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第一春,正像复苏的万物一样,尼采并没有真正死去;病情在慢慢缓解,天气也渐渐变暖。他又一点一点地活过来了。好朋友保罗·雷来看望他,为他朗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生之欲望。 到了2月中旬,尼采惊喜地发现,自己又可以下床走动,到户外活动了。于是他立即出发,在加尔达湖边的拉佛住了一个月左右。3月13日到达威尼斯,这时他的健康和情绪已经明显好转。至此,尼采一生中最严重的死亡危机告一结束,这是真正的复活。 尼采是第一次来威尼斯,他立即被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征服。古希腊传统──荷马、泰奥格尼斯、……仿佛仍然体现在这座城市之中。尼采以前只是从书本上、文字上了解这一切,而现在是从直观上、活生生的人和物中感受着历史。这给了他一种全新的视野。啊,威尼斯,这真是太好了! 同这种良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是对生之喜悦。向着死亡的抗争是伟大的但毕竟也是严酷的。现在尼采注视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感受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柔之情,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仁善,同时也有一种疲乏衰弱感,这是长期紧张之后的自然反应。在这种心境下,他在欣赏音乐时,常常感动得流下眼泪。 这时,回想起自己病中的骄傲感受,他甚至有些羞愧:"当第一轮减轻病痛、恢复健康的曙光意外地升起时,我们会徒然地为从前那种使自己承受不幸的骄傲而羞愧,我们曾像傻瓜那样对待自己──就好象在我们身上曾发生过什么不平常的事-情似的!" 让尼采心情愉快的另一个因素是主人加斯特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陪尼采一起散步,为他朗读,弹奏尼采喜爱的音乐作品。这段时间,尼采最喜爱肖邦的音乐,在其狂想曲中感受到一种自由奔放的激情。 在威尼斯,尼采恢复了工作热情,又开始写一本新书。而忠实的加斯特继续担当他的记录员,记下他口述的内容。尼采对威尼斯的一切都感到满意,他在4月初给母亲写信说:"我也许会在这里过夏天。这里的房屋宽敞宁静,我睡眠很好,还可以尽情享受清新的海风。" 尼采在威尼斯一直住到6月,其间他还到法兰克福、海德堡一带旅行。在这期间,包括在旅途中,他都不停顿地在写他的新书,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写作。 到了6月下旬,天气变得十分炎热,尼采不得不离开威尼斯,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恩加丁山谷,在那里住了两月,写作新书的第二部分。这期间他给加斯特写信说:"我全神贯注,热切地在自己的精神宝库中挖掘,我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完全在地下工作的人──此刻,我觉得自己好象已经找到了一条通道,一个洞口;我就这样成百次地坚信,然后又成百次地失败。" 9月,尼采回到瑙姆堡,探望母亲和妹妹。她们发现尼采的精神很好,谈兴很浓,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和家人在一起度过了近年来少有的愉快时光。回想起年初那痛苦可怕的情况,这一家人感到恍然如在隔世。 不过尼采没有在家中呆很长时间。10月上旬,瑙姆堡恼人的大雾使尼采感到不适,不敢再呆下去,于是又辗转旅行,来到热那亚。他本来准备由这里坐船去索伦特。但这次他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热那亚,发现它倒是个可以长期呆下去的地方。 虽然已是10月,这里的气候还十分温暖,在热那亚既有高山又有大海。尼采费了一些周折,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一个阁楼作为自己的住房,那里只有一条陡峭难行的小路,几乎没有什么人走。 与尼采同住一栋房子的人大都是贫民,他们生活俭朴节省。尼采也同他们一样,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他向女房东借来酒精炉,学着自己做简单的饭菜。他同周围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相处得很好。当他的头痛病发作时,有不少人来关切地慰问他。而他的回答总是说自己很好,请他们不要担心。 为了休息眼睛,晚上尼采从来不点灯,让自己舒舒服服躺在床上,静思默想。而邻居们议论说:"真穷呀,这个德国教授穷得连蜡烛也点不起!"于是给他送来一些蜡烛。尼采微笑着表示感谢,同时解释说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允许有光亮。 同他住在一起的人都尊称他为"小圣人",对他十分敬重,就像当年读小学时同学们尊称他为"小牧师"一样。看来一个人的特征是无论长到多大都改变不了的。 在热那亚时期,尼采充分感受到一个康复中的病人特有的欢乐;对于长期遭受病痛和死亡折磨的尼采来说,现在每一个健康的日子对于他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一份厚重的礼物。 尼采常常起得很早,穿上衣服,塞上笔记本,还带上一本书,一些水果和面包,就上路了。他来到海边僻静处,选择一块离海浪很近的大岩石,躺在上面,用阳伞遮住光线。这时,太阳才刚刚升起。他躺在石头上,像一条海兽那样一动也不动,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心中在默默构思着自己想写的东西。 就这样,他可以一躺一整天。特别是黄昏前后的那几个小时,太阳的光线已经很弱,不会对他病残的眼睛造成伤害,他可以自由地观看大海和天空,感到特别惬意。这时对他来说就是其乐无穷的享受。 尼采就这样在热那亚度过了冬天,尽管这里生活条件简陋,没有火炉取暖,他的头痛病也时有发作,但这都不能遮蔽住他总体上健康愉快的状态。2月,尼采全部完成了他的新书写作,他给它取名为《曙光》,这个题目正好表达了他写这书时的心情。 由于视力很差,身体虽然在恢复但仍很衰弱,写字时往往手抖得厉害,这个稿子同上一部一样,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于是他只得再次麻烦加斯特,把手稿寄给他。3月中旬,尼采收到加斯特誊写得整整齐齐的书稿,立即把它寄给出版商施玛蒂纳,并在信中表示他迫切渴望出版的心情: "我把手稿寄来了,我觉得自己与之难舍难分。快出吧,快,赶快!书一出版我就离开热那亚,而在此之前,我只能靠余烬生活。快点,让印刷工快点排印!难道他就不能向您作一个书面保证,答应至少在4月底就让我拿到这部印好的完整的作品吗?亲爱的施玛蒂纳先生,让我们至少在这一次都全力以赴吧。这本书的内容何其重要啊!它牵涉到我们的荣誉,它完美无缺,有资格完美无缺地来到这个世界。我恳求您为我那样做,不要大肆宣扬。我可以告诉您比这本书多得多的东西,可是一旦您读完我的书,您自己就能完全理解它。" 但出版商并不怎么理解它,对出版这本书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尼采未能在热那亚等到这书的出版。5月,尼采去了威尼斯,同加斯特一起到附近乡村漫游。在那里,他仍然焦急地等待着这书的出版,以至于大大影响了他的情绪。 这期间唯一的慰藉是加斯特的音乐。加斯特为尼采演奏了他自己创作的歌曲:为歌德的讽刺短诗谱写的曲子。这是由于保罗·雷的激发,他曾对尼采和加斯特说:"没有一个现代音乐家能为歌德这些如此轻快的诗句谱曲!"加斯特觉得这是一个挑战,偏要一试。 在尼采听来,加斯特的尝试是成功的。他那轻松活泼的旋律同歌德的诗是协调的。尼采闭目欣赏,陶醉在由歌德和加斯特创造的世界中。 一直拖到7月,《曙光》才算出版了。 《曙光》的副标题是《论道德即是偏见》,概括了这书的主要内容,用尼采自己后来在自传中的话说:"我以该书开始了我反对道德的进军。"在这以前,尼采也涉及到道德问题,但那还没有成为他主要攻击的对象。只是从这一本书开始,道德就成了尼采的主要攻击目标。这里说的道德,也就是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用以支配大众的,也就是它那一套道德观念。向基督教射出集中的火力,也是从这一本书开始。 但是,在形式上,这书却没有采用激烈的语气,刻薄的态度;否定的内容是用肯定的形式表现的。它的含义深奥而语言明快而亲切。按照尼采自己的说法:"全书没有用任何一个否定的字眼,没有抨击,没有怨恨之心──该书可以说像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安详而愉快,就像海兽在岩石间享受温暖的阳光一样。实在说,我本人就是这海兽。书中差不多每句话都是在热那亚附近的群岩中构思出来的、挖掘出来的。我独自一人呆在那里,同大海协商计议。" 尼采这时之所以把道德问题放在首位,是因为──结合自身状况──他思考的结果,人类不会自然而然地走上正路;人类受神圣无边的价值概念的诱惑和主宰,而这只不过是自身否定本能、腐朽本能、颓废本能的体现,用以反对自我保存的本能。 道德问题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从根本上说,它关涉到人的生命力问题。刚刚经历过由死亡到复活的尼采,对于生命力问题尤其有一般人无法体会的独到之处。道德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好坏、善恶、贵贱、祸福……都要归到人对自己生命本能的态度上来。在这里,尼采已经开始有了他的强力意志的思想:"所谓幸福产生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力量感。" 基督教就是以否定生命为宗旨,让人们把自己的生命本能看成是邪恶、堕落和有罪的东西;一种原罪感,一种以其终生来赎罪的意识,像永不能解开的枷锁一样压抑和制服着人的本性。它的整个道德观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道德即是偏见,对生命的偏见。 尼采指出,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德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对于习俗的服从而已。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约定的东西,以群体的力量来压抑和扼杀那些脱颖而出的个性;基督教道德统治下的人就像是一群羊,他们在服从群体的名义下逃避自我、没有个性,因其懦弱和惰性而聚集在一起。基督教道德是羊群道德,奴隶道德。 那些最为人们称道的基督教道德是同情、怜悯、邻人爱等等。尼采认为,这都是弱者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在同情中蕴含着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一个强者是不需要任何人同情的。他即使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不需要同情。痛苦对于人生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同情心使它的价值大为降低。一个强者也不会同情他人。真正直面人生的人只需要相互尊重;同情、怜悯等等,恰恰是不尊重的表现。 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尼采指出了基督教道德的虚伪性。就拿同情来说吧,同情他人的痛苦,就是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样。这可能吗?这不可能。顶多只有些微肌肤之痛的感受,必定无撕肝、裂胆、彻骨的大悲大痛。既然如此,又何必惺惺作态呢? 作为弱者道德的基督教在根本上是虚伪的,因为弱者不敢面对真实而残酷的人生,满足和沉溺于人生假相之中以求得解脱,为此就是向自己的生命本能开刀也在所不惜。因此基督教是人类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