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同时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并且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后勤管理现状,总结高校后勤发展瓶颈,并提出应对措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后勤管理 发展瓶颈 应对措施 高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不仅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也是大势所趋。因此,研究高校后勤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后勤一词最早源于军事领域,指为保证军队完成指定任务,所提供的包括物资、生活等的一切军需品。这一词后被广泛用于高校、医疗等领域。高校后勤指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要求,提供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物资设备、生活饮食等在内的保障服务。 我国高校后勤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适应计划经济发展,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参考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学校包办一切后勤事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到了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开了头,虽然改革取得一定进步,但是高校基本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到了九十年代,我国经济改革达到高潮,高校后勤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诸如后勤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状况;现如今,我国高校后勤改革还在进行,并且逐步向社会化改革推进。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也存在诸多发展瓶颈。本文总结了这些发展瓶颈,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对高校后勤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高校后勤发展瓶颈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发展历程,总体上在不断进步,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美中不足的是,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高校后勤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瓶颈,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 1.后勤管理观念陈旧。这种落后的后勤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长期落后思想的束缚,一直以来工作人员认为后勤管理是管理,而不是服务;第二,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服务效率低;第三,后勤服务对象与管理对象弄不清楚,部分高校甚至将作为服务对象的师生员工当作管理对象。 2.后勤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作支撑。后勤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水平程度偏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服务水平不高;第二,干部任命制,后勤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多是学校直接任命,造成员工无晋升通道,高素质人才无法引进;第三,服务思想不端正,员工工资水平不高,大大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 3.后勤管理结构失衡。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采用的仍然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架构,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容易导致决策困难、信息传达慢,不利于内部人员协调工作。 4.后勤管理机制不健全。这种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导向机制不健全,后勤管理部门人员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思想还没转变过来,缺乏竞争意识;第二,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的"平均主义"思想,员工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获得其他工作实现的需要;第三,约束机制不健全,长期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导致后勤部门严格的层级工作制度,缺乏有效的内部评价体系与外部监督。 二、高校后勤发展应对措施 要使高校后勤管理取得长足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破除现有的高校后勤发展瓶颈,进行社会化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建立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树立与时俱进的后勤管理观念。正确的行动需要有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观念作指导,因此,后勤管理部门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后勤管理观念。在思想上,由行政管理转变为后勤服务,以服务为后勤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行动上,不能一味的追求量,更高的是追求质,在达到质的要求同时,提高量的积累;最后,树立正确的对象观,后勤管理的对象是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学校师生只是服务对象。 2.改革人事制度,引进高素质人才。改革现有的任命制,建立合理的后勤用人制度以及科学的晋升渠道。首先,更新现有的后勤用人观念,实行全员任用;其次,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进行重点培养;最后,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水平等。 3.构建有效的后勤管理结构。调整现有的后勤管理部门组织结构,进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构建适合市场化发展的后勤管理架构,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加快后勤管理信息传递速度,协调各项后勤管理工作平稳、顺畅进行。 4.完善后勤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后勤管理机制,具体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正确的后勤服务导向机制,使后勤管理符合自身发展要求,适应市场化发展规律;第二,建立合理的后勤服务人员激励机制,提高组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第三,建立有效的后勤管理约束机制,利用内部评价和外部监督的约束力使高校后勤更加规范、有序发展。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势在必行,特别是高等教育。而高校后勤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中重要的部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浪潮中,研究高校后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其次,针对现状总结出四条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瓶颈;最后,提出了四项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对其他高校后勤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高校后勤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报告.2013,10 [2]薛耀瑄.高等学校后勤后勤社会化体系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余用哲.中国后勤改革与发展[M].国防科学大学出版社,2001 [4]廖婧华.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管理科学,2010(4):23-25 [5]彭国南.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几点建议[J].知识经济,2010(20):32-35 [6]袁艳娟.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南阳地区高校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