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袭来208年市场的冷落 2008年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史以来最为萧瑟的一年,大家都感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降温效应。从佛像拍卖市场的三巨头翰海、匡时和保利的表现,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北京翰海秋拍一如既往,几乎以唯美的要求,推出"善乐之邦金铜佛像"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会,对此,他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挑选拍品,总成交价接近3000万元,但竞拍气氛之冷落,价格之低迷,仍出乎此前的预料。比较同年翰海的春拍,这种滑落的趋势更加明显。春拍"拈花微笑金铜佛像"推出拍品143件,成交比率69.23%成交金额6500余万元。秋拍仅推出拍品96件,成交比率63.54%,成交金额3000万元。拍品减少1/4,成交金额却减少了一半,市场萎缩之严重,令人咋舌。 匡时推出的"琅函宝相——佛教艺术专场",依然保存其固有的特色,127件拍品,近百尊金铜佛像,其中以藏传佛教造像居多,又不乏汉传佛教造像,另有唐卡、祭法器,甚至藏族生活用品等,反映出该公司灵活的经营方式和面向大众收藏群体的一贯理念。但其成交结果仍不容乐观,总成交量仅有60件,成交比率47.24%,总成交额仅为1019.6万元,创历史新低。据业内人士透露,2008年他们在选择拍品时特别注重中低价位的藏品,对于品质超群,价格偏高的藏品一般不拟过多上拍,以刺激市场,同时规避风险,但效果却并不如他们预期的理想。如,第824号拍品金刚萨埵像,明显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的作品,估价也保持在较为合理的80万至120万元,但结果却是流拍。这是往年不可想像的。比较去年春拍中,该公司推出的"盛世慈光-古代佛教艺术品专场",共推出拍品127件,成交81件,成交比率63.77%,总成交额3993.6万元,有着天壤之别,令人有明日黄花之叹。 这股寒流吹得最劲的要数保利拍卖。我们还清楚地记得,2007年该公司还推出过"观自在一中国佛教造像专场"的拍卖会,创下不借的业绩,当时拍品近140件,其中大部分都是藏传佛教的造像,而且品质颇高。但转过年来春拍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佛像拍品的身影,到秋拍这个收关高潮时,仅有区区22尊铜造像参拍,而且混在古董珍玩中同拍,品质大不如前,价格稍高导致流拍,只有5件成交。看到这个情景更觉寒意袭人。 笔者曾于去年12月初途经香港,偶遇苏富比拍卖,虽然不是佛教艺术品专场,但不乏以往视为热门方面的藏品,如瓷器。笔者在瓷器拍卖场停留了两个多小时,看到举牌者并不踊跃,即使是一些精品,以往都是争夺不下,势在必得的场景,现在化为小心翼翼,稍有接触就放手的状况。在跟香港收藏界朋友接触中,从他们的言谈之间也能感受大家对于市场前景缺乏信心。而且从全球去年的市场看,形势大体也是如此。 冷眼旁观,2008年拍卖盘点 去年佛像拍卖也不是一团漆黑,应该说,每一场都有一些亮点。从这些亮点我们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北京翰海在业内以高品质佛像拍卖而为人所知,去年佛像突破百万元的有6件。具中的最能散鹿菩萨(拍品号1838)是六品佛楼德行根本中的一尊。其价格在100多万元。六品佛楼在乾隆时期的清官前后建有八座之多,其造像至少成套的有5000余尊,这还不包括零敞铸造部分。这些作品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全是批量生产,非常程式化,并没有多少美感和艺术创造力,现代学者们之所以对它感兴趣还是在于它有汉文定名,而且还标明密宗修行次第,是很好的研究藏传佛教图像学的材料。这些方面都涉及很专业的领域,普通收藏家照理不会有兴趣的。但从大约二、三年前开始,作为清代宫廷标准造像,这类作品的市场价位一直上升,笔者早已经指出,从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来看,其价位明显偏高,究其原因只是它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可以证明它出身名门。同样患有虚火症的还有清乾隆时期释迦牟尼佛(高34.5厘米,拍品号1842)竟然拍到570余万元。仔细观察其金色和细部图案,不可否认的确很精美,但是除了技术层面和金色灿烂之外,客观评介它的岂术水平,应当说这是一件很平庸的作品。只不过冠上了乾隆时期即司价格暴涨,匪夷所思。 比较一下1865号拍品14世纪的释迦牟尼高48厘米,拍价到145万多元,1868号拍品明永乐增禄佛母拍价到760余万元,异军突起的是第1896号喀什米尔的佛说法像(高29.3厘米),拍价到200余万元。这几尊像年代早,多是明永乐、宣德以前的作品,且体量也大,其中释迦牟尼佛高达48厘米,加之品相都比较好(除1869号稍差之外),这些作品无论从艺术水平上还是收藏价值来看都是颇有潜力的,而其价格竞与乾隆时期的作品同高,甚至不及,令人不解。 我们再来看一下匡时的拍卖,铜造像中,除了一件汉地风格的923号拍品明代观音菩萨像,因其造像典型,品相完整,体量较大(高达65厘米)而突破百万元之外,大多数成交价格都在40万元以下。但其中一些拍品的成交结果,仔细分析起来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比如801号唐东杰波像,高仅14厘米,无论从艺术风格还是品相上看都不如802号16~17世纪的知吾曲吉措像,前者突破40万元,而后者仅拍出22万多元。在西藏,唐东杰波远较知吾曲吉措有名,令人感受到所谓"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意味,由此可见我们的收藏者"以名取像"的风气仍然很足,有时完全可以脱离开造像本身的艺术水平。拍品878号17世纪的五世班禅像体量与唐东杰波像一样,日做工精细、装饰华丽、金色灿烂,竟然流拍,令人完全看不懂这个中场的理性所在。这充分反映出现在收藏界十分业余的收藏心态。 平心而论,匡时拍卖品中几尊明代的造像、藏西的造像以及喀尔喀蒙古的造像都是藏传佛教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从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来说都是很值得关注的,但其中很多都流拍了。由此可见,这个市场的非理性要消除仍要假以时日。 我们在此仍然要对匡时推动唐卡拍卖市场表示敬意。近年来,匡时在其拍品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一些发掘,其中唐卡拍卖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年提高。到2008年,虽然叫运小济赶上经济萧条,但是他们仍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下去。比如秋拍推出的18世纪九曜星图唐卡(829号拍品)、16世纪的红阎摩锐曼茶罗唐卡(830号拍品)、17—18世纪释迦牟尼成道像唐卡(831号拍品)和1415世纪的胜乐金刚曼陀罗唐卡(832号拍品)都是其中的精品。胜乐金刚曼陀罗唐卡拍出118万元,应当说这个价位至少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比较合理的价位。其他几幅价格虽然都在40万元以下,但并不是说其价值与之相去甚远,而是人们对于唐卡的认知尚有距 离。随着市场的撬动,人们对于唐卡的知识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其价值一定会在价格上有更好的体现。 反思与希望的寄语 笔者在2007年就已经撰文批评了佛像收藏和拍卖市场上的种种虚高和混浊的现象,并放胆预言市场将会进行调整,回归到相对合理和理性的轨道上来。不料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罕见的寒冬,导致市场不得不面临比调整更大范围更大强度的震荡。如果说去年的春拍大家还有一些乐观的心态的话,到秋拍时则疲态尽现,门庭冷落了许多。这列于拍卖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利空的现象,但从市场调整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机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佛教艺术收藏和拍卖市场上,仍然表现出较重的业余水准,延续了一些盲目跟风的习气,如只重品相,不重年代;只重宫廷,不重艺术水平;只重名气,不重实质等,这样的现象完全克服比较困难,但如何引导收藏者走上更加专业化、知识化、艺术修养化的道路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更多的拍卖公司、宣传媒体和相关机构利用市场的震荡,冷静地思考,认真挤去前期因狂热而产生的泡沫,通过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收藏和拍卖市场走上健康的轨道。 另外,藏传佛教艺术品的收藏应当抛弃那些不理性,不专业的做法,把那些平庸的作品价格退回到合理的程度,将一些有艺术品质和人文背景的作品提高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来。同时也应当大力推动唐卡艺术品的鉴赏和市场化,使更多的唐卡进入拍卖市场,进入收藏家的法眼。这个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开发。 最后,扩大佛教艺术拍卖的领域和视野,更加深入地挖掘市场。比如,喀尔喀蒙古造像、西藏14世纪以来的祖师像、环喜玛拉雅地区包括古印度、古代尼泊尔、喀什米尔等地区的造像现在的价位偏低,不能反映它们应有的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应当往今后收藏和拍卖中着力加以研究和宣传,使其成为新的收藏亮点。 近年来,藏传佛教造像因受国际市场追捧,价格持续升温,而汉传佛像有点受到冷落。去年翰海秋拍首次推出以中原地区铜铸造像为主,融合释、道、儒三家造像的"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专场,收录70余件重要的中原地区造像,融合释、道、儒三家内容,战绩不俗,总成交金额达3845万元,其中一些精品,如明代铜漆金西方三圣佛组像以918.4万元成交。这组造像高度均在80厘米左右,如此体量造像在目前国内外艺术品市场均属于体量较大的一类佛像,尤为难得的是,三尊像几乎没有残损,保存了完好的历史旧貌。还有宋/元青铜地藏王菩萨造像,高81厘米,拍出价690余万元,明代中期铜鎏金大势至菩萨,高80厘米,拍出价770余万,都是体格宏大的佳作。这些作品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反映出市场多方面的需求。 我们希望有远见的拍卖公司和相关收藏机构采用更多的方式推动和引领市场的发展,在寒流中催发一些春意,为中国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各尽一点力量。这也是笔者对于2009年佛像市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