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时常会说,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的确,做事本应如此。然而,人们忽略了有一种疾病就叫心病不安,这种情况无法让人心安,要想心安,就得用药调理。对于心病不安,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认为是心血不足导致的,也有人认为是心气不足导致的。如果是心血不足导致的,就会有烦躁,小便短赤、咽干,肌肤枯槁,精神憔悴,甚至狂妄喜笑,诊其脉,多见细数或者洪大;如果是心气不足的,就是精神倦怠,喜卧懒言,小便清长,或者多说一会儿话多做一点事就会心中潮热而自汗。但是有些医生见到心病不安,不辨别阴阳,总是以为是心血不足,这样治疗当然有时候也会治好,有时候却治不好。如果刚好遇上了心血虚的,那就治好了,如果遇上的是心气(阳)虚,那就没啥效果。 一般来说,不少医生在调理心病不安的时候,大多用药无非就是人参、酸枣、茯神、远志、琥珀、龙骨、朱砂、地黄、当归、元肉之类,或者就是天王补心丹等定志宁神的方子,但是这些方药,重在养血,如果是心血不足,自然是可以的,倘若是心阳衰败或者心气不足,那就没啥用处。清代著名的火神学派创始人郑钦安,也正是感念这种情况,"不忍坐视不言,姑酌一治心阳虚方,以补市习之漏",于是创制了一个神奇的配方。 这个神奇的配方就是补坎益离丹,全方由"附子八钱,桂心八钱,蛤粉五钱,炙甘草四钱,生姜五片"组成(注:清代一钱约等于现代的3克)。郑钦安认为,之所以给这个方子起名"补坎益离",主要是用来"补后天之火,以壮君火也",全方用附子、桂心大辛大热的药物为君药,重点在于补坎中真阳;用具有咸味的蛤粉来补肾,肾得到滋补,阳气就有了依归;再加上生姜、甘草调和中土,且"最能交通上下",从而使得坎离交泰,自然合一。 从补坎益离丹的名字来看,就知道它能够交通心肾,不仅仅是在调理心阳不足,其实也在调理心肾阳虚,正所谓"真火旺则君火自旺,心阳不足自可愈,真气升则真水亦升,心血不足亦能疗",所以补坎益离丹重在交通心肾、调理气血。附子、桂心补坎中之阳,补阳就是补气;蛤粉补坎中之阴,补阴就是补血,于是"气行血随,血行气附,阴阳合一,升降不乖",何愁心病不能治呢? 对于补坎益离丹的用途,郑钦安认为,"此方功用最多,凡一切阳虚诸症,皆能奏功,不独此耳"。也就是说这个方子的用途很多,一切阳虚的病证都可以使用。当然,这个方子中的附子,由于具有较强的毒性,需要先煎1.5小时及以上,用汤匙沾少许药液,用舌头蘸一下,不麻口了才能煎煮其他药。 虽然方中的附子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方中的生姜和甘草也不是吃素的,一是生姜和甘草可以调理中气,能够交通上下,还能解附子的毒。二是甘草是升降的枢纽,正如医家们所说,"阴阳之妙,交会中宫,调燮之机,专推国老"。所以,生姜和甘草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对于补坎益离丹的地位,有人曾这样评价道,"钦安酌此一方,名曰补坎益离丹,以治心阳虚证,深得太阳与少阴为表里之机关,窥见岐黄根柢,从桂枝汤变化而出,直透仲景之心法,且不惮烦劳,于辨证用药中,剖明阴阳大旨"。所以,正确运用火神派的这个方子,对于临床治病还是颇有许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