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发人深省


  编者按:12月27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聆听了81岁老教授杨再隋的讲座《聊聊语文教育那些事》。杨再隋为大家推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该文发人深省,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考。全文如下:
  杨再隋教授在做讲座。
  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
  语文课是什么?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四年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从实验区所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都比过去提高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掘。通过课程改革,密切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在课程改革中,开始重视校本研究,重视本土课程文化的发掘,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特别要提出的是,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第二,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闹,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第三,杂。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 风景。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四,偏。当前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由于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廉价表扬,普遍肯定。
  上述现象,反映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的国情实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说明我们还缺乏辩证观,常常容易情绪浮躁,急于求成,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
  语文课该怎样教?
  平平淡淡教语文
  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
  平淡为真。返于自然,归于纯净。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平淡致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糜,不求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妙造自然"。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见平平淡淡教语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
  鉴于此,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所以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扣"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再次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言其少也、精也。而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繁,惜时如金。当然也要求学生问答简明扼要。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即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当前语文教学中有"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的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记得一位老特级教师执教《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回答:"秕谷是干瘪的谷子"。一般来说,到此为止就够了,可老师又问学生:"能不能说瘪枣啊!"学生答:"不能。"老师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秕字是禾旁,是专用来形容谷子的。"解释一个"秕"字,增长了多少见识啊!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由于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穿针引线,因势利导。
  人物介绍:杨再隋,男, 1937 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召集人、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网站目录投稿:丹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