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翔+黄蓉 【摘 要】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一研究领域引起了学术界密切关注。以2003年至2016年间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发表的645篇CSSCI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和情报分析方法,借助于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得出这一时期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研究特征和知识基础,并探测出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主题。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热点前沿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10-0040-05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和情报分析方法,借助于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围绕国内这一领域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归纳和分析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以期为这一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引和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作为检索平台,检索时间为2016年7月25日。为保证检索文献的质量,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期刊作为检索数据源,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民工"和"职业教育"、"培训"作为检索主题词,经过进一步严格筛选比对后最终获得核心检索文献645篇。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为提高分析精度,减少分析误差,保证本研究的分析效度,本研究对文献中关键词、主题词中的泛义词、近义词进行了适当的剔除与合并。 (二)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方法通过分析一组关键词在文献中的出现频次,进而进行聚类整合和疏密关系分析,以探测该研究领域的特征、热点、前沿和知识基础等内容。[1]以共词分析为基本原理的Citespace科学知识分析工具通过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过程和结构关系来展示特定理论发展的焦点、演变和趋势。[2]为探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基本研究特征和发展脉络,本研究主要利用Citespace3.8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文献研究,对我国这一领域研究情况进行整体分析。 二、研究特征分析 (一)研究产出量分析 基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研究产出量统计,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由图1所示,该领域研究经历了三个显著的发展阶段。 从2003年到2008年,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起步期。整体而言,这一阶段研究数量较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年期刊量长期在25篇以下。从2008年到2010年是该领域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论文数量显著增加,三年年平均发表数量超过60篇;同时研究热点不断涌现,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该领域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论文数量持续处于高位,达到年均75篇,同时研究热点与政策紧密度更高,研究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当前处于新型城镇化攻坚阶段,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与新型城镇化的对接,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人的"城镇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引起学术界关注。 (二)研究分布分析 进行研究分布分析研究可以探测到国内重要期刊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为这一领域科研人员检索文献、发表论文提供情报依据。本研究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绘制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研究分布图表,含期刊名称、录用论文量,以及被引频次统计等信息(参见图2,图3)。由图2可见,《农村经济》、《调研世界》、《中国人口科学》、《教育发展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期刊发文量居前,上述期刊在该领域研究中居于核心位置。对于该领域权威期刊的分析,不仅需要从数量上进行判断,而且要结合其他期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于该领域权威期刊的分析,不仅需要从数量上进行判断,而且要结合其他期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图3的期刊被引频次图可见,《人口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口学刊》、《中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学研究》等期刊被引用频次居前。如果将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期刊权威性的评判标准,《人口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人口与经济》、《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则是国内这一领域最为权威的期刊。通过综合三方面因素分析可知,目前《中国人口科学》、《农村经济》、《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在農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领域中相对更为权威。 三、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况与浓缩。虽然关键词在文献中篇幅极小,但却是文献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可以探测一组关键词在文献中的频次变化,揭示这些关键词间的关系,进而反映主题结构和热点的转化变化。[3]通常对单篇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挖掘出文献的核心议题,而通过大批量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则有助于识别一个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批量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工作可以借助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具体在运行Citespace软件中选择使用Pathfinder或者Minimum Spanning算法进行对文献共引网络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显示高频关键词来识别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领域研究热点。 (一)关键词共现词频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运行发现,该领域共有关键词776个,关键词出现总频次为1968次,平均每篇文献有关键词3.05个。这些关键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主题和热点。其中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主要关键词有农民工(282)、新生代农民工(115)、人力资本(49)、影响因素(37)、市民化(34)、培训(31)、就业(25)、职业培训(24)、金融危机(22)、社会资本(21)、收入(18)、职业教育(16)、返乡农民工(15)、教育培训(15)、社会保障(14)、城镇化(14)、对策(14)、城市化(11)、农村劳动力(11)、职业技能培训(11)。(括号内为引用频次)。总体而言,这些排名靠前关键词的出现频度远高于其他词汇。endprint 一般而言,高中心度关键词通常承担重要的媒介和纽带作用,[4]关键词中心度越高则表明该词在知识网络中被关注度越高,越能承担较高的控制和引导作用。[5]其中中心度排名前20位的主要关键词有农民工(0.47)、新生代农民工(0.25)、培训(0.25)、人力资本(0.24)、影响因素(0.17)、就业(0.16)、职业教育(0.12)、返乡农民工(0.11)、市民化(0.09)、培训质量(0.07)、"十二五"(0.07)、职业培训(0.05)、社会保障(0.05)、城镇化(0.04)、农村劳动力转移(0.04)、技能培训(0.04)、农村(0.04)、供求结构(0.04)、返乡创业(0.03)、培训模式(0.03)。 从上述数据展示中可见,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度关键词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完全耦合。为进一步挖掘研究热点,通过将节点频次、中心度以及关键词间的联系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前十位的关键节点按照中心度和频次显示依次为农民工(282,0.47)、新生代农民工(115,0.25)、人力资本(49,0.24)、影响因素(37,0.17)、市民化(34,0.09)、培训(31,0.25)、就业(25,0.16)、职业培训(24,0.05)、职业教育(16,0.12)、返乡农民工(15,0.11)、城镇化(14,0.04)、社会保障(14,0.05)。 (二)研究热点归纳 通过以上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等相关统计结果,可以将目前我国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热点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主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知识特质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研究。 (2)就业目标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转移就业目标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目前侧重于返乡就业或城市创业目标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主要侧重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目标与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的对接研究。 (4)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研究。主要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政策研究和培训质量心理感知(满意度、价值感知等)两方面研究。 四、研究前沿分析 (一)研究前沿突变词统计 在Citespace软件中,可以通过burst term(突变词)算法来有效探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前沿。从表1可以发现该领域在不同时期研究前沿的节奏转化。由表1可见,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前沿先后经历了"对策"→"金融危机"→"新生代农民工"→"新型城镇化"的前沿词转化。基于表1的前沿词统计,可以将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各阶段前沿研究进行归纳。(二)研究前沿阶段性特色分析 根据上述基于突变词的研究前沿分析,可将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前沿进行以下归纳: 第一阶段是从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突变词以"对策"为代表。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多从如何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视角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对策"研究。其中,熊晞(2006),杨兆山,张海波(2007)、张晔林,应瑞瑶(2008)等学者关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人口城镇化中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职业培训的必要性研究,提出要 "具有农民工培训紧迫感"、"农民工亟需就业培训"、"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等观点,并据此提出了促进职业培训的相应对策。 第二阶段是从2009年至2011年,这一阶段主要的突变词以"金融危机"为代表。这一阶段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环境特征,尤其是2008年前后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流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背景下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的热点。潘寄青,沈洊(2009)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需求划分为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与返乡创业培训需求,并据此进行资金支持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6]杨艳红,熊刚(2009)从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就业疏导问题,提出了系统性培训模式的策略。[7]辜胜阻,武兢(2009)则基于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形势提出了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素养,推动创业教育的思路。[8]牛刚,孙维(2010)以苏北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政府、企业、农民工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创新策略。[9]从这些研究中不难发现,学者们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培训新需求进行了细分,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差异性培训策略。 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到2014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突变词是"新生代农民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與老一代农民工存在较大的心理差异。尤其在"富士康"员工事件等触发影响下,学术界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曾茂林(2012)提出了建立务工前、中、后期职业教育体系和城乡职教社区双层网络建设的观点。[10]杨丽君(2014)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面临挑战,身心存在压力,面临"收入较低、学历不高、技能短缺和情感孤立"的压力,要通过职业教育多元主体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方面的扶助。[11]李俊(2014)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手抓,以及对接职业培训和职业证书的相关建议。[12]上述研究力求寻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职业特质,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四阶段是从2014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突变词以"新型城镇化"为代表。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如何通过职业培训实现"市民化"成为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领域。马建富(2014)提出了通过补偿教育和多元主体教育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策略建议。[13]辜胜阻、刘磊和李睿(2015)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市民化的目标,因此需要大力开展城市创业就业培训。[14]贾建锋,闫佳祺和孙新波(2016)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丰富培训形式和保障资金来源的意见。[15]此外,这一阶段还有雷娜,董浩洁(2014),韩娟(2015)等学者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市民化发展需要相结合,寻找三者之间的耦合点。整体而言,现有阶段的研究前沿与早期研究存在较大的理论分野,新型城镇化语境下劳动力职业教育研究不仅关注就业能力的提升,更关注"人"的城镇化,强调职业教育下的"全人开发"和"市民化成长",这与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相关。endprint 五、结论和未来方向 (一)结论 经过十余年的理论探索,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对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从文献产出统计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该领域处于研究深化阶段;从期刊分析看,《中国人口科学》、《农村经济》、《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在该领域中更为权威。 (2)从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看,"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影响因素"、"市民化"、"培训"、"就业"、"职业培训"、"职业教育"、"返乡农民工"、"城镇化"、"社会保障"是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研究中关注的热词。通过进一步归纳,当前我国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就业目标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研究。 (3)经过突破词检测可知,该领域研究高潮迭起,研究日趋成熟和精细化。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已实现了从早期的一般性职业教育和培训"对策"研究,到"金融危机"背景、"新生代农民工",以及目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转化。研究热点此起彼伏,层层递进,尤其进入到2009年以后,研究热点切换速度明显提升。 (二)未来方向 本研究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文献的整理,探测出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研究特征、研究热点及前沿主题,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而言,在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1.强化案例研究 这一研究该领域优秀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研究中对国内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的分析和成功模式提炼略显不足,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也明显关注不足,尤其是系统化的案例分析和整理严重匮乏,这与当前持续推进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不相协调。因此,未来研究中亟需加强对国内外相关领域优秀典型案例的挖掘研究,为持续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制定依据。 2.重视实证与规范研究协同 现阶段,在该领域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得到推崇,不过这客观上也导致了规范研究方法的相对弱化,这不利于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价值评判研究和决策研究的深入推进。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加强综合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协同应用,既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又兼顾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决策指导功能,这对该领域的持续稳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本文统计的2016年论文发表量截止到2016年7月25日的CNKI公布的论文数量 【参考文献】 [1]姜晓萍,苏楠.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知识图谱[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社会版,2014(2):98—109. [2]刘泽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3]Chen Chaomei,Hu Zhigang,Liu Sengbo,et al.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12,12(5):593—608. [4]刘泽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14—34. [5]赵蓉英,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60—68. [6]潘寄青,沈洊.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府责任与协调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12(6):199—203. [7]杨艳红,熊刚.试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培训的系统性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9(8):240—243. [8]辜胜阻,武兢.扶持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研究[J].求实,2009(6):45—48. [9]牛剛,孙维.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创新研究:来自苏北的经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19. [10]曾茂林.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发展阶段职教体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37—43. [11]杨丽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4(11):26—29. [12]李俊.职业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52—58. [13]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7—14. [14]辜胜阻,刘磊,李睿.新型城镇化下的职业教育转型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15(5):2—9+126. [15]贾建锋,闫佳祺,孙新波.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对中国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5):27—33. Analysis on Feature, Focus & Fronti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of Rural Transference Labor Force Research ZHENG Ai-xiang, HUANG Ro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rural transference labor force has attracted much public attention. Taking 645 CSSCI journals pap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rural transference labor force research as sample, this paper uses Cite space and tries analyzing knowledge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 and intelligence analytical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research feature and knowledge foundation of this field and digs out the research focus and fronts. 【Key words】Rural Transference Labor Force;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research focus and fro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