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北极光创投杨磊能把链条打通的公司就能真正产生价值


  对技术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投资人要有耐心。
  创业邦:您认为创业公司在人工智能的哪个细分领域机会比较大?
  杨磊:通常大家把人工智能分成三个层面,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我们认为最大的机会在基础层和应用层,也就是两端。我们投最基础层的技术公司,基础层壁垒非常高,很多时候是和巨头的竞争,任何突破都是大大的突破,这里创业公司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对市场的理解。
  我们也投应用层公司,比如Drive.ai就是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应用层并不意味着壁垒低,无人驾驶在人工智能应用里算是一个万亿级的机会,竞争非常激烈。这里创业公司差异化的点在于跨学科的能力和垂直整合的能力。
  不管投应用层还是基础层,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大家都觉得在这个领域小公司没机会了,我们会看一看。如果大家都觉得小公司特别有机会,我们就不看了,因为壁垒不高。我認为在过度的竞争中不会创造出太多的价值。
  创业邦:除了看创业公司的竞争壁垒,还会看什么?
  杨磊:技术在人工智能里只是一环,这一环在不同的领域里作用可大可小。我们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要看它能否把AI的链条打通——能打通,就能真正产生价值。现在能够产生价值的AI领域,一般来说估值都不低了,因为打通链条是一件很难、很需要创新的事。但是我相信AI在不同的领域都会带来价值,也可能开始是从非常小的一个点切入某个垂直领域,但是只要能打通产业链条,发展前景就会很大。如果只是一个算法,一个技术,我不会特别感兴趣。
  创业邦:"打通"具体指什么?
  杨磊:技术、产品、市场全都完成,才可以叫打通。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有客户使用,这才叫创造了商业价值。打通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投资初创公司的时候,一般创业公司都还没有打通链条,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也未必成熟。我们会根据我们对于技术和产业的理解,利用北极光生态里面的一些资源去帮助他们一起"打通"。
  创业邦:很多大公司都在做技术的开源,这对创业公司有什么影响?
  杨磊:大家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如果大公司开源了,小公司是不是都没有优势了?我认为开源是一个好事,可以让小公司跑得更快,去解决大公司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同一个跑道上,我觉得不是坏事。有一些基础的工作大公司都做了,小公司就在这个技术上走下一步。关键就是小公司走下一步的时候有没有创新。只要创新的这个点比大公司速度更快,这就是小公司的机会。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生存。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超摩尔定律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超摩尔定律。在这样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只有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可以幸存。
  人工智能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算法模型在不断迭代,现在能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只是冰山一角,在中间有很多可以突破的地方。比如无人驾驶,谷歌干了好几年,创业公司还有机会吗?当然有。谷歌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平缓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展基本上没有太多了。再加上大公司战略上的摇摆,谷歌做无人驾驶的人走得也得七七八八。
  创业邦: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什么是瓶颈?
  杨磊: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挑战,这里我提两个瓶颈。一是计算构架,我们今天的计算构架无论是CPU还是GPU,还是FPGA,都不是为了人工智能设计的。二是产业和AI的融合,既懂得AI又懂得产业的人几乎没有。大家争论到底是AI经验重要还是产业经验重要,经验让我们认识到两者都很重要。让AI和产业碰撞出火花,就像在稀薄的空气里让两个分子碰撞一样难。
  创业邦:谷歌的无人驾驶遇到了瓶颈。
  杨磊:谷歌的方法是弱人工智能。谷歌最开始做无人驾驶的时候,深度学习还不像现在这么火,他们的整个构架用的是机器人的方法,用人工智能其实非常少。比如谷歌为了实现在某个场景的运行要写一万条规则,好天气下写一万条规则,下雨的天气呢,是不是再写一万个规则?黑天怎么办?
  我们投的Drive.ai,底层完全是人工智能的,所有地方都是AI First(以AI为优先)来解决问题。谷歌一个传感器出了问题,就得靠边停车;Drive.ai照样开,雨天、黑夜也没有问题。
  谷歌的无人驾驶系统的通用性也有问题。比如奥迪换成宝马了,可能要调试好长时间。而一辆崭新的奥迪车,用Drive.ai的驾驶系统,一星期之后就变成无人驾驶了。这是2016年的水平,今天就更快了。
  创业邦: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发展是否存在差距?
  杨磊: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中国团队非常优秀,会非常接地气地创造商业价值,更会用现有的技术来创造价值,而且并不局限于AI技术。但如果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美国团队更有可能会在这方面想到新的解决方法,也更有创造力。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态的,我相信中国的团队在这方面在未来的几年也会跟上来,甚至超越。但是投资人需要耐心一些,创新需要时间和空间。
网站目录投稿: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