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小学低段音乐教学的需要,而引进单一的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却因机械的生搬硬套难以适应本地化的教学。本文从节奏教学和识谱教学着手,提出将两种不同的国外音乐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在实践中进行改造和升华,形成适用于本地化的音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奥尔夫;节奏教学柯尔文;识谱教学 细节决定成败,完美高效的一节小学低段音乐课,从课堂导入、进入新课、发声练习,到游戏、律动、节奏训练、拓展训练都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音乐技能、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指导和练习,是一个难点。结合我校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我把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训练、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与节奏教学和识谱教学相对应,得出了适用于本地化的运用方法。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节奏是音乐四大要素之一,是音乐的骨架,是乐曲结构的基本素材。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会通过大量的活动和节奏,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尤其是低段的儿童,在听到音乐后,会本能的随着音乐律动并按照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让身体做出立即反应,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对节奏的灵敏度。 1、从字词、姓名、儿歌、童谣开始节奏朗诵教学。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有"节奏基石"这个词汇。这个词汇很形象的表现出了音乐教育的特征。意思是,字和词是语言中最短的单位,它们的组合,通过发声,会形成不同程度音乐感觉的声音元素。 当学习节奏时,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读出和节奏相应的词汇,如:说自己的名字,有些学生是两个字,有些学生是三个字,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有节奏的报出姓名,互相认识;对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引导将加上一句短小的话来进行有节奏的自我介绍。湘教版音乐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欢迎您》中,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在孩子们有节奏的互相介绍中,轻松的完成了本课教学。运用这种方法,就把需要繁复讲解的节奏难点化解于朗诵之中了。 2、从动作节奏开始节奏教学。要想让儿童更好地感受体验模仿节奏,必须通过动作,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他对儿童节奏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声势活动"是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独创。"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跺脚、拍手、捻指的简称。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以儿童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集中及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儿童发展他们自身的节奏反应能力是在逐渐控制之下和通过许多体验才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日常生活(动作或说话的节奏)来设计,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自发本能地反应音乐,而不是强制地要求孩子们的动作去与拍子相一致。因此,在学习节奏时,就通过孩子熟悉的各种动作来理解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如:在分辨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时候,设计情景做游戏:二分音符是爷爷走路、四分音符是爸爸走路,八分音符是小朋友走路,十六分音符是小朋友跑步。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节奏时值,并对自己走步、跑步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活动既训练了节奏,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3、运用外界声音影响学生节奏的感知能力。奥尔夫倡导学习音乐要生活化、趣味化。因此首先开始让孩子用耳去听、去感知。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低段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分辨声音长短的教学中,就运用了小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中交通工具的声音来让孩子们分辨节奏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柯尔文手势在识谱教学中的运用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部分,它能很好的引发儿童对此的兴趣。因此,用手势来进行认识音名、单音音准、音阶、音程、旋律等训练,是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可以触发他们爱动的天性,变枯燥为有趣, 1、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名的识别。对低段的学生而言,音名对他们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在数学教学中的名称已经牢牢的记忆在了他们的脑袋里。而传统的教学对音名的识别方法又十分枯燥,对本年段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柯尔文手势则是很好的一种引发他们兴趣的方式。每一个音名对应一个固定的手势,全部手势的比作方法,均可在学生的脑海里,得到一个片面性的,清晰而有逻辑的罗列现象,让学生轻松认识音名,并有了一个音高的基本感受。 2、用柯尔文手势练习音准。对低段学生而言,音准确实是难以掌握的抽象概念。但使用的柯尔文手势他们就能够运用视觉,对不同的手势、空间位置的具体表象进行直观感受,跟脑海中的音符、音高这些抽象概念之间,进行有逻辑的联想。从而,将抽象的概念一一得以具象的印证,对音高的理解和记忆就不那么难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学着变化手形,及手位的高低,学唱简单的音阶和旋律。在学习简单的歌曲时,教师可以一边弹钢琴,一边让学生听着音乐进行识谱,将谱中的每个音高与柯尔文手势一一对应,孩子们会非常感兴趣,相应的音准的准确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3、使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在教学中,低段学生过分地依赖钢琴,不需独立思考就能唱准音,缺少了独立性,一旦离开钢琴就无法演唱或音准不好。而如果学生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辨别,他的音乐感和音准会逐渐巩固而不会丢失,并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即使离开钢琴也能很好地演唱。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对音程、音高、音阶的内在感觉。当一首歌曲学生能跟琴演唱好时,要让学生试着进行无伴奏的试唱。内心听觉无疑是高层次的声高辨识技巧,要训练这个技巧,就要求教师用手势来表示短音乐片段,不用出声。然后要求学生用视觉辨识,唱出每个音节的音高,老师根据手势的高低起伏来指导学生形象感受音高, 这样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一堂优质的课堂教学,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基点,将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作为达成目标的支撑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音乐感受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兰霞."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唱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刘社芳."课程视野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3] 张志华."从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法谈儿童音乐教学改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4] 杨迎杉."小学低段音乐方法探析".学术论文,2013.