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创设一个出色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师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关注问题教学在课堂中运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优化课堂;高中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问题教学法"正是落实此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的互动与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更达不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的理想教学效果。本文中,我结合自己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历,谈谈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与同行共勉。
  一、广取课外资源,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问题教学正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从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资源中,多媒体已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为广大师生认可。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模式改变着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往往声情并茂,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首先用《好汉歌》导入,继而又展示新电视剧《水浒传》的序幕中截取的几个人物,询问学生他们是谁。"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的乐声一起,大多数同学都坐直了身体,还有同学跟着合唱。人物图片一出现,他们开始交流"这是宋江""这是林冲"等。从学生的表情与谈笑中,我感受到他们浓浓的学习热情,也感受到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二、联系生活体验,加速学生成长进程
  前苏联专家列尔耐尔曾经指出,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在由教师引导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独立获取知识 ,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由此可见,学生的成长不是空中楼阁的幻想,而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技能或者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善于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的体验,关照他们固有的知识,使他们在原有的状态上提升。
  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带领同学们见识了贾府的豪华装饰、奢靡生活与繁复的礼节后,设定了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本文的题目"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后加的,有人认为不够通俗,试想如果改成"黛玉来到姥姥家",怎么样?问题一出,学生们便七嘴八舌的讨论、交流起来。他们日常的生活体验被唤醒,对比自身生活中单纯情感的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还有同学将此与歇后语"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了眼"联系起来,说这都是小人物见大世面,只不过黛玉性格含蓄内敛,故而表面不露声色;而刘姥姥粗俗张扬,难抑惊讶与眼羡,因而洋相百出罢了。
  三、纠正认识偏差,防止跌入陷阱
  曾经听过一个寓言叫《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它说的是一个老神仙教给村民点石成金法术的故事。老神仙待传授完之后说"此法术有个禁忌,在使用法术的时候千万不要想起喜马拉雅山的猴子",村们都觉得提醒多余,因为它们之间没啥联系。可是当他们再次使用法术时,没有一个成功。因为经老神仙提醒,他们使用法术时,都无一例外的想到那个毫无关联的猴子。这则寓言说明了反面提醒是多么的不必要。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难免存在许多错误的或是不完备的东西,这种认识的偏差往往在学生的作业、试卷和课堂回答、讨论中出现,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而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或是深化。教师如果能提前预知学生的偏差,并用这些观点具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情境,极易引起学生高度的重视,并且及时的修正偏差。此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再自评、互评,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道破无疑玄机,培养学生的发问潜能
  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张载提出了"学则需疑"的原则,并指出"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叶圣陶先生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又说"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学生提问的学习习惯多么重要。
  然而,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的本领,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最好能在学生无疑的地方提出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先认识到要善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再逐渐培养善于提问的能力。
  大家对于《再别康桥》一定都不陌生。在授课中,我就引领学生欣赏康桥景色之美,感悟康桥生活之惬意,从而揭示难舍的主旨。同行上课却增加了"柳"的意象分析。"柳"谐音"留",在文章中描绘夕阳金柳似新娘的图景,是作者采用移情手法,让康桥挽留自己,深化主题。作为老师,我的"无疑处可能有疑"感悟都如此深刻,更何况学生呢?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课外资源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纠正认识的偏差与误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教学相长,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黄志刚.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14).
  [2] 商萍. "问题教学法"刍议[J].河南教育,2003,(4).
  [3] 金传宝.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 J]1 外国教育研究,1998,(2).
  [4] 葛天嗣.今天,我们拿什么拯救高中语文[J].内蒙古教育(基础教育综合版),2008,(9).
  [5] 陈伯怀.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育学研究.
  [6] 邹艳红.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8,(1).
  [7] 张桂春等编著.高等教育学[M].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 刘冬梅. 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网站目录投稿:念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