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是一本由齐锡生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精选点评: ●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分析军阀政治,说明军阀政治的特殊文化体系,用"势力均衡"来解释军阀行为,独具见解。 ●还好!看过陈志让那本再看这本感觉不大了。而且翻译的语言也不好。 ●与其说剖析了历史事实,不如说提出了分析北洋时期的逻辑框架。不少地方的论证失之严谨,更像是灵光闪现的洞见。真正的思考与研究,掩卷之后才刚刚开始。 ●好书。底下的评论也多有真知灼见,我就不献丑了。 ●军阀主义是中国现代史上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本书很赞。高二读书会读的。 ●系统、由表入里,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个时代军阀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困境。 ●军阀这种东西向来是挺有中国特色的 ●这本书说明这两年北洋军阀得研究进展不大,同时有很多空间…尽量读英文版吧… ●印象比较深的是说废科举产生的影响 ●中规中矩的一本书,典型的学院派思路。齐先生希望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范式解读北洋军阀,视角独特,但是也有些牵强附会之处。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读后感(一):我的军阀生涯 www.txtmf.com 也是写抗战军阀的! 在所有军阀生涯或政治中,个人感觉这本写的最好,能够让我们很快熟悉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融入其中,使每个人感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的不同民生动态、各色人等的不同心态! 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来到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恰好他有了一个很彪悍的金手指 于是,小鬼子倒霉了! 看普通的打工仔如何成就霸业,铸造不朽功勋; 看普通的打工仔如何杨兵于海外,如何驱逐倭寇于国内; 看普通的打工仔如何建立泱泱华夏大国,如何扬眉吐气于诸国列强! 一切尽在我的军阀生涯,尽请期待!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读后感(二):另一个角度看待结党营私 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标题没有贬义。 个人很喜欢这种西式的行文构架,虽然还是同一件事,但切入点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了。 在中国对近代史的研究中,军阀一般是被冠以贬义的。他们相互攻讦,把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国家政治弄得不可收拾。 我想能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每一个人,应当都是可以在那个时代环境和历史情境下都是有能力有血勇的人。但是若将他们放诸于整个中国近代史,他们是扰乱社会秩序的,对中国之后的苦难推波助澜的人。 这并不是说他们有意如此,只是很多时候个人为时代和命运所推挤,站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舞台上。 我很喜欢里面对于军阀们关系的统计和总结。以及对婚姻关系的分析。如果跑偏一点想,我大历史学又何尝不是呢?整个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又何尝不是呢? 我喜欢他的总结。喜欢他的图。觉得他这种论述事实的方法很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这本书看罢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一向以混乱著称的北洋军阀时代,可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书的结构很清晰,观点也比较公正。 我看完之后想,也许他们心里也是有一点英雄血的吧,而这些风流最终还是被雨打风吹去了。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读后感(三):总结三点 一、清朝末年,由於清庭衰敗,科舉廢除,跨越社會階層不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鎮壓太平天國等起義運動使軍人階層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在當時,人民信奉槍桿子裏出政權,於是絕大部分農民為擺脫極貧狀態,使得軍人成為一條致富更或通往上層社會的捷徑。 二、1916—1920中國大地形成以奉,皖,直為主的軍閥割據的局面,云贵川,廣西等省由於其地理位置等原因,長期由本地軍閥統治,極少參與中原爭鬥;1921—1924間,直皖,直奉戰爭相繼爆發,戰爭規模與第一階段不可比擬,國民黨在南方發展起來,并形成當時其他軍閥所不俱有的意識層面的黨綱,教育模式,及與百姓的相處之道,這為之北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25—1928,國民黨統一全國的趨勢勢不可擋,北洋軍閥的行為模式已成為其割據獨大的障礙。通過兩年的北閥戰爭,中國終歸統一。 三、在這12年期間,軍閥們始終抱著統一國家的夢想,卻仍舊 延續著旧有思維模式,以及他們深知其害又不得不為之的行為,如向人民徵收重負,買賣鴉片,向國外大量貸款,這一切都加速了其滅亡的腳步。而國民黨卻在此時找出一條既能解決眼前問題又有長遠綱領的道路,并獲得了老百姓的廣泛擁護。其中,黃埔軍校的成立無疑成為其核心,它為該黨培育出堅實的中堅力量,以致於落後孱弱的中國能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發揮重大且意義深遠的作用和影響。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读后感(四):相当有用 所以当你读这些书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国内学术研究和人家的差距在哪里,这本书是1976年完成,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国内人的东西里只能看到一堆感言和传记类东西,很少能发现对社会现象进行本质化的精确研究。 而在那个时候,美国的教授已经能够对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写出如此有价值的研究文章,军阀的历史背景,派系构成,力量来源,相互关系,一般准则,各阶段的发展,在每个方面,作者都提出了相当值得令人信服的分析,他并没有忽视人物的个性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却依然能从宏观角度找到那些无人能够逃脱的规则。 读这样的书对于我们自己学习一些基础的分析研究能力非常有价值,我们分析问题应该从怎样的基点出发,使用何种框架去考虑,作为启蒙读物很有用。 另外这本书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似乎所有有关中共在这个时期的角色都精心地和谐掉了,唯一能说的只有国共合作破裂的影响和苏联对国民党援助这些外围事件,中共自身扮演的角色完全不能提及,明明连政委和发动群众方面的内容都写出来了,却依然只能牛头不对马嘴地安到国民党头上,让文章内容出现有趣的错位感。很显然不是作者犯了无聊的常识性错误,而是那些不符合官方论调的分析绝对不能触及神像本身。(说白了,俄国中国都是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一起搞革命弄军队,区别在于列宁果断滴用军队回头搞了孟什维克,而陈独秀被人搞,哈哈哈。)神话必须按照典籍上面的方式去描述,对于过去犯下的错误决不能直接提及。然而就算不提,天窗在那里,读者还是会联想的。 这本书并不仅仅说了1916-1928,因为我们太容易从里面的行为模式,去预料到之后几十年中国历史的发展情况,毕竟,那么多在未来兴风作浪的著名人物,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学习的,看看军阀们统治能够做到的有限改进,国民党相对军阀的有限改进,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后来那个不能直呼其名的执政党无法一下超越历史,在成就之后进而犯下那么多的错误,实乃必然。时机未到,规则使然啊。 《中国的军阀政治 (1916-1928)》读后感(五):关于军阀政治 这是一本具有社会政治学特色的历史书籍。在本书中,作者将军阀看作在政治体系内行使权力的角色,从而着眼于整个军阀集团与派系。 从学术史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近现代政治中对于军阀这一群体的关注较少,传统革命史观占据该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军阀政治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以往对于这一阶段的研究都是焦点于传统政治与制度,而作者在该书中提出,这一视角所带来的观察与认知是混乱的也不符合实际,它忽略了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南北洋集团内部的异质性。实际上,该时期的中央政府更像是受军阀控制的工具,从合法性上提供支持。因此作者从军阀政治出发,尝试理解该时期政治,并引入了国际政治研究视角分析当时出现的所谓的"均势政治",而这一视角也与作者当时在美国求学过程中受其导师影响有关。 本书从第二章分析了军阀形成的历史背景,将其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认为那时候组建的地方军队只有"私忠"而无"公忠"为后来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并按照时间线条大概梳理了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地方武装势力的抬头到后期袁世凯死后军事势力分裂成直/皖/奉的过程。在第三章,作者分析军阀派系的成员组成与结合的原因,将尝试按照优先级将其归类为"个人原因"/"思想原因"/"利益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分析框架中,利益是低水平的凝合要素,认为利益所带来的联系最终会由于利益的瓦解而消失,而这也为后面均势政治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这里的利益因素作者更多是将其简化思考。正如作者所言,在选择加入某个派系过程中,军阀都需要尽量是使得自己众多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我们有理由思考,利益所带来的结合似乎满足双方互补的需求,那么这一组织需要在稳固自己利益的同时确保其免受破坏,从而加强联系。但是关系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作者给出的是一个较为粗略的框架,而这一框架与后面的分析和实际发展具有较强的拟合性,我们思考的这一视角同样也可以作为理解方式的补充。 本章精彩之处在于首先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按照原因的优先级构建不同派系的关系网络,精确地指出不同派系之间的凝聚程度的差异,并且指出,当一个派系根据个人利益/抑制上下级、同级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低水平的结合,使得它对困难具有很低的克服能力,而这符合之后的历史走向。之后几章中,作者主要是从静态角度,考察与分析了不同军阀派系兵源/训练/武器和战术以及经济能力,这其中细节并非作者关切的重点,而是军事作为政治的资本是如何影响不同军阀之间的政治争夺问题以及国民党如何逐渐在这一过程中积攒力量。最后几章,作者粗略地分析了军阀的行为准则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以上静态因素,引入国际政治关系中的视角尝试分析该时期出现的短暂的"均势政治"及其衰败的因素。"均势政治"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概念工具,它的引入使得我们对当时派系对立及其不同派系面对不同行动时所进行的回应有新的认知,但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强调,范式只是一种启发作用,它不是真实形象的反映,而仅仅是我们给予现实的一种概念结构,帮助我们将历史资料组织称有意义有联系的范畴的研究方法,让我们理解从不同方面理解特殊的历史现象。换言之,以"均势政治"视角进行分析时,作者考虑到了中国当时实际情况以及统一的历史惯性,而非强行套用概念,这也在其后中将国民党的"超国家原则"看做破坏均势政治的有力因素中得到显著体现。 作者在本书写作中由于某些史料的缺乏难以得出精确的认知,但总体来说,为读者提供并解释了当时的军阀混战的基本情况以及背后的逻辑。本书的视角广泛,对于该时期的考察并不仅聚焦于政治军事集团上层,也关注了当时士兵的社会特点。在写作上,作者也有意识的强调了选择与使用史料过程中出于服务主题的目的对其进行裁剪,而这自然与作者身处美国历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