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在企业里当一把手已经十几年了,可是从来没有像最近这样烦心过!虽然最近这两年来,他已经隐隐约约地预见到该类事情可能要发生,却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 "市场是最坏的老师,我们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不得不上交答卷!"市场给胡总的问题是:最近这几年来,销量是在一直上升,可营销费用却直升飞机般直往上蹿!过去两年集团总部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在年底经营总结会上都算侥幸过去了,今年却由于集团要逐渐壮大,要外求扩张,于是给现有各区域下了死命令,要求营销费用的使用必须控制在总部要求的范围内,达到集团经营良性发展。 胡总是一个喜欢进攻的狮子型管理者,只喜欢不顾一切地进攻,而不是很关注费用的使用,所以,整个区域上下这几年来基本上都是只顾往前冲,很少为营销费用担忧,只要是营销费用的问题,以前胡总只要能想办法,都尽量满足了一线员工的要求。 现在既然总部下了死命令,将营销费用控制当作全年最重要的经营指标来考核,胡总可不敢大意,除了开始翻翻以前的营销费用审批表来看之外,胡总还想到了财务部。 胡总想,要想控制费用,肯定由财务部门来控制最好,财务部门管钱嘛!可是,与总部派过来的财务副总一讨论,财务副总只能负责核算营销费用,却很难控制到营销费用。每月大量的营销费用审批报告事前虽都有审批,但财务部门很难跟踪到每笔费用在事中到底使用得如何,是否有违规或者变相使用等情况。与其关系一直比较紧张的财务副总最后甚至还吐出这样一句话:营销费用高,当然要由营销部门及总经理在事中控制了! 年初预算,营销人员会以年初很难预测每个月的营销情况为由,希望事前不予卡死费用;每个月之前的营销计划,营销人员又以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不择手段抢夺市场为由,希望公司对下个月的营销预算网开一面;每个活动执行,营销人员又以担心竞争对手反扑为由,套取一些机动费用……只要一线营销人员一开口,无论是区域经理、营销总监还是财务负责人,都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反对意见:如果因为费用不足完不成销量目标,谁负责? 这么棘手的问题,他应该怎么下手来处理? 营销审计是对企业的营销环境、目标、战略、活动所作的全面、系统、独立和定期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营销中的问题和可能的市场营销机会,以提出企业营销的行动计划,改善企业的营销运作,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那么,营销审计与控制如要在国内实施,应该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 营销环境审计 营销环境审计并不简简单单等同于营销环境分析。因为营销环境审计主要除要反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企业自己现在处在环境中的什么位置。同时,营销环境审计还应该包含动态营销环境审计的内容。通过行业生命周期以及行业集中度等几种分析工具使营销总监能拨开迷雾,看清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宏观的人口、经济、技术、文化、生态、政策及法律等等;也不是纯粹的微观环境的盲目洞察,仅停留在容量、市场覆盖率、市场份额等基本概念上。在此处应用多种维度进行环境审计,能使营销人员对竞争环境有深刻的认知。 营销战略审计 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什么,战略目标是什么?现有条件与战略目标相匹配吗?企业应该发展还是收缩,如果收缩,又会遇到什么壁垒?营销审计的内容应该能使营销决策人员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才是企业员工共同奋斗的最重要目标! 如果通过精彩的营销战略审计后,还能让企业营销管理人员通过该审计,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的营销战略,哪岂不是更好?这样,营销审计的现实意义,就大大加强了! 营销能力审计 营销能力,反映企业产品、品牌、渠道等的实际能力。而这些能力在企业中交错在一起,非常错综复杂,企业内部人员很难正确判断出自己的营销能力强在哪里,弱在哪里,所以,企业做营销策略时,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白白浪费资源不说,错失时机更为可惜! 应用一些专门研究及技术,品牌资产、品牌认知、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一目了然。应用专门工具,差距在哪里、消费者为什么喜欢某种产品、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印象会非常清晰。将渠道理论分解后,企业的渠道有无作战能力,有无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老经销商如何进行调整,如何选取新的经销商,那就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经销商实力、车辆、资金、仓库、网络等等;渠道能力的审计,能让每个一线业务人员能更加自信地与渠道成员沟通,能让主管、经理牵住渠道成员的鼻子,能让营销总监或总经理对企业的渠道发展、管理与控制掌握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营销费用审计 营销费用控制是企业营销部门的大难题,而要让营销部门掌握营销控制的方法,财务报表的了解又使营销部门人员挠破了头。怎么样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让营销部门自己掌握一套简单的工具,能对每项活动、每个售点、每个经销商、每种产品、每段时间进行一次自我审计,是营销费用审计的重要内容。 营销费用审计如果能将企业最常用的营销费用进行细致的分类,然后进行组合,能使每次业务一线人员提交营销费用审批报告时,他自己或者营销总监都能清楚知道自己应该花的费用是多少;甚至还能使每个业务一线人员在进行终端店洽谈时,根本不用请示主管、经理,就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儿,这样非常有利于员工临阵不乱,在谈判中取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