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没有备课教案,广州某英语实验学校的欧老师(化名)被校方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发问卷讨论。欧老师认为校方此举给他的名誉和精神造成极大损害,将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案件一审后,欧老师败诉,广州中院二审后,依然维持了原判,驳回了欧老师的上诉。(10月16日广州日报) 一起不算严重的教师违规事件,按照学校的说法是"教学事故",导致教师和学校对薄公堂。单纯从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按章办事,依章管理,不存在大的"瑕疵",也没有什么不妥,因而,欧老师败诉也在情理和法理之中。 但是,从教育的角度看,如此处理一个老师的违规行为,或者说处理一起教学事故,存在着明显的"硬伤"。在学校管理者的"辞典"里,无论是"学生第一",还是"教师第一",学校的管理都不应只是单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或维护学校的制度和威严,还应该通过管理,向广大教师传达教育理念,传递教育智慧,传授教育方式……让学校的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根植于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之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处理的程序,还是处理的方式,该校都存在可商榷之处。学校虽然赢了官司,但未必赢得了人心。 学校有权对广大师生进行管理,但也需要刚柔相济。学校过于强势,片面追求制度的刚性,一味采用刚性管理,得理不饶人,无异于"用石头去砸石头",其结果不只是"两败俱伤"那么简单,可能许多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也会效仿学校的"管理经验",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其实,学校如果能够适当示弱,"用柔弱的水去冲刷石头",更能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也能收到更有效的管理效果。当然,适当示弱,并非放弃原则,而是放低姿态。适当示弱,有难度,需要一定的境界作支撑。 教育是唤醒,是激发。其实,教师也需要被唤醒,被激发。唤醒或激发教师,不是采用强硬的手段,"用石头砸",而是采用温和的方式,"用柔弱的水去冲刷"。教师能够感受到"冲刷"的魅力,并从中获得幸福,那么他们也会"用柔弱的水去冲刷"学生。 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校长是否也应该成为教师"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学校管理者总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错处巧妙地"绣一朵花",那么,学校管理者在老师的错处是不是也应该巧妙地"绣一朵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