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1000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3天不吃草,还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后来宝玺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死后,由其妻苏泰福晋、子额哲收藏。皇太极得到"一统万年之瑞",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自然大喜过望。亲自拜天,并告祭太祖福陵。他认为这是上天的眷佑,要他做一统天下的君主。于是,皇太极在众臣的拥戴下,于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举行隆重典礼,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总之,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标志着原先以女真—满洲为主体的女真国(金国),已经发展为以满洲为主体,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并为清军入关后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皇太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同明朝争夺天下,一场重要的战争即将发生,这就是松锦大战。 祖大寿是锦州总兵,在大凌河之战投降皇太极,并答应回锦州作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但是,祖大寿没有履行诺言,献出锦州,而是坚守锦州。皇太极当然很生气,他的贝勒们也一致要攻下锦州,活捉祖大寿,再取宁远城,进逼山海关。此时的皇太极,在东边两征朝鲜,先结"兄弟之盟"又结"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经统一黑龙江流域;可以专注于南面——向明朝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发动进攻。 此时的明朝,已经腐败到了极点,清内秘书院副理事官张文衡向皇太极奏报说:"彼文武大小官员,俱是钱买的。文的无谋,武的无勇。管军马者,克军钱;造器械者,减官钱。军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实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时,反趁勤王,一味抢掠。俗语常云:"鞑子、流贼是梳子,自家兵马胜如篦子。"兵马如此,虽多何益!况太监专权,好财喜谀,赏罚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头。上下里外,通同扯谎,事事俱坏极了。"。 在辽东,孙承宗告老还乡,又失去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何可纲等一批重臣武将,关宁锦防线的防御能力大为削弱。 皇太极趁着这种形势,确认:必先破关宁锦防线,占领辽西走廊,夺取山海关。他选择的突破口,就是锦州。锦州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极入关的第一步。 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四月,洪承畴奉调辽东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 松(山)锦(州)之战就打响了。 祖大寿派人突围,向明廷求援。崇祯帝得报,命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东协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八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200余名,步骑13万,马4万匹,克期出关,火速驰援,击退敌军,解围锦州。七月二十八日,明军到达松山。明朝以倾国精锐,汇聚于辽西一隅,以解锦州之围,保关锦防线,护山海关,卫北京城。洪承畴统率的援军,同皇太极的清军,在松山遭遇,于是爆发松山激战。 皇太极从以前的失败中明白:关宁锦防线不可强攻,而要智取——围城、设伏、打援、攻坚。为此,皇太极做了三点部署: 第一步,屯兵义州。义州离锦州90里,皇太极派军队屯田种粮,解决后勤供给。 第二步,围困锦州。仍用当年围大凌河城的办法,四面包围,内外隔绝。在锦州东南面18里是松山城,松山城偏西南30里是杏山城,而杏山城西南约20里便是塔山城。这三城护卫着锦州城。在其背后西南120里是宁远城,为锦州城之后盾。锦州被围,粮薪奇缺,外援断绝,羽书告急。 第三步,围城打援。锦州城被围,突围又不能成功,明朝肯定会派军队来救援。辽西走廊是平地,八旗骑兵有优势,可以乘机歼灭明军。崇祯帝派洪承畴前去增援,恰中皇太极围城打援之计。 洪承畴的三个前任均战败而死:萨尔浒大战杨镐入狱被杀;沈辽大战统帅袁应泰兵败自杀;广宁大战经略熊廷弼传首九边。洪承畴接下解围锦州的任务后就考虑自己怎么办呢?以前我讲过,杨镐为什么失败?总结为一个字就是:分。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没合起来;而努尔哈赤则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结果,杨镐大败。这个教训对洪承畴来说太深刻了。所以,洪承畴不敢冒进,他采取了一条措施:合,把13万军队集中起来,抱成一个团,这样皇太极就不能各个击破了。 洪承畴率军从宁远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但是,洪承畴军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6个月;从宁远到松山约百里,其间拖延又4个月。洪承畴兵到松山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 起初,双方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明军得胜。洪承畴也很得意,但仍十分谨慎,不敢冒进。 清军初战失利,军报传到沈阳。皇太极正患病,鼻衄(nǜ)流血。他接到军报后,立即出发,用碗接着鼻血,骑马急进,星夜兼驰,来到前线!皇太极到松山后,没有休息,立即登山,视察形势。他见明军大众集前,后队颇弱。猛然省悟道:"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 "权"是个军事术语,"有前权,而无后守"就是说把重点集中在前头,而后面的防备薄弱。通俗来说就叫"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洪承畴要把兵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他考虑后金军队前头打援,就把重点部署在前面。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在指挥这样重大的战役时,中军、前权要强,后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并重,前、后、左、右、中都要有部署。洪承畴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前权布置是其优势,但他没有意识到,后守薄弱就是其弱点。人以长取胜,以短取败。三国时,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结果以骄傲取败;张飞善待士大夫而鞭打士卒,结果被部下所杀。《三国志》评论说"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洪承畴的长处很明显,就是不分兵,前权布置得很好,但是后守是薄弱环节。 皇太极召集诸王贝勒会议,定下对策: 第一,包围主力。明军以步兵在松山城北和乳峰山之间设立七个营,以骑兵驻松山东、西、北三面,合步骑兵,号13万,部署严整。于是,皇太极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松山与杏山间,乌欣河南山至海边,"横截大路,绵亘驻营"。并于锦州至海之间,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宽丈余,包围松山明军,并切断其松山、杏山之间的联系。 第二,前锋打援。皇太极之作战部署是:围锦打援——将原重点围困锦州的兵力,转移到重点打击援锦明军。这就由松山、锦州明军对清军的包围,转变为清军对明军的反包围,即将洪承畴率领的13万大军,包围在松山一带,使锦州、松山、宁远,彼此孤立,无法互援。清军由被动转向主动。 第三,断敌粮道。洪承畴统率13万大军的粮道被清军切断。这引起明军的恐慌。 第四,退路设伏。派精兵伏于杏山、连山、塔山及沿海诸要路。特别是在明军退往宁远必经之路——高桥,预设伏兵,等待退敌。 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环松山立营,图进解锦州之围,却退无回旋之地——自断与后方杏山、塔山、宁远等城的联络。皇太极观察洪承畴阵势,决定掘长壕,断粮道,使之陷于绝境。 洪承畴针对皇太极的作战部署,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洪承畴没有采纳马绍愉"乘锐出奇击之"、张斗"防其抄袭我后"的用兵建议。他还说:"我十二年老督师,若书生,何知耶!"(《崇祯实录》卷—四)就是说,我已经做了12年的督师,你们这些书生,懂得什么! 洪承畴见清军"环松山而营,大惧。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遂合谋退遁"(《清太宗实录》卷五七)。当夜,洪承畴等欲收缩兵力,企图聚兵,突破重围。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八月二十日,明清两军,列阵大战。接战良久,矢飞炮鸣,杀伤相当,未分胜负。皇太极先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12堆储粮。其时,明军粮食被抢夺,退路被截断,因为无粮秣,而气挫势穷。洪承畴担心明军步、骑兵被分割,将步骑数万之众,收缩在松山城内。 二十一日,洪承畴见形势严峻,召开会议,共谋对策。他对八总兵等诸将说:"当各敕厉本部,与之力斗。余身执桴鼓以从事,解围制胜,在此一举矣!"(《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五)但是诸将意见不一。洪承畴又对诸将说:"守亦死,不战亦死,若战或可幸万一,不肖决意孤注,明天望诸君悉力。"(谈迁《国榷》卷九七)明军面临强敌,又缺乏粮食,多主张"回宁远就食",以图再战。于是,洪承畴放弃解锦州之围的计划,决定分兵两路,半夜突围。 当夜,明总兵王朴"怯甚",尚未到约定突围时间,率领部众,已先逃遁,以致明军大乱。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退守松山城。冲杀出去的明军,遭到截击,伤亡惨重。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当吴三桂、王朴等沿海边逃跑时,清军迎头截击。数万明军,东有大海,后有追兵,盔甲遍野,溃不成军,"赴海死者,不可胜计"(《清太宗实录》卷五七)。当时正赶上潮水大涨,全军尽没,只有200余人逃脱。后仅白广恩、曹变蛟、王廷臣败入松山,与洪承畴及其万余残卒,共守松山城。 二十四日,皇太极命设伏于高桥大路。逃入杏山城的吴三桂、王朴等,率残部逃出,向宁远奔遁,遭到清军追击,败奔至高桥。吴三桂、王朴恰中皇太极的预算——清军多铎等伏兵四起,阻截前路,追兵蹑后。吴三桂、王朴和众士卒,手足无措,伏兵合力进击,各路溃窜。吴三桂、王朴,仅以身免,逃回宁远。后王朴下狱被杀。 松山激战,历时十天,明军大败,清军获胜,明军被杀53783人,损失马匹7444匹、驼66峰、甲胄9346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数万计,浮尸水面,如乘潮雁鹜,与波上下"(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上)。明军投海死者及丢弃马匹、甲胄数以万计。 尔后,皇太极大规模进兵松山,必欲破城,擒洪总督。松山城内,缺粮短薪:"米粮有限,主客聚食,三月之后,恐不可支。"明朝兵部认为:松山城内,两万士卒,坚守时间,不能久待——"非饿死,则杀死"。 松山被围,断绝外援,情状危急,明方奏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封疆诚岌岌危矣!"(《明清史料》乙编第四本)总兵曹变蛟,为明骁将,曾经转战千里,27昼夜不解盔甲。九月,洪承畴、曹变蛟等尽率城中马步兵,突围失败。十二月,洪承畴以兵6000人,夜冲清军大营。清军还击,斩400余人。明军退入城内,紧闭城门。关内援兵,竟驻宁远,蜷缩城内,不敢前进。洪承畴"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欲遁又未敢成队而出"(蒋良骐《东华录》卷三)。松山明军,坐困城中。 崇德七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松山城内,两万士卒,军民饥困,"阖城食尽"(夏燮《明通鉴》卷八八)。洪承畴派人执密札求援,结果未得粒米寸薪。城中严重缺粮,杀马充饥,后至人相食。朝廷先派顺天巡抚杨绳武督师救承畴,但兵不敢出战;又派副将焦埏赴援,出山海关败没。副将杨振请行,至吕洪山遇伏,军没被俘。清军令杨振往松山说降。接近松山城时,杨振就地向南坐,对从官李禄说道:"为我告城中人坚守,援军即日至矣!"随后,杨振、李禄皆被杀害。时"松山城内,糗(qiǔ)粮罄绝,人皆相食"(《清太宗实录》卷六十)。 松山副将夏承德,不甘坐以待毙,遣人密约降清,许诺为内应。二月十八日夜,清军应约攻城,由南城墙登梯而入,松山城陷落。次日晨,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及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相、曹变蛟、祖大乐等。然后进行全城大搜杀,诛斩明巡抚丘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官员百余人,兵丁3063人等。夏承德部下俘获男妇幼稚3113人,获准免死。清军获甲胄军械15267件,各种火器3273位,金银珠宝15000多件,绸缎衣服等15900有余。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及祖大乐等送往沈阳,将松山城夷为平地。 攻破松山城后,清军集中打锦州城。此时锦州城也没有吃的,也是杀人相食,祖大寿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剃发投降。这是祖大寿第二次降清。 这一战后,明朝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清八旗的铁蹄离山海关越来越近。松山之战,可视为清军对明军的最后一战(不包括对南明作战)。此役中,明朝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关外诸险隘全部落入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