4]史怡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1):14-17 [5]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