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小伙子,居然在短短两年里玩出一款原创桌面纸牌游戏——"三国杀",并把它打造成了一个新鲜的产业链! 桌游把人带到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形式。国内玩游卡桌游游戏的有900万之众,"三国杀"是国产第一款桌面游戏,占了整个游戏份额的70%。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身边已经出现了很多像咖啡店、茶馆一样的休闲场所——桌游吧、桌游店。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9月,上海有370家桌游店,当年12月,这一数字一跃为730家,而到了今年5月,上海已至少有2000家桌游店;2006年,北京的桌游玩家尚不足500人,而到了今年,活跃用户就高达300万!一个桌游产业链条在全国各地形成……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黄恺和他的80后创业搭挡。 独生子女从小就喜欢"不插电" "我小时候特调皮,主要喜欢汽车,后来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了。"黄恺对游戏的热爱、痴迷,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 黄恺很小的时候就对《三国演义》感兴趣。他对"三国"的画面感来自于电视剧。上中学后,他看了很多遍《三国演义》小说。他发现,自己画画的动力来自于游戏。对三国的喜爱让他最后开发出了广为流行的"三国杀"。 在学校一无聊,黄恺就把游戏"移植"到纸上了,比如"即时战略",他就在纸上画地图,模拟电脑游戏。一个人的时候,他会进行游戏测试,画小兵,用骰子和卡片进行战斗,看看游戏能不能进行下去。然后,在下课时间拿出来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笔上纸上的功夫就是在那时候练成了。" 读初三的时候,黄恺模仿一个叫游戏王的卡片游戏做了1000多张卡片,用的是白卡纸。 黄恺觉得纸上游戏的世界很不可思议,然后就奇怪为什么国内没有更多更好玩的游戏?十几年了,还是那些飞行棋、跳棋、大富翁之类的。有了网络后,黄恺了解到国外琳琅满目的桌上游戏。因为喜欢,黄恺也渐渐对游戏有了感情,尤其是不插电的游戏。他觉得,面对面地玩游戏,要比盯着屏幕爽多了。 2006年,黄恺就读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专业。大二时,"上课走神"想到国外新的桌游形式,他闪出三国人物游戏的创意,立即奋笔疾书,画下了至今受人追捧的"白领减压游戏"的"三国杀"第一张牌,成为一个大学还没毕业就创办公司的年轻老板。 白领新宠:"三国杀"游戏 "三国杀"游戏结合不少中国文化元素。在游戏中,每位玩家分别扮演"主公"、"忠臣"、"反贼"、"内奸"等角色,张飞、曹操、孙权、刘备等,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技能属性,配合各类卡牌能打出不同效果。很快,这个游戏就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出现不少山寨的游戏形式。 2006年10月,黄恺开了一家淘宝店,专卖三国杀卡牌,一副卖64元,成本不到10元。 2006年底,国内的桌游还停留在飞行棋、斗地主的阶段,而"三国杀"已经开始在清华、北大等高校流传。清华大学博士杜彬了解到,国外流行桌游,多人角色扮演的桌面游戏有市场。玩"三国杀"一段时间后,他主动找到黄恺,合开一家公司,专门经营桌游产品。 2008年1月,黄恺成立了全国首家桌游公司,也是全国首家从事桌游设计和推广的公司,黄恺任首席设计师,杜彬任CEO。 黄恺的成功,在北京高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小他一岁的师弟林■思也参与了三国杀的后期完善设计工作。2008年12月,黄今也辞掉了厦门荣耀科技副总的高管职位,以200万元资金入股游卡桌游。 国外引进的桌游卡牌最少100元一副,杜彬决定:自己公司的一副牌销价从64元降到29.8元。"三国杀"盛行后,申请到了著作保护权,该公司也改为股份制公司。时至今日,黄恺他们还在做三国杀游戏的"闪卡"封闭测试。如今市面上使用的,是被称为"推广版"的第3版"三国杀"。如果年轻人没有听过、玩过这款游戏,简直成了out的象征。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这款桌面游戏早已在大学生、白领中风靡开来,比起网游,这种"不插电"的游戏更加低碳、健康、怀旧,三五好友面对面围坐,在激烈的游戏中增进交流。于是,一种新的生活休闲方式渐渐流行全国。 黄恺不会想到,自己当初上课走神设计的"三国杀"游戏纸牌能够卖出10万副,价格比普通的纸牌贵10倍;更没有想到,他自己5万元创立的公司,两年后盈利上千万,不少风投公司找上门了。这是一个传统产业无法想象的速度,更是无数在校生羡慕的模式。 黄恺希望,开发出更多精彩的"不插电"游戏,让更多人能在游戏中增进接触和交流,"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人际交往"。(责编:彭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