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当宝贝行为粗暴时家长该怎么做


  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玩,妈咪也怕他闯祸,干脆在家自己玩吧!可稍不顺心他就发脾气,那天他喜爱的小汽车可能是没电了,怎么也不走,他举起来就摔,妈咪说了几句,他就踢妈咪两脚……
  行为解析
  1. 人类天性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带有攻击性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这个生物个体能够生存下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慢慢地转化为攻击性倾向,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中。
  由此看来,对攻击性倾向不能绝对地说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东西,实际上它在人类克服困难,生存于自然、人类社会中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
  2. 成长的表现
  孩子1岁半时,行走等动作技能日益熟练,开始走向独立。但正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还差得很远,是他们忍受挫折力的最低谷,坐立不安、咬人、大声尖叫哭喊等行为暗示着他们对无法诉说的一种失落。攻击性倾向作为一种行为明显表现出来:扔东西、大喊大叫、打人等,到了3岁逆反期时,他们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3. 模仿而来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性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比如,幼儿在实验室看见成人攻击玩具娃娃,那么成人离开后,幼儿也会学着以同样的方式攻击玩具娃娃。
  4. 由"防御"中习得
  攻击性行为还产生于经验习得。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性,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好处。一般"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怕其他小朋友伤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当这种行为的结果满足了孩子"免受伤害"这一需要时,就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后又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比如对方的更厉害的攻击,大人的批评等,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的可行性。
  这时"胜利"的体验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极反应带来的结果要开心得多。因此,孩子会因偶然的尝试,形成这样的推理:受到别人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或只是哭,可以通过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做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做出"反抗"。有时还会由"防御"转向"进攻"。在他人眼里,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被定义为攻击性强的孩子。
  5. 父母教育中的失误
  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或是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并不加以重视。这使得孩子认为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确的。
  还有一些家长怕孩子受欺负,鼓励孩子的进攻性行为,尤其是对男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孩子"厉害"、"别人都怕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只有"攻击"才能得到父母赞扬的观念。
  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攻击性行为是将来不良行为的先兆,认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就必须坚决制止,经常以训斥或打一顿作为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会把这种惩罚方式作为对不喜欢行为的一种正确处理方法,当他处于这种境地时,也只会采用攻击性行为。
  6. 挑战权威
  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这个年龄特定的意义:一种对大人("权威")的不满的不正常发泄。比如因为觉得大人不公正,但他又不能或不敢直接冲大人宣泄,就把矛头指向引起纠纷的小朋友("非权威"),把委屈发泄在他们身上。
  7. 寻求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攻击性"的孩子人际交往不佳,或是因为打架、行为粗鲁不被大家接纳、理睬;或是因为大人怕他惹事,限制他的社交活动,当这样的孩子不甘于"寂寞"时,就干脆以"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吸引大家的"眼球"。
网站目录投稿: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