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到了冬季,河沟里的水不再流动。河里塘里的水一天天减少,有时几近干涸。芦苇坑里的水面大面积退去,周边的塘底便露了出来。待塘泥干硬,可以走动,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寻宝地。遇到星期天,塘周围总有一簇簇的人群。有的有大人带领,在塘泥里挖荸荠。挖上半天,总可以挖上一布兜,回去用清水洗净,吃着甜脆爽口,生津止渴,让人大饱口福。有时挖荸荠的人多,嫌荸荠太少,大人们便会领着,顺着坑东的低洼地向东走上一里多地,到小清河的分叉处。这里有一个与芦苇坑一般大的塘,塘东有一个砖窑,是生产队时建造的,曾经烧过砖瓦。窑高出地面有一丈五尺,外面用土堆围,上面长满荒草。从下面约一人高的拱圈式窑门进去,里面有一间房大小,艳红的墙壁呈穹窿形,上面有一直径约两米的圆形井口,井口的四周还有几个直径尺许的烟洞。放置年久,墙面的砖已开始粉化。冬季里窑中常窝藏野兔。塘中因烧砖瓦取土而显得很深,因此里面常会藏着许多鱼。到小清河的分叉处,由于去的人少,所以总会丰盛些。但是,没有大人带领,我们小孩是不去的,因那里曾有着阴森恐怖的故事――听大人们讲,生产队时,多人曾中午走过那里时,突然狂风骤起,把低洼地的高梁吹出一片片的大漩涡。还有人看见被风刮出的大漩涡里沾着一个穿花衣手拿拐杖的老太婆。听说我的大姑就是走过那里时看到花衣老太婆而害了一场大病。我没有向大姑印证过这件事,但儿时总觉得那地方恐怖而遥远,很少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